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帆今日挂 岭表艺名扬

陈碧宜先生

初秋的高村,下午的阳光还是火辣辣的。

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到高村,但8月22日的高村采风活动,却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走进高村。

对于明、清的高村历史记载,我并不会比别人陌生,因为今存的几本《东安县志》中有关高村的记载,我都搜集出来了,甚至散见于诗文的一鳞半爪记载,也搜集了出来。

陈碧宜先生绘画作品

但对于明、清后的高村,我是十分陌生的。即使是民国年间兴建的旧街,我也是第一次看见。

令领导失望的是,第一次真正走进高村,最震撼我的,不是官方津津乐道的一河两岸景观,而是那条斑驳沧桑的民国旧街!

我于1982年秋到云浮工作。我那时看到的云城旧街,应该都是民国的建筑,没有明、清的建筑了。如果把云城旧街与高村旧街作个对比,我会毫不忌讳地说:云城的旧街比高村的旧街长,而且长很多,但云城的旧街弯弯曲曲,建筑风格和形式杂乱无章。高村的旧街虽然很短,但笔直,建筑风格和形式一致。如果以民国县城街道的标准来衡量,云城旧街的规划和建设无疑是比较差的。而以民国乡镇街道的标准衡量,高村旧街的规划和建设则是相当好的。

陈碧宜先生把他为我镌刻的名章赠送给我

就是在这条有如此震撼力的旧街旁,在一座颇具风情的农家小院前,在一个西雅房丹青好手在泼墨点丹的场合,陈碧宜先生把他为我镌刻的名章送给了我!

西雅房书画社社长黄六先生用手机拍下了陈碧宜先生把名章送给我的情景。

陈碧宜先生为我镌刻的名章

其实,我未认识陈碧宜先生其人之前,已先见识了他的作品。今年5月5日,我们“探古寻幽”微信群人员作客叶广学先生的也是书房,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陈碧宜先生的墨宝。5月12日作客李良先生的榆贤苑,又看到了陈碧宜先生的墨宝。随后我加入了“榆贤苑聚集群”,并于5月15日在群上转发了我撰写的《东安榆贤苑记》。陈碧宜先生也在此群,一来二往,我们就攀谈了起来。5月24日,陈先生加我为微信好友,并晒出他为我镌刻的名章。那粗犷的刀法,颇具盛唐气象的风格,正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和陈先生一直没有机会见面。我相信缘分,不喜欢强求和特意安排。8月22日,我和陈先生参加“云安区文艺家'走进美丽墟镇——高村镇’采风活动”,我们终于有了见面的机会!

陈碧宜先生为我画的肖像

在那个明代万历三年所凿的古井前,陈先生问叶广学:“宋老师没来吗?”我当时正跟在他们后面。叶广学回头找我,对陈先生说:“那不是宋老师吗!”随即,我的手就和陈碧宜先生的手握在一起了。

随后我跟着黄六、叶广学、陈碧宜、阮杰良、黄国俊、黄达治等人,走进让我最为震撼的旧街。他们在一处农家小院前停下来绘画,我就在一旁观摩他们作画,直到结束。

至今为止,陈先生与我只见过一面,但他竟然凭这一面之见,给我画了一幅肖像。画得非常神似,但至少把我画年轻了20岁!

陈碧宜先生的书法作品

高村采风,我第一次与陈碧宜先生相见,他的随和,他的爽朗,他的敬业、他的追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我们今后见面的机会、一同参与的活动的机会,一定会很多。

在此,我用一首五言律诗结束本文,祝陈碧宜先生的艺术更上一层楼。诗曰:

书画印皆长,功磨数十霜。

敦煌观画远,函口寄情长。

天道酬勤奋,文坛尚质强。

新帆今日挂,岭表艺名扬。

陈碧宜先生的绘画作品

注释

敦煌寻梦远:陈碧宜今春自费到敦煌考察。

函口寄情长:陈碧宜曾与叶广学到函口寻找陈璘遗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