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犹在背影远
余音犹在背影远
单位里组织离退休人员活动,去了江阴,其中一个项目是到刘氏兄弟纪念馆参观。纪念馆位于江阴城西横街49号,是为纪念现代文化名人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而设立的,坐西朝东,前后二进十间三庭院,是一座具有江南民宅特色的清末建筑,距今约有150多年,原为刘氏祖屋。
提到刘半农,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他开创了“白话诗”,发明了“她”字。须知,在民国初年,中国文字中是没有“她”这个字的,第三人称代词一律为“他”,为了有所区分,舞文弄墨的往往借用一个“伊”字来指称女性第三人称,这在我们阅读那个年代的小说时经常可以看到。刘半农的那首《教我如何不想她》,当年着实风靡一时。
据介绍,刘半农(1891~1934)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摄影学家,他就中文语言的发音及音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获得“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外国国家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刘天华(1895~1932)是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二胡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原先不登大雅大堂的二胡从民间推向世界,第一个沿用五线谱记录整理民间音乐,大胆借鉴西乐,改进国乐,使二胡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他不仅创作了《病中吟》《良宵》《空山鸟语》等流传广泛的不朽名曲,还培养了一大批二胡、琵琶演奏家。刘北茂(1903~1981)是现代著名的民族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也是刘天华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发展者。刘天华逝世后,刘北茂为了继承其遗志,毅然放弃西北大学英语教授的职位,从事音乐教授,先后在四川、江苏、安徽和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一生创作了《汉江潮》《小花鼓》《流芳曲》等100多首二胡独奏曲。
他们的人生之辉煌、事业之伟岸且不去细述了,从这座并不豪阔的老宅出来,两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心头。
第一问: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年代,为何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诸如刘氏兄弟等一大批大师,群星闪耀,光芒恒远,以至于之后的近百年无法超越?这个问题,许多许多人提出过,虽说有各种说道,但似乎并无令人信服的确切答案。
第二问:刘氏三兄弟,除老三外,都是英年早逝,但为什么他们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所创造出来成果,能够让后人永远地膜拜,高山仰之,景行从之,其伟大穿越百年沧桑依然熠熠生辉?这似乎是一个全世界很是普遍的现象,大师们生命的宽度往往超越了时间的长度,其一生的荣耀定格在永恒的时空,让后世的人们在惊艳于他们的卓越的同时,深深地羞愧于自身的浅薄和不堪。
由此生发的是一些关于如何安身立命的断想,我们这一代人兴许已经荒废了,无法重新来过,只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在未来的人生路途中,走得更稳当一些、坚实一些、矫健一些、出色一些。
需要扎实的功底。大宝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除了规定的课程之外,儿子儿媳开始让他背诵诸如《诗经》《唐诗三百首》《笠翁对韵》什么的,佶屈聱牙,似懂非懂,囫囵吞枣而已。但窃以为是件好事。古人开蒙启智,重点学的就是四书五经,虽说科考取仕确实有些不人性、不周全、不科学,但其文学底子是打得十分牢固的,你看那时候的莘莘学子,写的毛笔字必然是极其清秀恭正的,策论纵横也是一套一套的,当年考取功名的人是可以作为干部的料子,直接下派到地方上去负责管理刑名钱粮的。有一段时间,似乎《大学语文》也岌岌可危,大有被取消的趋势,其实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在作祟。基础不牢,大厦不固,没有从小刻苦的浸润,没有基础学识的积累,哪来的大师伟岸?
需要专注的追求。心无旁鹜,锲而不舍,必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不二法门。人生路长,耍些小聪明兴许能得一时一地之便宜,但走不了长路。世上更多的人们之所以成不了大事,盖因人生诱惑太多、羁绊太多、干扰太多,当年理想满满,往往在世俗的芜杂中消磨了大好时光,丢失了原来的追求和向往。这其间,也许很难说孰得孰失,只能说时势使然,花开有时,叶落无奈。
需要执著的努力。在煤矿时,有一位追求文学梦的同道中人,他在基层工作,生活十分清苦,加之家事拖累,没有安顿的写作环境,但他一直坚持,夏日炎炎,他为了写点东西,找一木桶,将腿脚浸泡在水中,一为抗暑,二为避蚊,可以说是坚忍不拔之极。虽说他的刻苦努力并没有换来天霁花开的灿烂,但其精神却让人由衷地钦佩。程君在他担任小张墅煤矿党委书记时,曾在矿区广场边竖立一堵照壁,粉白的墙上,书写鲜红遒劲的一行大字:“人生有了奋斗的历史,一辈子都不会后悔。”此乃他和百千矿工的内心独白,也正是人生追索的最好旁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些时候,你努力了,你付出了,或许也就够了,人生华彩最璀璨的源头,其实就在于一种坚持,无悔的坚持。
2017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