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住房骗局?网红别墅售价330万,竟是“假房子”!基础设施俱全,却无一人居住

前阵子,刷到一个有趣的热门话题:

一对刚毕业的95后情侣为缓解买房焦虑,购买一套「数字房产」当做婚房。

在他们看来,即使这座房子没有真实存在,却依然能带给自己“家的归属感”。

今年5月,Gucci推出了一个数字版酒神包。

和普通包不同,它没有实体,只能看不能背,相当于过个“眼瘾”,得到心理满足。

更吊诡的是它比实体版还贵715美元,最终以4115美元(约2.7万rmb)的价格售出。

▲Gucci 数字版酒神包

同年3月,虚拟画作《日常:第一个5000天》在佳士得拍卖行成功卖出。

以6934万美元(约4.7亿rmb)的高价成交,成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艺术作品之一。

▲虚拟画作《每一天:前5000天》

突然间,全世界掀起了「虚拟狂潮」,仿佛万物皆可虚拟化。

和虚拟网红一样,这些不存在的东西正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马斯克同款的虚拟鞋

♯01虚拟产品

今年5月,高端旅行设备品牌Rimowa与设计工作室Nuova跨界推出了首款虚拟产品。

整个系列只有四件产品:一张桌子、一辆餐车、一盏灯和一套音响系统。

▲元宇宙的蓝图 系列

无独有偶,设计师Andrés Reisinger将自己设计的虚拟家具,放在网上出售。

10件虚拟家具,不到10分钟,就卖出了45万美元(约250万rmb)。

除了现实世界,每一件虚拟家具都可以放置在任意的虚拟空间中。

Reisinger称,自己设计的作品都是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物品”。

比如,这张粉红色的桌子,圆形的桌腿像口香糖的气泡,仿佛轻轻一吹就飘起来。

粉色泡泡糖一样的桌子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粉嫩的办公椅,乍看很普通,但每层坐垫都是悬浮的,坐起来估计贼舒服~

酷炫的储物柜,错落复杂的抽屉完全忽视物理法则,有蒸汽朋克内味儿~

以及这些软乎乎的沙发,别说有那么一点儿心动。

“在这个时代里,艺术和文化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中解脱出来,经验规则被改写。”

在Reisinger看来,虚拟家具的诞生改变了既往的创造形式,带来了全新的改变。

♯02虚拟房屋

现在,房价居高不下,你是否会考虑将「数字房产」作为额外选择?

Mars House(火星之家),由艺术家Krista Kim设计的全球首款虚拟别墅。

在NFT市场上卖出51.2万美元(约330万rmb),抵得上国内100平左右的精装房。

既然是虚拟的,也就是说,这座房子没有真实存在。

用户想要体验居住的舒适感,只能在借助AR或VR眼镜的情况下,在3D世界里感受。

整个房子采用开放式设计,外墙由落地玻璃幕墙组成,不需要考虑承重结构的问题。

但和普通住宅一样,基本的房间形式和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客厅:圆形茶几+弧形沙发+单人沙发

▲餐厅:长桌+8个餐椅

▲卧室:大床+休闲桌椅

要说特殊的地方,大概是萦绕整个房子的渐变色调,被巧妙地应用在地板和屋顶中。

相比于「Mars House」缥缈的虚幻感,位于日本温泉圣地箱根的虚拟酒店,反倒显得更为真实。

这座名为「Sen Resort」的虚拟酒店,是设计公司Curiosity的作品。

以传统的日式温泉酒店为基调,融合了现代特色和自然风光,带来独特的居住体验。

2座虚拟房屋都是诞生于疫情期间,初衷也简单:

打造一个空间,让每个人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和想法,创造一份美好的憧憬。

♯03虚拟时尚

2019年,世界上第一件数字时装「Iridescence(彩虹裙)」诞生。

以9500美元(约6.1万rmb)的成交价格,掀起虚拟时尚的浪潮。

时隔一年,马斯克穿着的同款虚拟球鞋「CYBER SNEAKER」,马上就被抢购一空,官方售价飙升至11.4万美元(约73万rmb)。

一时间,虚拟服装品牌,仿佛雨后春笋般出现。

奢侈品牌、科技公司也趁着热度纷纷加入“战场”,涉及范围包括服装、配饰、鞋包…

▲时装品牌 Hanifa 3D虚拟时装秀

某种意义上,虚拟时装满足了普通服装达不到的硬核要求:

