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茶的历史因缘
佛教与茶结缘,始于晋代。
随着佛教在中国社会的融入,佛教将茶不再视为养生、保健、解渴、提神等药用和物质功能阶段。
从唐代开始,僧人们已将茶看作静心育德、悟道修身之物。由于僧人们的爱好和重视,明、清时,许多南方的大寺庙,有分工精细的种茶僧、薅茶僧、采茶僧、制茶僧,各司其职。说明佛教与茶已经融为一体,佛教以茶为修道阶梯,茶以佛教为提升内涵。所以有天下名茶多与佛教寺庙、僧人有关。
被后人称为“茶圣”的唐代陆羽,他的童年就是在晨钟暮鼓、袅袅香烟中度过的,他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竟陵龙盖寺的和尚。又与诗僧皎然交好,他们爱茶、恋茶、崇茶,平生与茶结伴,皎然一生又作有许多茶诗。
五代的吴僧文,精于煮水烹茶之道,被后人授予“汤神”称号。宋代的南屏谦师,深通茶事,自称对点茶“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这些是与茶有关的名僧轶事。
茶作为一种修行的道具,沟通佛法与学道者的心灵境界,还是要一套程序,将佛教的义理蕴含在其中,才能启发学者,这就产生了丛林饮茶的制度。寺院中设有“茶堂”,有“茶头”专管烧水烹茶。在法堂西北角还设有“茶鼓”,定时击鼓,召集僧众饮茶。一些大的寺院,还有专职的施茶僧,为进山香客布施茶水。通过各种形式使佛教与茶物质和精神的内容交融在一起。
寺院中的茶分为:“奠茶”,供奉佛祖所用的茶;“戒腊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吸饮的茶;“普茶”,全寺僧人共同品饮的茶;“茶汤会”,专以茶汤开筵的茶称之。
僧人早起先饮茶后佛事,每天需在佛前供茶、点茶、点汤,这些均纳人佛教的仪规,每逢佛教的节日,或朝廷钦赐丈衣、赐杖时则举行盛大的茶仪。
到了宋代,仪茶敬佛已发展为“茶百戏”,即以茶为媒介在茶汤中进行各种表演。宋代的“斗茶”也十分时兴,“斗茶”由品茶发展而来,在茶宴上,僧人、施主、香客通过品饮、鉴评,决出茶叶质量的高低,故又称“茗战”,为决出进贡朝廷的上品茶,斗茶风遍及各地。
正是因为茶成为了佛教法事仪轨、僧人修行自持、信众沟通联谊的重要方式,所以僧人们将更多的经历放在如何培育茶苗,精心焙制,烹煮汤煨中来,不但体现了佛法圆融世间法的高超见地,更缔造出了许茶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茶品。
如: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素有“佛天雨露,帝王仙浆”之名的名茶“天台云雾”就首创于僧人之手;现今仍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茶,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在天竺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去的。
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传是西汉蒙山甘露寺禅师吴理直所栽,称为“仙茶”,佛教亦有赞词:(淨瓶楊柳灑堪夸 橄欖共枇杷 蒙山雀舌茶奉獻 酥酡普供養釋迦)。
庐山云雾茶是晋代名僧慧远在东林寺所植,福建武夷山出产的名茶“武夷岩茶”,以寺院的采制最得法,僧人们把根据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风尾龙须”三种名茶;武夷山天观寺所产的大红袍,也是寺院名茶;江苏洞庭东山的水月院山描所植并制的“水月茶”。
安徽黄山松谷庵所产的黄山毛峰、安徽九华山的九华毛峰。徽州松萝庵的松萝茶等,都是产于寺院的名茶。
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普陀山的佛茶,景宁惠明寺的惠明茶,临安天目山禅源寺的天目青顶,余杭径山寺的径山茶,天台万年寺的罗汉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斳县天童育王寺的天童红茶,乐清雁荡山合掌峰斗室洞等院庵的雁荡毛峰。君山白鹤寺的君山银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最初都出自佛门。
佛教僧人对于茶树的培植直接提高了茶叶的质量,名茶竟出,更加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那么在佛与茶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缘使他们如此和谐而美妙的结合在一起,双美互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