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时的曹操和袁绍,到底谁强谁弱? | 刘三解

三解按:这是一个“可以听”的系列专辑,觉得文字麻烦,可以扫描二维码。

上期节目,我们辨析了官渡之战记录中的第一个真相。

那就是,这场战争的发起者是曹操,而不是袁绍,那么,在我们熟悉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之中,曹操属于绝对弱势一方,他的主动挑衅不是有悖常理吗?

答案很简单,在曹操主动进攻的建安四年八月,正是双方实力差距最小的时候。

在《三国演义》的世界观里,袁绍兵临官渡时,已经占据四州之地,有百万之众,面对曹操彷如泰山压顶之势,但是,评书里的数字和地理,向来是不及格的。

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提及袁绍所部,除了《讨曹操檄》中文学修辞夸张的“长戟百万,胡骑千群”,提到袁绍的兵马,虚指有数十万的,实指有“精兵十万、骑万匹”,《世说新语》中更少,只有步卒五万,骑八千,终究也就是“十万”为单位。

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已有讨论,各书中记录曹操在官渡战后,坑杀袁军七万或八万人,又收降张郃、高览所部,加上在乌巢击破的淳于琼万余人,可知南下攻曹的袁军应该在10万左右。

这是兵,再来说地盘。

袁绍吞灭公孙瓒之后,号称有“四州之地”,实际上呢?

四州之中,冀州最为富庶,也是袁绍的根本之地,在攻占此地后,曹操对崔琰说,“昨案贵州户籍,可得三十万众”,翻译过来,就是曹操看冀州一地的户籍,可以征发三十万男丁,注意,可不是三十万兵,这里要画重点的,但也是非常恐怖的人力资源了。

但是,除此之外的三个州就寒碜多了。

青州的袁谭,之前的节目里提到过,他任青州刺史期间,地盘一直在平原国一地徘徊,青州各处实际上处于自行其是的状态,待到臧霸、孙观等人进兵,连齐国和北海郡都丢掉了,也就剩个小半。

幽州的情况类似,尽管袁绍将儿子袁熙派为幽州刺史,可早在公孙瓒的时代,就已经被尊奉刘虞儿子刘和的鲜于辅、鲜于银、阎柔等人联合鞠义打出了幽州,鲍丘一战,白马公孙被鲜于辅和鞠义的10万联军大败,仅斩首就有2万多,这才龟缩到易京楼里屯田自守。

此战之后,幽州诸郡纷纷叛离公孙瓒,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都杀死公孙瓒任命的长吏,响应刘和、鲜于辅,而鲜于辅本为渔阳人,本郡又推举他为太守,在公孙瓒灭亡后,鲜于辅也没有投靠袁绍,反而在长史田豫的建议下归附曹操,被任命为建忠将军、都督幽州六郡军务。

渔阳、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正好是五个郡,辽东郡已经被公孙度割据,接壤的就剩下涿郡和辽西郡两处,公孙瓒的易京楼就建在涿郡易县,又为袁绍所灭,自然不会吐出来,则鲜于辅的势力范围,应该再加上辽西郡,恰巧包围了袁绍所控制的涿郡。

最后再说并州,由于南匈奴势力在东汉的崛起,并州实际上就剩下太原郡、上党郡,又被纵横太行山的黑山军所阻隔,所以哪怕袁绍派出了外甥高干担任并州刺史,一样控制不了多大地盘。

正因为如此,尽管曹操明知袁绍有兵十余万,仍旧跃跃欲试,主动挑战,因为袁绍兵多,敌人也多,北面是最多时达到10万人的幽州六郡兵,西面太行山中是张燕的10万黑山军,青州有臧霸、孙观牵制,自己再北渡黄河,就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让袁绍顾此失彼,运气好的话,袭取邺城,大业也就成了一半了。

只是没想到,袁绍在建立对四州之地的名义统治之后,战略重心转向了南方,曹操精心谋划的进攻失败了。

原因也很简单,袁绍“兵盛”。

这就涉及到了袁、曹双方的真实力量对比,曹操到底有多少兵马?

《三国志》中对官渡之战中曹军人数的记载只有“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对此,古代史家已经极为不满意,现代史学界更做了诸多考证,一般认为,曹军兵力在3-4万左右。

装备上的差距,则更为明显,曹操在《军策令》中自述说道:

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披甲率,是考察古代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政权物质条件的重要指标,袁绍大军10万,披甲率1/10,而曹操军队4万,披甲率1/200,骑兵的马铠则相差30倍,可以说是天渊之别。

更为悬殊的,还有兵员的质量。

蔡文姬之父蔡邕在给汉灵帝的《幽冀二州刺史久缺疏》中说道:

幽州突骑,冀州强弩,皆天下精兵,国家瞻仗。四方有事,军师奋攻,未尝不取办于二州也。

翻译过来就是,幽州的精锐突骑和冀州的强弩射士都是天下知名的强兵,属于国家关注、倚仗的对象,四方发生战事,莫不自此二州征募兵马。

早在西汉末年,汉光武帝刘秀在河北创业之时,幽州突骑已经成名,吴汉劝彭宠支持汉光武时就说道:

渔阳、上谷突骑,天下所闻也。

彭宠最终站在刘秀一边,派出大批幽州兵进攻王郎,野战大胜,刘秀大喜过望,赞道:

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乃见其战,乐可言耶?

通俗地翻译下,就是我早就听说幽州突骑是天下有名的精兵,今天看到他们发挥,实在太牛叉了!

自此之后,东汉王朝对幽州突骑一直重视,比如设置在冀州的黎阳营,就以幽州突骑千人为主力,一直到汉朝末年,讨伐羌人叛乱,平定黄巾起义,幽州突骑仍是战斗力担当,公孙瓒的起家老本,就是朝廷为了平定凉州而调集的幽州突骑3000人,结果西面没去成,东边就张纯叛乱了,这才留在幽州,奠定了基业。

而冀州强弩就更不必说了,在界桥之战中,袁绍部下大将鞠义以强弩千张支援八百先登,总共1800步兵力挫公孙瓒3万步兵、1万多骑兵,史书中的描写是:

强弩雨发,所中必倒。

此战中,袁绍中军被骑兵围困,也是靠强弩脱困,而类似的,能够与幽州突骑相抗衡的强弩士,仅史书有记录的,就不下1万人。

《九州春秋》一书中记载,韩馥“让冀州”之时,有冀州都督从事赵浮、程奂二人,统帅强弩万张屯河阳,又从黄河孟津一路东下,直入邺城,有船数百艘,也就是以水军机动。

这些强弩、战船后来自然都归属于袁绍,至于幽州突骑,袁绍手中也不缺,他不但授予了三部乌桓单于的印绶,甚至还应允了乌桓王蹋顿的和亲之请,换取其出兵攻打公孙瓒。

也就是说,幽州突骑、冀州强弩,袁绍手中应有尽有,兵马总数多达10万之众,甲胄、马铠无不碾压曹操,单比这些数字,曹操完全可以直接投降。

但是,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是,在袁绍一方的军议中,谈到军队质量时,意见很一致,原话竟是:

曹氏法令既行,士卒精练,非公孙瓒坐受围者也。

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

翻译一下,就是曹操军队法令执行顺畅,士兵训练精熟,不是公孙瓒这种坐困愁城任由包围的货色,河北的兵马虽然数量多,但是战斗力不及河南的曹军。

是不是感觉哪里有些不对?

那么,答案到底是什么,请听下回分解。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