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班杜拉:终生自我效能的发展和锻炼

生命的不同时期对成功运作提出了某些类型的能力要求。随着年龄的增长,所需能力的这些规范性变化并不代表每个人都必须不可避免地通过的锁步阶段。人生有许多途径,在任何特定时期,人们在管理生活的效率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以下部分简要分析了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感知自我效能感的性质和范围的特征性发展变化。

A. 个人代理感的起源

新生儿没有任何自我意识。婴儿通过他们的行为看到自己产生效果的探索性体验为发展效能感提供了最初的基础。摇动摇铃会产生可预测的声音,充满活力的踢腿会摇晃他们的婴儿床,尖叫声会带来成年人。通过反复观察环境事件随行动而发生,但不是在没有行动的情况下发生,婴儿就会了解到行动会产生效果。在控制环境事件方面取得成功的婴儿比那些无论行为如何都会发生相同环境事件的婴儿更关注自己的行为,更有能力学习新的有效反应。

发展个人效能感需要的不仅仅是通过行动产生效果。这些行为必须被视为自己的一部分。自我通过不同的经验与他人区分开来。如果喂自己带来安慰,而看到别人喂自己没有类似的效果,那么自己的活动就与其他人不同。当婴儿开始成熟时,周围的人会称他们为不同的人。基于不断增长的个人和社会经验,他们最终将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自我的象征性表示。

B. 自我效能感的家族来源

幼儿必须获得关于他们在扩大功能领域的能力的自我知识。他们必须发展、评估和测试他们的身体能力、社交能力、语言技能和认知技能,以理解和管理他们每天遇到的许多情况。感觉运动能力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婴儿的探索环境和对其采取行动的手段。这些早期的探索和游戏活动占据了儿童醒着的大部分时间,为扩大他们的基本技能和效能感提供了机会。

个人控制的成功经验是早期社会和认知能力发展的核心。父母对婴儿的行为做出反应,并通过提供丰富的物理环境和允许活动自由进行探索来创造有效行动的机会,从而使婴儿的社交和认知发展得到加速。父母的反应会增加认知能力,而婴儿的扩展能力会在双向影响中引起更大的父母反应。语言的发展为儿童提供了象征性的方式来反思他们的经历以及其他人告诉他们的关于他们能力的事情,从而扩展他们对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自我认识。

最初的疗效体验以家庭为中心。但随着成长中儿童的社交世界迅速扩大,同伴在儿童发展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认识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正是在同伴关系的背景下,社会比较才能发挥重要作用。起初,最接近的同龄人是兄弟姐妹。不同家庭的兄弟姐妹数量、年龄相距多远以及性别分布各不相同。不同的家庭结构,反映在家庭规模、出生顺序和兄弟星座模式上,创造了不同的社会比较来判断一个人的个人效能。较年幼的兄弟姐妹发现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在判断他们的能力时,与可能在他们的发展上领先几年的年长的兄弟姐妹相比。

C. 通过同伴影响扩大自我效能

随着儿童越来越多地进入更大的社区,他们的功效测试经历发生了巨大变化。正是在同伴关系中,他们拓宽了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认识。对等点服务于几个重要的功效功能。那些最有经验和最能干的人提供了有效的思维和行为风格的模型。大量的社会学习发生在同龄人之间。此外,同龄人为判断和验证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提供了信息量很大的比较。因此,在决定声望和受欢迎程度的活动中,儿童对他们在同龄人中的相对地位特别敏感。

对等点既不是同质的,也不是随意选择的。孩子们倾向于选择具有相似兴趣和价值观的同龄人。选择性的同伴交往将在共同感兴趣的方向上促进自我效能,而使其他潜力不充分发挥。因为同伴在自我效能的发展和验证中起着主要影响,被破坏或贫困的同伴关系会对个人效能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反过来,较低的社会效能感会为良好的同伴关系制造内部障碍。因此,认为自己在社交上无能为力的孩子会在社交上退缩,认为同龄人的接受度很低,自我价值感也很低。在某些形式的行为中,高度的效能感可能会疏远社会而不是社交。例如,容易诉诸攻击性的儿童认为自己在通过攻击性手段获得想要的东西方面非常有效。

