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让教师退隐幕后?
何必让教师退隐幕后?
作者:李广生
上周五去李桥小学调研,听了两节课,一节六年级英语课,李老师执教;一节三年级数学课,武老师执教。非常巧的是,两位老师的课我都曾听过,算是老朋友了。
在研讨环节,我问李老师一个问题:作为英语教师,你认为自己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我向李老师坦言,他上次的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之所以和他探讨这个问题,主要是想和他开启“做自己的教育”的发展模式。“做自己的教育”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准确地把握。
李老师的答案是:我喜欢英语。我知道他谦虚,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夸耀自己。但他给出的答案,让我非常欣慰。如果他自始至终认为喜欢英语是自己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最大的优势,我敢保证他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好老师,而不仅仅是“名师”。对于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热爱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甚至比精通自己所教授的学科更有意义,虽然精通也很重要,也很必要。
热爱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有非常神奇的“唤醒效应”。首先,它能唤醒教师的创造。常年教授一门学科而不至于倦怠,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热爱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华应龙老师说“我就是数学”,他与数学融为一体,在不断地创新中让自己的教育人生精彩纷呈;其次,它能唤醒课程的生命。一个热爱物理的教师,在他眼里,那些枯燥的数字、符号、公式是有生命的,不仅能用来解题,还能用来解释社会和人生。他们为孩子呈现的物理,是有情感的、有活力的、有生活的物理;第三,它能唤醒学生的热情。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热爱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喜欢学习,而不是迫于某种压力不得不学。当教师满怀激情朗诵一首诗的时候,他不仅把知识而且把对知识的爱,播撒在孩子心中。
除了热爱,李老师还有一些非常明显的优势,比如,他的口语表现力较强,他的教学富有年轻人的活力, 课堂上善于表现自己。我跟他开玩笑说:如果用打篮球作比喻的话,你具有场上核心的潜质,就像姚明一样。但是,球队之所以购买姚明,不仅仅是因为他球技好,还因为他能够把一支球队带起来,让每一个人都有出色的发挥。这就是核心的作用——不只是自己优秀,要让所有的人都优秀。
目前,流行的说法是: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教练、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退到幕后,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对于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是自身素质较高的教师,简单的让他们“闭嘴”“退隐”,实际上是资源的浪费,并不利于教学的开展。为什么非要让教师退出课堂、退到幕后呢?如果他们有足够的实力,让他们披挂上场,和孩子一起学习,以他们的丰富经验和深厚造诣,不是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吗?就像球队的核心能够使整个球队的水平得以提高一样。
事实上我们需要对核心重新认识。真正的场上核心,不是所有的队员都把球传给他,靠他一个人打天下,而是他能把球传给别人,为每一个人创造机会。
我不提倡教师退到幕后、在场下指手画脚,我希望教师上场,和孩子们结成队友关系,一起摸爬滚打,甚至成为场上的核心,积极为队友创造机会、获得成功。换言之,我希望教师成为课堂核心,把孩子带起来,而不是把孩子压下去。
组织进攻、布局防守、打外围、攻内线、中路突破、边路包抄,场上核心带领队友积极应战,整个球队勇往直前。这样的情景如果发生在课堂,该是多么振奋人心。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场比赛,就是一次次进攻和防守的转换,一节英语课,就是一次次输入和输出的转换。赛场上的核心是发起进攻和组织防守的人,而真正的进攻和防守由球队完成;课堂上的核心是组织输入和引导输出的那个人,而真正的输入和输出由学生完成。
教师准备一节课的教学,通常为“怎么教”煞费脑筋,这是教练思维的体现。如果把自己当成场上核心,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学,则会把“怎么教”的问题变成怎么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的问题。场上核心的一记妙传能够让战局突然转变,课堂核心精心准备的一个提问、巧妙设计的一个活动,能产生同样的效果。
带着学生一遍遍的读,即便教师读的很棒,也不一定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主动权一直控制在教师手里。如果场上核心一直把球控制在自己脚下,其他队员就会懈怠。其实,教师可以把球传出去,把领读的任务交给孩子。不仅如此,还可以把提取文本信息、拓展阅读材料等任务都转化为具体的活动,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引领孩子,而不是在活动外指导孩子。在情景对话教学中,很少见到教师作为对话中的人物出场,更多的时候是旁观者和评判者。这就像语文、数学等课堂上,教师很少作为思考者、探究者出现一样,其实并没有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对所教学科的热爱,表现为对它持久的兴趣、好奇和探索。我希望这份热爱能够激发教师上场的勇气,成为场上核心,和孩子们一起研究、学习,一起品尝学习的乐趣。
在与武老师研讨时我提出了藏在心中许久的一个疑问:画图,包括线段图、实物图等,本应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为何却成为他们的负担?
课堂上,我们要求孩子先画图,通过画图理解题意,形成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列式解答。实际上很多孩子,都是先解题,题解出来之后再画图。为解题而画图变成了为画图而画图。在一所小学,我和数学教师一起做了一个统计。在那节课上,如果不明确规定先画图后做题,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先做题后画图,能做出题的一般也能画出图,也有的孩子能够轻松解答题目,却把图画的乱七八糟。因为画图是考试内容,所以很多教师对画图进行专项训练。为画图而画图,在数学课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图示的方式表达会更加清晰、有助于解决问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学会这种方法,不仅对解题有帮助,对于孩子解决其他问题也大有裨益。目前流行的思维导图,原理大致如此。和推广思维导图所遭遇的困境一样,对工具的过度迷信和机械训练,导致能够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工具变成了人们的负担。
解决问题是最终目的,画图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这是一条最基本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不画图也能很迅速的解决问题,那就没有必要强迫他们先画图再解题。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用画图的方法加以解决,才是正常的途径。
问题又出现了:数量关系简单时,孩子不用画图就能解决,这时候不培养他们的画图能力,遇到数量关系复杂的题目,需要画图解决,不会画图怎么办?事实上只有通过不需画图就能解决的问题培养画图能力,才能在需要画图解决的问题上应用画图。小学数学教师都习惯画图,遇到数量关系复杂的应用题,几乎每个数学教师都先画图。画图让他们尝到了甜头,所以他们很想把这种经验传递给孩子。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自己的这个习惯(准确的说是思维方式),是如何形成的?
作为一名数学爱好者,以我的观察来看,这种思维方式是在“讲题”中形成的。在我们向别人解释自己的答案时,需要一种工具展示自己的思路,把自己的思路具体化、形象化、条理化,以便于让别人明白,语言的局限性暴露出来,于是就选择了画图。因为要不断地给别人“讲题”,不断地画图,画图就成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遇到需要思考的问题,首先就要画图。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呢?——变用画图解决问题为用画图解释答案。那些数量关系简单不需画图就能解决的问题,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先画图再解题,可以让他们先解题,然后用画图的方式解释答案——“讲题”。在孩子“讲题”的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和示范,让他们逐渐意识到画图真是个好方法,不仅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而且让别人听得更明白。渐渐地他们就会习惯画图,形成借助画图进行思考的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激发孩子思考、促进思维发展是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孩子阅读题目,已经明确了数量关系、形成了解题思路、完成了问题解决,还要让孩子画图思考,这时候的思考是“假思考”。既然孩子能解决就让他们先解决问题,然后借助画图做出解释,从而避免了“假思考”。
画图,由解决问题变身为解释答案,一方面学会了画图,一方面深化了思考,不妨一试。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