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诗词写法(八):设景,回文,地名
一、设景
设景也叫造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写景”与“造景”的观点:“大诗人所造之景必合乎自然,所写之景必邻于理想。”要“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就是说,为了诗意上的需要,有时可以设景。
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末二句: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据欧阳修考察滁州西面并无涧,北面仅有一小沟,且常年无水,更不用说“舟自横”了。为了诗意上感情上的需要,诗人自设一景。
又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实际上,唐玄宗与杨贵妃是每年十月至次年春在此度过,夏天进贡荔枝时,他们早已回到京城长安了。
以上两例都与事实不符,但在诗词的艺术创作中是允许的,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只要有“春潮带雨晚来急”,“舟”,“横”在西涧,还是北润,无关紧要了。只要有“荔枝来”的事实,在华清宫吃,还是在京城吃也是无关紧要的了。
二、回文
回文是一种诗体,属杂体诗。顾名思义,其诗是能顺读倒读皆能成章的。相传十六国时前秦女诗人苏蕙因织锦《璇玑图》而闻名。唐武则天为《璇玑图》作序:“五色相宜,纵橫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
后来有人把回文体作为一种表现方法,用来写诗填词。如苏轼的《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远树红天晓,蔼蔼红霞晩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这首诗倒过来读就成了: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晴日晚霞红蔼蔼,晓天红树远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巷,小径松门正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这首诗无论顺读倒读,都很自然流畅,都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回文诗写到这等地步,实为不易。堪称回文诗中的绝唱。
三、地名
用地名、人名入诗,要自然流畅,就能为诗意增加光彩。如杜甫的《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中有: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用流水对的方法,把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巧妙地连接起来,表达了诗人闻官军收复失地、平息叛乱的喜悦心情。
又如白居易的《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每句中都有个地名,自然流畅,离情别意象水长流,象山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