D. 学校作为培养认知自我效能的机构

在儿童生命的关键形成时期,学校是认知能力培养和社会验证的主要场所。学校是儿童发展认知能力并获得有效参与更大社会所必需的知识和解决问题技能的地方。在这里,他们的知识和思维技能不断得到测试、评估和社会比较。随着孩子们掌握认知技能,他们对自己的智力效能感越来越强。除了正式教学外,还有许多社会因素,例如认知技能的同伴建模、与其他学生表现的社会比较、通过目标和积极激励来增强动机,以及教师对孩子们的解释以有利或不利的方式反映他们能力的成功和失败也会影响儿童对其智力效能的判断。

创造有利于发展认知技能的学习环境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才能和自我效能。那些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有高度效能感的人可以激励学生,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教学效能感较低的教师偏爱监护取向,这种取向严重依赖负面制裁来让学生学习。

教师在互动的社会系统中集体运作,而不是孤立的。教职员工的信仰体系创造了学校文化,可以对学校作为社会系统的运作方式产生振奋人心或士气低落的影响。教职员工集体认为自己无力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学校传达了一种可以贯穿整个学校生活的学术无用感。教职员工集体判断自己有能力促进学业成功的学校,会为学校营造积极的发展氛围,促进学术成就,无论他们主要服务的是优势学生还是弱势学生。

学生对自己掌握学术活动能力的信念会影响他们的抱负、对学术活动的兴趣程度以及他们的学术成就。有许多学校的做法,对于天赋较差或准备不足的人来说,往往会将教学经验转化为无效的教育。这些包括锁步指令序列,在此过程中失去了许多孩子;能力分组进一步降低了那些处于较低等级的人的自我效能感;和竞争实践,其中许多人注定会因为少数人的成功而失败。

课堂结构影响智力自我效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对强调社会比较与自我比较评估。当整个小组学习相同的材料并且教师经常进行比较评估时,对能力较差学生的自我评价受到的影响最大。在这样一个整体的结构下,学生们以高度一致的能力给自己排名。声誉一旦建立,就不会轻易改变。在个性化的课堂结构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教学使他们都能扩展自己的能力,并减少了使社会比较士气低落的基础。因此,学生更有可能将他们的进步速度与个人标准进行比较,而不是与他人的表现进行比较。在个性化课堂结构中对改进的自我比较提高了感知能力。与个人主义或竞争性学习结构相比,学生们一起工作并互相帮助的合作学习结构也倾向于促进对能力和更高学术成就的更积极的自我评价。

E. 通过青春期的过渡经历培养自我效能感

每一个发展时期都会带来应对效能的新挑战。随着青少年接近成年期的要求,他们必须学会在生活的几乎每个方面对自己承担全部责任。这需要掌握许多新技能和成人社会的方式。学习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变化、情感投入的伙伴关系和性行为变得相当重要。在此期间,选择要从事的终生工作的任务也很突出。这些只是必须发展新能力和自信心的几个领域。

随着青春期独立性的提高,一些冒险行为的实验并不少见。青少年通过学习如何成功处理他们未实践过的潜在麻烦问题以及有利的生活事件,从而扩展和加强他们的效能感。与有问题的情况隔离使人们没有准备好应对潜在的困难。青少年是放弃冒险活动还是长期沉浸在其中取决于个人能力、自我管理效能和他们生活中的普遍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

贫困的危险环境呈现出特别严酷的现实,对文化价值追求的资源和社会支持很少,但对违规行为的建模、激励和社会支持却很广泛。这样的环境严重影响了融入其中的青年的应对能力,使他们能够以不会不可逆转地排除许多有益的人生道路的方式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通常被描述为心理社会动荡的时期。与“风暴和压力”的刻板印象相反,生活中没有哪个时期是没有问题的,但大多数青少年在没有过度干扰或不和谐的情况下应对这一时期的重要转变。然而,进入青春期的年轻人被一种无能的无能感所困扰,将他们对痛苦和虚弱的脆弱性转移到新的环境需求上。从童年过渡到成年需求的难易程度同样取决于通过先前的掌握经验建立起来的个人效能的强度。

