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基督教教父哲学之一:基督教的产生
基督教教父哲学之一:基督教的产生
基督教是一种信仰上帝(即" 天主")和救世主(上帝之子)的宗教。"救世主" 按古希腊语的译法,叫做" 基督" ,基督教之名由此而来。基督教的产生,是公元后的罗马帝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件大事。
按照基督教会的说法,基督教是在公元1 世纪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公元前29年——公元14年在位)和提庇留(公元14年——37年)统治时期,在巴勒斯坦产生的,最先出现于犹太下层人民中间。其起因则是由于罗马帝国野蛮的对外扩张和对被征服者及广大下层人民的残酷剥削和掠夺。
罗马帝国是在不断的对外扩张中建立起来的,它以血腥的征伐和压迫摧残各个被征服的民族,以贪得无厌、日益繁苛的赋税对被统治者进行最大限度的压榨,以难以形容的残酷手段镇压奴隶和被压迫民族的反抗。但即使是在如此高压之下,下层人民争取独立求取生存的斗争也从未中断过。虽然每一次都惨遭镇压而失败,他们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受到残酷的摧残,但这仍没有使他们放弃自己美好的愿望。而现实的生活除带来无尽的苦难之外,广大下层民众看不出它还有什么意义,也看不到出路。
恩格斯研究早期基督教的历史时指出:被奴役、受压迫、沦为赤贫的人们的出路在哪里?他们怎样才能得救?所有这些彼此利益在各不相同,甚至互相冲突的不同的人群的共同出路在哪里?可是为了使所有这些人都卷入一个统一的伟大革命运动,必须找到这样一条出路。这样的出路找到了,但不是在这个世界上。在当时情况下,出路只能是在宗教领域内。基督教适应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了一条幻想在" 天国" 解脱人间苦难的出路。
基督教最先产生于犹太下层之间,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并非偶然。历史上,犹太人历经磨难,屡遭亡国之痛,是世界史上极为罕见的。公元前63年,罗马攻占了耶路撒冷,屠杀了12000 名犹太人,从此罗马人控制了巴勒斯坦,后来把它变成了罗马的附属国。公元6 年,奥古斯都正式吞并了巴勒斯坦,犹太国再次灭亡。
在罗马统治下,犹太人从未停止过反抗斗争,起义的火焰从未熄灭。但每一次都惨遭镇压。犹太人或遭屠戮,或背井离乡散居异地。他们对亡国之痛、压迫之苦感受最深,对罗马的统治仇恨最烈。犹太人在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的这种处境和感受,反映在宗教意识上,便促成了新宗教的产生。诚如恩格斯所言:在各阶级中必然有一些人,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
犹太人一直信奉犹太教,在反抗罗马统治的一系列斗争中,犹太人由于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分裂为许多教派。原始基督教就是从犹太下层教派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小派,该派认为救世主就是耶稣,并提出了自己的宗教主张和反抗罗马的政治纲领,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宗教。因此,它是公元1 世纪初至60年代犹太群众反抗罗马斗争的产物,并不能归于某个传奇的人物。
与其说耶稣创立了基督教,毋宁说是基督教创造了耶稣。基督教的产生的根源除了罗马帝国一贯的统治政策及宗教背景外,罗马的哲学特点也与它的产生密不可分。
罗马帝国时期哲学思想的没落,为基督教的产生提供了恰当的氛围、充足的养料。当时,罗马的哲学已丧失了其生机勃勃的活力,怀疑主义复活,且变本加厉。斯多亚派在哲学界占了主导地位,它所宣扬的服从命运顺应自然的宿命论,恬淡寡欲的禁欲主义以及人人皆兄弟的说教,影响深广。而以斐洛为代表的神秘主义哲学则开始着手哲学与宗教的结合了,这种背景大大促进了基督教的产生。因此恩格斯非常同意青年黑格尔派神学家鲍威尔的研究成果,认为斐洛是" 基督教的真正父亲" ,斯多亚派的塞涅卡是基督教的叔父。思想领域里的这种倾向与基督教追求的目标是如此一致,可以说基督教的产生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罗马的哲学孕育了基督教,反过来,基督教一俟产生便直接影响了欧洲哲学思想的发展,以至于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成了欧洲哲学思想的主流。
