【走进芝堰】芝堰山乡农耕
芝堰山乡农耕
四通八达的驿道在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古代中国还对农耕技术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得益于驿道的传播,芝堰村农耕技艺的发展往往领先于当时同时代的周边村镇。
犁:犁仍旧是芝堰目前常用的一种耕地的农具。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
犁约出现于商朝,见于甲骨文的记载。早期的犁,形制简陋。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出现铁犁,开始用牛拉犁耕田。西汉出现了直辕犁,只有犁头和扶手。至隋唐时代,犁的构造有较大的改进,出现了曲辕犁。除犁头扶手外,还多了犁壁、犁箭、犁评等。
水车:中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水利作为农业中最不可缺的一环,各朝政府均致力于兴修水利工程,为了克服高地或是离灌溉渠道及水源较远之地的灌溉问题发明了一种能引水灌溉的农具─水车。
西周时期,桔槔、辘轳等具有简单机械结构的提水工具开始出现。东汉时,出现了提水效率更高的翻车。翻车又称龙骨水车,最初多用人力驱动,后来出现了以风能或水能驱动的翻车。
唐代时,出现了轮式的筒车。筒车多以水力驱动,在水流湍急处建一水轮,水轮底部没入水中,顶部超出河岸,轮上倾斜绑置若干竹筒。水流冲动水轮,竹筒临流取水并随水轮转至轮顶时,将水自动倾入木槽,最后再流入田间。
这些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北方黄河流域。随着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这些工具逐渐普及到长江和珠江流域。今天,在芝堰的一些田间水塘依然能看到水车的身影。
耙:用于表层土壤耕作的农具;较小。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耙在中国已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称之为“铁齿楱”,将使用此农具的作业。元《王祯农书》记载有方耙、人字耙等。现在常用的耙主要有圆盘耙、钉齿耙和水田星形耙等。
锄头:锄头是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专用于种耕、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一般将锄头分为板锄、薅锄、条锄三种。是芝堰村民较为常用的农耕器具。
板锄宽20cm---30cm左右,高比宽略长。主要用于大面积的浅度挖掘。比如土地的松土翻种。
薅锄刀身宽大而锋利,有的略有弧度,呈月牙形。有的没有弧度,刃口平直。其高度小于宽度。较板锄略轻、略薄,有铁柄,用于与长木柄的衔接。 主要用于地表的铲掘工作。比如铲除地面的杂草,收拢地面散乱的谷物或沙土等。
条锄刀身窄小,用于小面积的深度挖掘,常用于土质坚固的地方,也常用来挖掘埋藏在土壤里的块茎植物木薯、马铃薯、甘薯、山药、芋头、菊芋、半夏、甘露子(草石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