生产过程不消耗任何材料,完全不受性别和尺码的限制,保证永久穿着不变形…

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实物,用户接触的唯一途径就是图片or视频。

▲迪丽热巴《NYLON 尼龙》八月刊内页

说起来,虚拟时装颇有早期QQ秀的意思。

用户在线选购喜欢的虚拟时装,然后按要求发送自己的照片。

收到照片后,设计师团队利用数字技术将时装贴合到照片里,得到以假乱真的图像。

从建模到渲染,再到编辑,整个过程最多5个小时。

▲模拟制作过程

比如专门销售虚拟时装的品牌Tribute。

共计制作了25件虚拟时装,价格波动在29~699美元(约187~4518rmb)区间。

但卖得相当好,无一例外都销售一空。

▲虚拟时装品牌Tribute

虽然虚拟时装看起来十分疯狂,但业内人士仍旧对此抱有很大的期待。

“虚拟世界没有界限,它帮助我们解放自我,人们可以更好地为自己量身定做服饰。”

▲虚拟时装品牌The Fabricant

♯04虚拟艺术

利用虚拟数字技术进行艺术创作,不是什么新鲜事。

比如,号称“科技造佛第一人”的林琨皓,就颠覆了传统的创作形式。

以酷炫且极具科技感的数字佛像雕塑,来达到科技-神-人共生的状态。

▲林琨皓作品 电子菩萨

和林琨皓一样,新一代的艺术家们,不仅将虚拟世界作为灵感库,甚至创造出只存在于虚拟世界的艺术作品。

▲田晓磊-诗歌

在他们看来,虚拟艺术最大的特色是无法取代的永恒性和可能性。

不再受现实世界的制约,也不用担心保存和实物化的问题,能实现想象的最大化。

▲田晓磊-伟大

但真正让虚拟艺术火爆的,是艺术家Beeple的数字版画作《日常》。

以6934万美元(约4.7亿rmb)的成交额震惊了整个艺术圈。

天价数额让传统的艺术家们也纷纷试水虚拟艺术。

当代艺术家村上隆就创作了自己的虚拟作品《Murakami.Flower》:

通过算法生成的24x24像素的艺术图像。

♯05“虚拟”的背后

虚拟画作、虚拟时装、虚拟房屋…每一件虚拟物品的背后都有NFT技术的加持。

NFT全称Non-fungible Token,即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依靠区块链进行交易的虚拟货币。

▲12岁创作者的NFT作品《怪异鲸鱼》,卖出超过35万美元

同时由于NFT具有不可分割、独一无二的特性,它也能作为一种加密手段。

打个比方,你在NFT交易平台上传自己的作品,通过NFT技术加密后,只有购买者能获得加密后的原版,其他人只能看到数字图片的盗版副本。

换句话说,不需要繁琐的鉴别手法,购买者仅凭NFT加密标识,就能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所有者。

▲NFT作品《Nyan Cat(彩虹猫)jihujij》,价值59万美元

因为依托NFT技术,虚拟交易更为安全透明,几乎没有“赚差价”、“卖假货”的现象。

拍卖行、房产中介…传统的购买途径消失,也意味着交易的准入门槛被大大降低。

人人都能把自己创作的东西,放在NFT交易平台上售卖;同时,人人都能在平台上购买自己中意的东西。

▲NFT美术馆-赤金美术馆

但门槛降低也代表着市场鱼龙混杂,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规范。

同时,因为NFT的稀缺性和限量性,导致不少投机者蓄意炒作,造成价格虚高。

▲收藏者烧毁原作来抬高NFT版本价格

总而言之,虚拟市场的未来会走向何方,现在都言之尚早。

但作为普通人,我只有一种感受:

资料参考:Reisinger Studio

Krista Kim Digital ArtistSEN RESORT | CURIOSITY卷宗Wallpaper | 第一件区块链虚拟时装诞生记时尚芭莎 | 虚拟世界的艺术,有多好看?

刺猬公社 | 全世界都关注的NFT艺术到底是什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