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也建了,仗也打了,三军司令却还是外国人:印度神奇的军队
1757年6月,英国东印度公司率领900余众英国军队,在家本地征招的2000人的雇佣军,就这样,英国殖民印度的大一统时代来临。
而英国也正是靠着这样的一支雇佣军,开始了“以夷治夷”的漫长统治。
甘地
直到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后,老牌殖民帝国不得不放下“印度大陆”这块香饽饽。当然有一段精彩的关于圣雄甘地的“精彩描写”,“脍(yi)炙(xiao)人(da)口(fang)”!
在欧洲大陆,正当政客们十舀滔不绝地发表蛊惑人心的演说,独裁者们声嘶力竭地鼓噪一时的时候,甘地却静悄悄地唤起地球上人口众多国家的人民群众。
甘地领导的运动动摇了殖民统治的基础,使得他们惊惶失措,不得不做出许多让步,从而为最后彻底取得印度的独立准备了条件。
建国
就这样,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建国。他们的老主子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为“印、巴”两兄弟的反目成仇埋下了种子!
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年10月27日,印度以巴基斯坦帕坦族武装侵略克什米尔为由,空降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以4万兵力的绝对优势,侵占了克什米尔三分之二的土地和人口。
而巴基斯坦却反应迟钝,第二年5月印度快打到家门口了,才派出5万兵力匆忙应战!眼看进攻受阻,双方僵持不下,狡猾的印度人通过联合国调停,双方停战!
印度军队改造
就这样第一次印巴战争结束,印度虽然占领了克什米尔的大部分领土,但依然无法在政治和军事上对巴基斯坦取得绝对优势。
而印军在处于优势的情况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战力,其根本原因在于“英国军官仍然把持着印度的中高层职务,致使印度在军事行动中广受干涉和限制!”
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反思这场战争:“唯有依靠军事力量,才能实现印度的大国战略目标”。于是一场针对印度军队的“本土化”改造开始了。
4名准将,2名上校。
独立之初,英军虽然撤出了印度,但是英籍军官依然把持着印军的各级要职。就连三军总司令都是英国人。
此时的三军总司令仍是英国人奥琴列克元帅,而同时他还担任巴基斯坦军队总司令,后来,才由另一英国将军布彻尔接任。
而印籍军官仅有4名准将和2名上校!没有少将以上的高级军官。但印军不仅缺高级军官,更缺能指挥打仗的高级军官!
本土化进程
于是印度创立了各种各样的军官学校来培养初级和中级军官。首先更换中下级英籍军官,然后再从中级军官中选拔胜任者,替换高级英籍军官。
到60年代初,为了让各层军官的训练能够统一,陆军成立了步兵学校和士官学校,海军成立了士官学校和工程学院,空军成立了初级飞行学校和联合空战学校!之后又成了统一的国防学院!
扩编军队规模
印度独立时有大大小小500多个土邦,每个土邦都有自己的军队。印度政府随后将这些土邦进行统一整编,使之和正规军一样成为国防军。部分改编为地方警察部队。就这样,印度军队很快从独立时的28.9万人增加到51万人。
当然,印度陆军总司令的职位于1949年1月就交给印度自己人指挥了,因为陆军相对技术含量低一点。但空军直到1954年4月才交给自己人,更有技术含量的海军则是1958年4月份才交接。
只不过等空军和海军交接时,印度军队已经三军独立运行了。这个时候军种参谋长才是老大。
航母入役
在之后,印度买了艘二战时英国皇家海军的“尊严级”航母,命名为维克兰特号,于1961年3月服役,该舰队刚服役就参加了印度解放果阿的战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