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物语㊱丨照片里百年前的老北京日常生活

北京是一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都,通过北京,可以看到中国的历史、中国近代城市的改造之路,以及各个阶层的真实生活。那么,距今一百多年前的北京,究竟是什么样的呢?那时的北京市民,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娱乐和交际活动?

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日益精进,数码手工上色技术也日渐成熟。将手工着色的数字化操作,作用于历史照片,使人们更加贴近历史真实场景,感受到历史照片的脉搏与呼吸。《彩色的老北京》一书选取了清末民初的一百多张北京黑白老照片,采用先进的数码手工上色技术还原其色彩,在许多数码技术专家和文史考证专家的帮助下,希冀复原近百年前的古都的真实面貌,展现一个被还原了原本色彩的老北京。

以下内容节选自《彩色的老北京:手工上色老照片还原故都风貌》,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彩色的老北京:手工上色老照片还原故都风貌》,秦风老照片馆编著,中信出版2020年12月版。

原文编著丨秦风老照片馆

摘编丨安也

老百姓的生活是史书装载不下的另一个世界。

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哪个皇帝哪日说了一句什么胡话,都能借助文字记载流传后世,而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通常只限于有没有灾、缺不缺粮而已。各种小说、笔记对普通人生活的描写,常有教化和寓言的成分,偶尔有几个文人写一部《东京梦华录》这样记录当时社会生活与经济文化的闲书,就足以被后世的研究者奉为至宝,因为想要了解古时候普通人的生活,总算有了一个小小的窗口。

摄影术的发明以及五四以后文学的改良创新,让我们至少能回到一百年前,感受当时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鲁迅和老舍这两位作家,都有关于自己幼年生活和家庭境况的描写,清末民初的社会百态也尽在其中,而且他们一南一北,很有代表性。贫困肯定是第一大主题,传统社会的各种弊端也屡屡呈现,然而人们面对困苦的坚忍、小富即安的满足,应该来自整个民族最深的骨子里,过去多少年都没有变化。

20世纪初期,辛亥革命的成功即刻改写了中国的历史,普通人的生活却一如往常,即便剪掉了辫子,身上依然穿着破烂的长袍。诸如此类的旧事物,在往后的几十年里才慢慢离开人们的视线。社会的变革需要足够的推动力,在北洋政府时代,进步的力量影响有限,因而在这一时期的照片里,我们还能看到一些与古代相去不远的劳作场景,一些在“旧中国”这个标签下才有的人间百态。

我们今天呼吁要保护、要复兴的很多民俗活动,在20世纪初还保留着它们真正植根于民间的活力,比如京城各处的庙会、寺院道观的祭神活动、各种民间艺术,以及儒家文化传统下的一些礼制。然而,很多传统的东西如今都失去了生长的土壤,保护往往对应着商业开发,复兴常常流于形式,只有在它们真正属于民间的年代,在人们真切的参与中,它们才是真实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这些民俗活动及它们的参与者,连同同一时代背景下的各种商业、文化活动及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构成观察中国社会渐进变化的多面镜。

雍和宫盛况

每年农历的正月底,雍和宫内都会人头攒动,人们欲争相一睹“打鬼”的场面。“打鬼”是京城百姓对这一活动的俗称,它正式的称呼叫“金刚驱魔神舞”,藏语称“羌姆”,蒙古语称“布扎克”,是黄教特有的宗教乐舞。这是一种极为隆重的宗教大典,乾隆年间传入北京,旧时主要在雍和宫、黑寺和弘仁寺举行。照片中围观的人既有满族,也有汉族,有成人,也有儿童,个个翘首以待,可见当时之盛况。

满族妇女

照片中的女子是典型的满族妇女打扮,梳着旗头,身穿长及脚面的旗袍,外罩坎肩,天足穿着花盆底绣花鞋,鞋底不高。这种装扮,尤其是头饰,在各种以清代为背景的影视剧里极为常见。清中期以后,满汉两族在服饰上互有仿效,民国时流行的旗袍和长袍马褂,都源于传统的满族服饰。

永定门外商贾云集

永定门是北京城中轴线最南端的城门,城外商贾云集,从这张照片中可见一斑。照片右边的永定门城楼和箭楼在于1957年被拆除,2005年又重建了永定门城楼。街对面的墙上贴着著名的仁丹广告。仁丹是日本人森下博于1905年创制的一种银色小药丸,有提神醒脑、消毒杀菌的功效,风行中国数十年。墙上的这版仁丹广告是1916年的日文原版。

