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痛风的一线用药?20年ACR指南 VS 16年中国指南!| 指南时间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指南在手,再也不怕痛风啦!
2020年12月12日,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年会于北京举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戴冽教授讲解了《国际与我国痛风指南的解读与比较》,小编为大家整理一番,一睹为快吧!

痛风患者超过4千万,这个数据真吓人!

大会伊始,戴冽教授首先介绍了痛风的流行病学特点,在2017年,全球患病人数超过4千万,每年发病超过7百万,我国痛风患者约1600万,男性高于女性,高龄患病率增加。

患病率和发病率在全球呈现上升趋势,在不同国家的患病率介于<1%至6.8%之间,肥胖和合并症是痛风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是痛风患病率和发病率升高的重要驱动因素。

再不减肥可不行了!

戴冽教授介绍了有关痛风的危险因素
1、饮食
危险因素:红肉、海鲜、果糖、含糖饮料、酒精。
保护因素:低脂酸奶、咖啡、维生素C、得舒(DASH)饮食、全素食。
2、研究人员纳入16760人的Meta发现,63种饮食因素加起来导致血尿酸变异度只有0.3%,而基因多态性可以解释23.9%,基因和饮食对血尿酸的影响程度仍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超重或肥胖对血尿酸变异度(44%)的影响超过任何一种饮食因素。身体质量指数(BMI)≥30kg/m2者痛风的风险是<30kg/m2的2.24倍,通过一些手段,如减重手术,可降低痛风的危险性40%。
3、除了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近年来痛风领域新发现了一些合并症,外周血管疾病、心房颤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勃起功能障碍、深静脉血栓。

两大指南在手,诊治痛风有办法!

痛风的管理仍然不尽如人意,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服用降尿酸药物,患者对降尿酸治疗的依从性很差,治疗中断率高,所以国内外不断推出指南,中华医学病风湿病学会于2016年推出中国痛风诊治指南,并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202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发布了痛风诊治指南。

戴冽教授说今天从2020ACR指南来看2016中国痛风指南能否经得起考验,而今天的重点将是着重于治疗方面。

1

痛风急性发作治疗推荐

2016中国痛风指南:

推荐4:痛风急性发作推荐及早(一般应在24h内)进行抗炎止痛治疗(2B)。

推荐5:痛风急性发作期,推荐首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症状(1B)。
推荐6:痛风急性发作期,对NSAIDs有禁忌的患者应该单独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2B)。
推荐7:痛风急性发作期,短期单用糖皮质激素,其疗效和安全性与NSAIDs类似。

2020ACR推荐:

1、应基于病人临床特点和基础疾病情况选择抗炎药物,一线用药包括NSAIDs、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口服、关节腔注射或肌肉注射)。

2、如果选择使用秋水仙碱,强烈推荐选择低剂量秋水仙碱,而不是大剂量秋水仙碱。

3、白介素-1(IL-1)拮抗剂(阿那白滞素)仅限于以上一线抗炎药物不耐受或者有禁忌症的患者。

4、对于已经使用抗炎治疗的痛风患者,条件推荐可以使用冰敷治疗。

两大指南相同与不同

相同:
1、药物选择包括NSAIDs、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口服、关节腔注射或肌肉注射)。
2、均推荐小剂量秋水仙碱。
不同:
1、我国指南考虑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滥用的现状,推荐一线药为NSAIDs,ACR指南三类药物地位相似。
2、IL-1拮抗剂到目前国内还没有上市,故2016年中国痛风指南未提到IL-6。

2

降尿酸药物治疗

2016中国痛风指南:

推荐8:对急性痛风关节炎频繁发作(>2次/年),有慢性关节炎或痛风石的患者,推荐进行降尿酸治疗(1B)。

解读:

1、降尿酸治疗的目的是预防痛风关节炎的复发和痛风石的形成,帮助痛风石溶解,将患者血尿酸水平稳定控制在360μmol/L(6mg/dl)以下,有助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

2、我国无相关临床证据。

2020ACR指南:
强烈推荐:痛风引起的放射学破坏、频繁发作(>2次/年)、存在痛风石。

条件推荐:非频繁发作(以往曾发作一次以上痛风,但发作频次<2次/年)。

第一次发作伴以下情况之一:慢性肾脏病3期以上、血尿酸>9mg/dl、存在泌尿系结石。
条件反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进行药物将尿酸治疗。

我国指南与ACR降尿酸治疗的目标值有不同吗?

2016中国痛风指南药物推荐:

推荐9:痛风患者在进行降尿酸治疗时,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建议使用别嘌醇(2B)或非布司他(2B);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建议使用苯溴马隆(2B)。

解读:

1、对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非布司他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较别嘌醇更具优势。
2、对刺激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和丙磺舒均可用于慢性期痛风患者,苯溴马隆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优于丙磺舒。
3、别嘌醇和苯溴马隆均从小计量开始。
4、未提及HLA-B*5801检测。
5、我国无相关临床证据。

2020ACR指南药物推荐:

强烈推荐:别嘌醇作为一线药物,慢性肾脏病3期以上者,选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醇或非布司他,而不选择促尿酸排泄药物(丙磺舒)。

强烈反对:选择重组的聚乙二醇重组尿酸氧化酶作为一线用药。

条件推荐:非裔美国人或亚洲人检测HLA-B58*01。

条件反对:所有痛风患者检测HLA-B58*01。

我国指南与ACR降尿酸药物不同:

为什么美国仅仅把别嘌醇作为一线用药,而非布司他不是一线用药呢?戴冽教授解释说是因为以下对非布司他的心血管研究所导致的:

1、CARES研究:试验主要终点不是血尿酸水平,而是心脑血管事件:患者首次出现任何心脑血管事件与别嘌醇组无明显差别,但次要终点,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率非布司他组明显增高,故FDA给非布司他黑框警告,关注心血管风险。

2、FAST研究:终点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现非布司他死亡率并不比别嘌醇差。

那对于合并慢性肾脏病降尿酸药物如何选择呢?

预防痛风发作同样重要

我国指南建议使用秋水仙碱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2020ACR建议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秋水仙碱、低剂量NSAIDs或激素。秋水仙碱除了预防痛风的急性发作,有研究发现其可降低心血管事件,而且与他汀类药物使用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痛风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时,可鼓励病人服用秋水仙碱。

总结

2016年我国痛风指南总体上与2020ACR痛风指南相似,但是应用国外指南时应结合我国患者具体情况。今年多个高级别证据的临床研究发布,我国痛风指南有待更新,吸纳新的循证医学证据。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风湿与肾病频道
本文作者丨卷卷
本文点评 | 陈新鹏 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丨风禾  卡带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