F. 成年期的自我效能问题

青年时期是人们必须学会应对持久伙伴关系、婚姻关系、为人父母和职业生涯带来的许多新需求的时期。与早期的精通任务一样,坚定的自我效能感是获得进一步能力和成功的重要因素。那些进入成年期的人缺乏技能并受到自我怀疑的困扰,他们发现成年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充满压力和沮丧。

在成年早期开始富有成效的职业生涯是一项重大的过渡挑战。自我效能信念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职业发展和职业追求的成功。在准备阶段,人们的自我效能感部分决定了他们发展职业生涯所依据的基本认知、自我管理和人际关系技能的程度。如前所述,关于个人能力的信念是选择职业生涯道路的有影响力的决定因素。

开始职业追求是一回事,做好并在其中取得进步是另一回事。与职业技术技能相比,社会心理技能对职业成功的贡献更大。管理个人动机、情绪状态和思维过程的应对能力和技能的发展提高了自我调节效能。自我调节效能感越高,职业功能越好。现代工作场所的快速技术变革越来越重视更高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弹性的自我效能感,以有效应对工作替代和职业活动的重组。

为人父母的转变突然将年轻人推到了父母和配偶双方扩大的角色中。他们现在不仅要应对养育孩子的不断变化的挑战,还要管理家庭系统内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与许多家庭外社会系统的社会联系,包括教育、娱乐、医疗和护理设施。父母在养育效能方面有保障,他们会在孩子的各个发展阶段充分地引导他们,而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或对婚姻关系造成严重的压力。但对于那些缺乏管理扩大的家庭需求的效能感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艰难的时期。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压力和抑郁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母亲因经济需要或个人喜好而加入劳动力大军。家庭与事业的结合如今已成为常态。这需要管理家庭和职业角色的需求。由于社会习俗和妇女地位不断变化之间的文化滞后,她们继续承担着家务的主要责任。对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多重需求以及在丈夫的帮助下照顾孩子有强烈的效能感的女性会体验到积极的幸福感。但是,那些在将双重角色结合起来的能力方面受到自我怀疑的人会遭受身体和情感上的压力。

到了中年,人们开始适应既定的惯例,在主要功能领域稳定他们的个人效能感。然而,稳定性是不稳定的,因为生活不会保持静止。快速的技术和社会变革不断需要适应能力,要求对能力进行自我重新评估。在他们的职业中,中年人发现自己受到年轻挑战者的压力。人们必须为晋升、地位甚至工作本身而竞争的情况,迫使人们通过与年轻竞争对手的社会比较来不断地自我评估能力。

G.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我效能的重新评价

老年人的自我效能问题集中在对其能力的重新评估和错误评估上。衰老的生物学概念广泛关注能力下降。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许多身体能力确实会下降,因此,对于生物功能受到显着影响的活动,需要重新评估自我效能。然而,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增加弥补了物理储备能力的一些损失。当老年人被教导使用他们的智力时,他们在认知功能上的改善远远超过了过去二十年表现的平均下降。由于人们很少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因此投入必要努力的老年人可以在年轻人的更高水平上发挥作用。通过影响参与活动的程度,感知到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在成年后维持社会、身体和智力功能。

老年人往往主要根据记忆力来判断智力的变化。年轻人忽视的记忆力衰退和困难往往被老年人解释为认知能力下降的指标。那些认为记忆力会随着衰老而在生物学上萎缩的人对自己的记忆力缺乏信心,并且很少努力记住事物。记忆力更强的老年人会付出更大的认知努力来帮助他们回忆,从而获得更好的记忆力。

行为领域、教育和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老年时对个人效能的信念没有统一下降。与老年人进行比较的人对感知自我效能感的变化有很大贡献。与在比较自我评估中使用年轻群体相比,那些根据同龄人衡量自己能力的人不太可能认为自己的能力下降。认知低效伴随着智力表现的降低。自我效能感的下降通常可能更多地源于废弃和消极的文化期望,而不是生物老化,因此可以启动自我延续过程,导致认知和行为功能下降。对自己的个人效能充满不确定性的人不仅会缩减他们的活动范围,还会削弱他们在从事的工作中所做的努力。结果是兴趣和技能逐渐丧失。

