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磨汤这样喝,效果超乎你想象【一点资讯】
相传北宋年间,一碗四磨汤让宋祯宗告别腹胀腹泻,从此一喝出名,四磨汤家喻户晓。每有小孩出生,家中必备一钵,木香、枳壳、槟榔、乌药等药材,以水磨匀再煎煮服用。如此,小儿胃肠道发育良好,鲜有胃肠不适。
从四磨汤的出现,到此后不断被载入历代医学名著,流传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最早有四磨汤记载的医学名著,是宋代《济生方》中的“四磨饮”。《济生方》是南宋医家严用和于公元1253年所著,其内容少有空洞的说辞,字字珠玑,皆为作者于临证中苦苦总结而来,现在《方剂学》中的归脾汤、济生肾气丸和实脾饮都是选自此书。
“四磨饮治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四味浓磨煎温服,破气降逆喘自平。”《济生方》中的“四磨饮”组方为乌药、人参、沉香、槟榔,主治七情感伤、上气喘急、胸膈不快、妨闷不食。
该方从宋代一直沿用至明代,直到明代儿科医家翁仲仁撰写的《痘疹金镜录》在《济生方》基础上进行配方增减:
四磨饮中人参者,降中有升,泻中带补恐伤其气也,大实者仍宜用枳壳”,
沉香针对气逆者(呕吐),偏于纳气,使气逆者平降,兼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木香针对气滞者,偏于调气,使气滞者消散,兼调中止泻。
因此,将原来的人参、沉香调换为木香、枳壳,更符合四磨汤顺气降逆、消积止痛的功效。
方中的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乌药顺气畅中、散寒止痛;
槟榔导滞、杀虫、利水,
四药合用可理气调血、疏通经络、调和脏腑,从而恢复消化系统正常功能,完全符合“气上宜降之,气逆宜顺之” 的中医理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磨”是指四味药物先磨浓汁再和水煎服的方法。由于方中诸药均较坚实,非久煎不能出其性,但煎煮过久又恐芳香气味散逸,而影响治疗效果,故用此法,取其“磨则味全”之意,故称“四磨汤”。正如《集注》所云,四磨汤“四品气味俱厚,磨则取其气味俱足,煎则取其气味纯和,气味齐到”,故能“效如桴鼓”。
此外,在四磨汤的基础上,后世医家还加减衍生出了五磨、六磨,以及清宫医案所载四磨五汁饮等类方,随证化裁,临证多有变化,然其变化之中却包含着相同的基本方义和方元。
验方流传至今,声名远传。只是进入现代生活,人们再无充裕的时间买来各种药材煎煮。
1996年,四磨汤口服液上市,大大便捷了人们的用药,严格的质量控制也使四磨汤的安全性得以提升。对于小儿消化道常见疾病,婴幼儿乳食内滞证,腹胀、腹痛、啼哭不安、厌食纳差、腹泻或便秘有着显著的疗效。与妈咪爱等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不仅婴幼儿用药安全有效,四磨汤更是老年人的福音。
一过中年,走南闯过北的肚子变成了将军,威风倒是有,只是腹胀、腹痛的频率更高了。四磨汤对于中老年气滞、食积证、腹胀、腹痛、便秘,更是疗效突出。其最大的优势是作用温和持久,既无苦寒泄泻成分,不损伤人体气血,又能双向调节胃肠节律,适宜长期服用。
腹部术后肠胃功能障碍曾一度成为医患共同关心的问题,只得通过煎服中药和多做按摩等方法来调理。四磨汤口服液的出现填补了这一应用空白,可减少术后腹胀、肠梗阻的发生,成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良药。
请在药师或医师指导下购买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