原始基督教与犹太教分离后,在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在小亚细亚、埃及一带流传甚广。其信徒最初以犹太人居多,也还有非犹太人,有自由人,也有奴隶及被释放的奴隶,主要是下层民众,它之所以能比包括犹太教在内的各民族宗教更具有吸引力,乃是因为它打破了民族宗教的狭隘性,建立了一种普世性的信仰。
基督教打破犹太教排除非犹太教民族的局限,宣扬信徒不分民族,只要信仰基督救赎,就必将得到拯救与上帝的赐福,改变现状,而无需献祭,也无需繁琐的仪式,主要是精神崇拜,对社会下层特别具有吸引力,为其广泛流传打下了基础。然而,对下层人民最富有吸引力的、最能拔动心弦的,还在于原始基督教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在原始基督教的文献里可以看到,原始基督教对罗马统治者有一定的反抗意识,盼望救世主的来临,以惩罚罗马统治者那样的恶人。同时它憎恶奴隶制度,憧憬和向往理想的生活,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早期基督教仅仅是被压迫群众的消极运动,它对罗马统治者和富人权贵的仇恨仅仅停留在语言上,行动上却是坐等救世主的降临。尽管如此,早期基督教仍被视为被统治民族进行反抗的邪说,一再遭到罗马统治者的镇压。但是基督教作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有影响的群众运动,不仅没有被镇压下去,相反更为迅速地发展起来。
从1 世纪到2 世纪,基督教由东向西,自下而上,从农村到城市,步步壮大,教徒的成份越来越复杂,教会的派系越来越多,内部斗争也尖锐起来,各地教会都有大批精神空虚的有产者和奴隶主等统治者中的上层分子加入,他们凭借其经济势力和文化素养逐渐篡夺了权力。在教义上,它一改对罗马当局所采取的敌视态度,大力向群众灌输逆来顺受、驯良服从的宿命论的伦理道德,要教徒放弃反抗罗马帝国的斗争,服从罗马帝国的统治。伴随着早期基督教的这一演变,使罗马帝国也相应地从迫害镇压转变为扶植、控制和利用。虽然中间几经摇摆,但最终还是于公元313 年由皇帝君士坦丁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基督教由一个饱受" 迫害" 的宗教,逐渐为罗马帝国统治集团的某些人注意、信仰。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在于罗马帝国的衰落,使罗马帝国所信奉诸神不再象过去那样具有" 万神之王" 威灵显赫的地位,以致必须寻找" 兴旺" 的宗教来鼓舞民心;而且由于基督教在将近300 年的发展中,也努力摆脱自身的反抗气息,希望能取得统治阶级的谅解和信仰,能博得统治阶级的青睐。在这段时间里,基督教会出现了许多" 护教学者" ,以阐述神学的形式向罗马帝国统治者频送秋波,使基督教日益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教会史上的" 护教士们" ,大多数熟悉斯多亚派、新柏拉图主义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擅长雄辩,主要用哲学来解释一些宗教问题。有的学派如亚历山大里亚学派已经把哲学置于基督教下,认为哲学是基督教的侍女,是为神学服务的。这些护教学者把基督教的信条理论化,完善了基督教教义,是基督教的缔造者,因而后来被基督教会尊称为" 教父"。他们的思想理论被称为" 教父哲学"。教父哲学是基督教哲学的最初形式。
早期基督教教父们所着力论证的神学信条主要有:
①创世说:整个世界是上帝在6 天之内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离开了上帝的意志和创造,便没有世界。
②三位一体说:上帝是世界的主宰,它只有1 个,但具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上帝既是圣父,又是圣子和圣灵。三者共存于同一本体。
③原罪说: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违抗神命,偷吃禁果,犯下了大罪。因此,人的本性是有罪的。
④救赎说:世人由于原罪受苦受难,无法自救,只能指望上帝派遣救世主下凡拯救。
⑤天启说:认为人的认识和理性要服从信仰,信仰完全来自上帝的启示,一切真理都是天启的产物。
这些基本教义是从大约2 世纪末到5 世纪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教父哲学的先驱是斐洛,在随后的发展中,代表人物以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为界,前期有德尔图良和奥里根,后期时有奥古斯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