抬花轿

抬花轿是中国传统婚礼仪式的核心部分,轿身四周罩着红色的绫罗帷幕,上边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四角挂着丝穗。照片中的婚轿等级不低,由八人抬,显然这是大户人家的婚礼。

隆重的葬礼

这是一个身世显赫之人的葬礼,送葬队伍庞大,路旁还有荷枪的军警在维持轶序。这个热闹的场面吸引了驻扎在正阳门的美军士兵,他们都站在城墙边上看热闹。彼时正阳门瓮城还在,说明照片拍摄于1915年以前。城内原有两座香火旺盛的庙宇——位于西北角的观音庙和东北角的关帝庙,照片中可见观音庙。

平民百姓的葬礼

平民百姓的葬礼没有富贵人家那般排场,但也不容敷衍。棺材用料很足,对普通人家来说已经很够分量。亲属们披麻戴孝,乘坐马车一同前往下葬地点。

前门商业街的西药房

彼时前门商业街集中了多家西药房,且均为宁波商人所开。这些西药房均采用西式建筑,装修豪华,临街有巨大的玻璃橱窗。照片中,左边是华美大药房,不远处是中英大药房。

北京的飞行表演

1903年,莱特兄弟在美国第一次载人飞行成功。1911年,在意大利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中,飞机第一次加入战场。1911—1912年,法、比、德、俄、英等国的飞行家,相继带着飞机到中国进行飞行示范表演,这种据说可以用来扔炸弹的新鲜玩意儿引起了北洋政府的兴趣。1913年,袁世凯批准从法国购进12架高德隆G3型双翼飞机,并在南苑开办航空教练所,培养飞行员和机师。照片中的外国女士正捧着奖杯,可能是准备颁给一位完成表演的飞行员。

骡轿

骡轿是中国北方常见的交通工具,将轿子的前后杠加长,分别拴在两头骡子的背上,这样既有马车的空间,又利用了骡子的良好耐力,尤其适合崎岖的山路,因此很多长途旅行,尤其是去关外,都首选骡轿。

老北京人有很多玩乐的方式,玩鹰是其中的一种。这种玩乐方式源于清朝入关后为了让八旗子弟不致荒废骑射之术而举行的木兰秋闱,训练鹰的初衷是帮助打猎,内务府下面有一个部门专司此职,叫养鹰鹞处。由于皇家养鹰,后来逐渐上行下效,八旗子弟又渐渐远离骑射,于是训鹰就演变成一种纯粹的玩乐。照片中这几个玩鹰的年轻人,看这打扮和架势,在当年大概也是很拉风的。20世纪20年代以后,旗人的生活日益窘迫,玩鹰的人日渐减少。

街边的剃头匠

清朝入关后,强迫所有男子剃去大部分头发,只留脑后小手指细的一绺,即“金钱鼠尾式”,以此作为归顺的标准,否则“留发不留头”,因此清代的剃头业是真正跟脑袋相关的职业。传统的剃头匠必须掌握16种技能,除了梳发、剃头、刮脸,还能掏耳、清眼、染发、按摩、正骨等。到了民国,辫子被认为是耻辱和不卫生的象征而要求剪掉,男子不再蓄长发,不过剃头匠的诸般手艺依然适用。照片中,这位师傅正在认真地为他的顾客刮光头。

农民进城

某个冬日的正午,四五个农民正背着硕大的背篓向正阳门瓮城东闸楼走去。这次进城,他们的货物似乎不少,每个人的背篓都满满的。一个满族妇女正抱着孩子走到墙根下,一个年轻的车夫也正拉着空车往城里赶,近处的这位大叔竟然还留着辫子——不知是对前朝的怀念,还是没看清时局。

高梁河冬景

最早,高梁河只是永定河南移后的一条废弃河道,后来经过人工疏浚,连接了颐和园的昆明湖和北京城的护城河,慈禧太后当政时,成为她从西直门前往颐和园的重要水道。从元代到明代,这条河两岸的绿化工程逐渐完善,遍植柳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初春的美景

春天万物复苏,长河两岸的树木开始发芽,河道的冰雪已经融化,远处可见一座小平桥。看这座桥的规模和样式,有可能是位于五塔寺和万寿寺之间的广源闸桥。广源闸桥始建于元代,不仅可以节制长河之水,也可以保证船只通行时这条河道的水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