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让你看懂《我不是药神》

 01 

去电影院看了正在热播的《我不是药神》。

确实是一部好电影,既极具现实意义,又情节感人。

有好几次,自己的眼角不知不觉就湿润了,我也能明显感觉到,身边的观众在不断地抹泪。

影片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也是取材于真人真事:

慢粒白血病有一种药可以治疗,但售价40000元一瓶,大多数病人都买不起。印度的仿制药疗效和真药完全一样,一瓶的批发价只有500元。

只是,在国内代购或销售这种仿制药,属于非法。

……

如果我们抛开宏大的主题以及宏观的视角,只从微观和个体的眼光来审视这部电影,就会发现让人感触最深的其实就是一个字:钱。

 02 

电影的开头,就是以主人公程勇没钱开始:

程勇和老婆了离了婚,小店的生意惨淡,连房租都没钱付,偏偏父亲又生了重病需要手术,他却筹不到高额的手术费。

要么赶紧筹钱手术,要么让老人等死,一道简单的选择题,把程勇逼到了绝境。

无奈之下,他铤而走险,答应了白血病人吕受益让他从印度代购仿制药的请求。

在和印度药厂的老板谈判时,程勇说了一句打动对方的话:“命就是钱”。

但这句话,其实反过来说也完全成立:钱就是命。

对于程勇的父亲来讲是如此,对于千千万万等药的白血病人是如此,对于生活中那些得了或重或轻的病却无钱医治的人更是如此。

 03 

电影中有几个情节,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一个是刘思慧的女儿查出来得了白血病,丈夫就跑了,这位漂亮的单亲妈妈在夜场里跳钢管舞赚钱给孩子治病。

她从程勇那里买到了廉价药,还通过帮程勇卖药挣了一点钱。

在夜场里,当男领班让刘思慧上场的时候,已经发财了的程勇拍出了一叠叠钞票,让那位领班去跳。

男领班上场了,一下子把夜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全场的客人都疯狂地尖叫,从舞者变为客人的刘思慧更是喊得歇斯底里。

此时,电影给了一个特写镜头,刘思慧漂亮的大眼睛里,满含着泪水!

另一个情节是,从程勇处受益的吕受益邀请程勇去家里吃饭。

柔柔弱弱的吕受益妻子倒了满满一杯白酒敬程勇,自己一饮而尽!

一切尽在不言中啊!

还有一个情节是,警方为了追查假药的来源,把一些手里有药的患者带到了警局。

但面对警方的问询,大家都闭口不言。

在警察的压力下,一位老人颤颤巍巍地站出来说:

“我生病吃药这些年,房子被吃没了,家人被吃垮了。谁家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

老人的话,敲中了观众内心最脆弱的地方,也说服了办案的警察。

而当程勇后来以进货价销售仿制药的时候,连假药贩子张长林都为之感动,说了一番掏心窝子的话:

“这个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你没法治,也治不过来……”

张长林的话说得太实在、太真实,以至于让我们对这个令人痛恨的假药贩子都一下子没有了反感。

钱真的太重要,它可以买来尊严、买来生命,但很多人偏偏没钱,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

 04 

看电影时人们都会有所谓的“代入感”,相信每一个观众都会思考,如果是自己或亲人得了同样的病,到时候会怎么办。

对于真正的富翁来讲,就算是几万块钱一瓶的药,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可能和电影中那些病人别无二致。

如何摆脱困境,我们当然可以寄希望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寄希望于相关政策的倾斜与照顾。

但理性地说,那可能远水解不了近渴。

很多人的病,等不到药价降低的那一天,很多人的经济状况,即使药降了价,也不一定吃得起。

到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最可以依赖的还是自己。

自己的能力越强大、所处的圈子越优质,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05 

在朋友圈经常有筹款治病的链接,每一个案例的背后,都是一个令人伤心的故事,都是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

但说实话,对于大多数筹款,我们都视而不见,个人的力量太渺小,真的帮不过来。

很多筹款项目,最终都筹不到需要的数额。

但我认识的一位年轻的女编辑,在患癌之后花光了所有积蓄,不得已发起了网络筹款,仅仅用了短短的三四个小时,几十万的费用就已经筹齐。

朋友圈不一样,自救和他救的能力真的不一样。

前些日子,女足某前国脚患了一种罕见的肺癌,治疗费用据评估需要250万元。

消息传出,她的老队友、圈内人士以及社会各界都在为她募捐筹款,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她的困难就能够得到解决。

在生活中,我们的同学圈、战友圈、同事圈等等这些“朋友圈”,决定了我们度过难关的能力。

 06 

罹患绝症无疑是人生的痛苦,但更痛苦的是,明知道自己患的绝症有药可控,却因为没钱而买不起。

世上没有药神,也没有救世主。解决无钱治病的痛苦,要靠社会的进步,要靠自身的努力。

从宏观上来讲,前者是根本的解决之策,从微观上讲,后者最靠谱的法子。

努力拼搏让自己变得优秀,能赚到更多的钱,同时,融入更好的圈子,认识更优秀的人,提升人生的档次,才会让我们的抗风险能力更强。

一部《我不是药神》,让我们感慨钱真的很重要。

而在感慨之后,我们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努力。

作者:遗君明珠,教师,自媒体平台作者,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文章影响了亿万学生和家长。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欢迎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