晚年生活的重大变化是由退休、搬迁和失去朋友或配偶带来的。这种变化对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要求,以培养有助于积极运作和个人幸福的新社会关系。通过阻碍社会支持的发展,社会支持作为抵御生活压力源的缓冲器,直接和间接地增加了老年人对压力和抑郁的脆弱性。

老年人所扮演的角色对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维持施加了社会文化约束。随着人们进入老年阶段,最容易失去资源、生产性角色、机会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需要很少思考或独立判断的单调环境会降低功能的质量,而具有智力挑战性的环境会增强它。一些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是由于社会文化剥夺了对其的环境支持。在将老年人置于毫无目的的无能为力角色的文化中,它需要强烈的个人效能感来重塑和维持富有成效的生活。在强调整个生命周期自我发展潜力的社会中,而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生理衰退,老年人往往过着富有成效和有目的的生活。

(0)

相关推荐

  • 非常关键:养老机构如何消除新入住老人的不适应感?

    作者:赵玲玲.温谋富 本文字数2438字,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如果不想阅读文字,您还可以听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卜倩倩(中奥伍福安养中心)朗读音频 ◆ ◆ ◆ 文 | 赵玲玲.温谋富 在养老机构中, ...

  • 专注力,儿童发展情况的观察窗

    本文根据中科院心理所&香港中文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林思恩老师在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之后还将陆续推出更多本届论坛的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各位下午好.今天这 ...

  • “PISA之父”眼中的未来教育:更需要培养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情感技能

    "教育的成功不在知识复制内容和知识,未来社会更加注重计算机人工智能.认知能力.社交能力,情感技能和人类价值观."12月12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将第七届年会在北京举行,在本次年会上 ...

  • 阿尔伯特·班杜拉:自我效能

    阿尔伯特·班杜拉在治疗恐惧症患者的过程时,他发现自我效能概念(恐惧症个体以其自身能力缓解恐惧症)介导了行为和恐惧唤醒的变化.他发起了一项重大研究计划,研究自我参照思维在心理功能中的影响作用.尽管他继续 ...

  • 阿尔伯特·班杜拉:自我效能信念如何影响人类功能

    自我效能信念可以以无数种方式提高人类的成就和幸福感.它们影响人们做出的选择和他们追求的行动方针.个人倾向于选择他们觉得有能力和自信的任务和活动,而避免那些他们不擅长的任务和活动.除非人们相信他们的行为 ...

  • 阿尔伯特·班杜拉:自我效能让你更成功

    在对能动性与积极心理学的联系的讨论中,班杜拉 (2008) 解释了自我效能如何通过四个不同的内部过程发挥其影响. A. 认知过程 自我效能信念对认知过程的影响有多种形式.许多有目的的人类行为都受到体现 ...

  • 如何应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Albert Bandura)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于1982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人在特殊情景下行为动机的产生原因.该概念被提出以后,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 ...

  •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论

    自我效能论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人的主体因素的核心,并渗透.弥漫于人类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决定了个体人生的轨迹,而且也决定了个体思维.情感.行动及其动机的模式,它还决定了个体在面临危机.失败.压力 ...

  • 自我效能感——由内而外影响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自身教育能力和教育效果如何?对儿童有多大影响力?对此类问题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自主成长.如何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提升教师教育的有效性,是当前教师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自 ...

  • 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成功的人都具备:超高的自我效能感!

    意思就是成功的人都有两个重要信念,第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做到.第二个是自己有能力做到! 有了这两个信念,那么这个人抗住各种挫折.压力和打击.甚至会把各种压力和打击变成提升自己能力的机遇! 普通人怎样提高 ...

  • 古典《超级个体》3A-4提高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 人们在知道该做什么和真的去做中间还差着一个巨大的鸿沟--我们只有内心判断我们能够做成这件事,才会行动.(我们不仅仅需要认知,还需要"心力",只是不仅仅要上脑,还要上心) ...

  • 自我效能感是什么?如何提升?|心理学词条

    发布时间:2021-03-28 01  定义 自我效能感,听上去似乎有些陌生,其实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 你学习一门课程,你觉得自己坚持不下来: 马上就要上台演讲了,你发现自己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