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珊
满江红 · 珊
作者 马希玲
花焰[1]丛丛,任滔涌 、妍雅[2]永生[3]。原本是、洁身清阔[4],浩海之灵。大浪淘沙深底域[5],月宫桂树映娉婷[6]。竟自然,云动[7]作仙音[8],玄象升[9]。
常小觑,潮上名,然素爱,碧流清[10]。有豁怀[11]芳貌[12],逸俗峥嵘。众里寻她颜与色,独端[13]方显品和琼[14]。耀世来,风致[15]度珊珊[16],而卓行。
2018年1月11日题于新疆大学北区西院
【注释】
[1]花焰:海底的珊湖树形似火焰,称做火树开花。
[2] 妍雅:色彩雅致。
[3] 永生:珊瑚在海底相相衍生,离开生命的载体大海出水之后,仍然美丽端华不朽永恒。
[4] 清阔:清澈幽阔。
[5]底域: 海底。
[6] 娉婷: 姿态美好。
[7] 云动:喻风雨来临。
[8]仙音: 风声,雨音。天籁之音。
[9] 玄象升:呈现出玄妙的气象。
[10]碧流清:即清流。喻清高,有胸襟,正直的文人雅士。
[11] 豁怀: 大海般胸怀
[12]丹貌:美丽的样貌。
[13] 独端:单独端详。
[14] 品和琼:品致和美好。
[15] 幽致:幽雅别致,宁静敦厚。
[16]珊珊:声音。白居易《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珠洒雨珊珊。” 宋玉《神女赋》:"拂墀声之珊珊。" 元稹《琵琶歌》:“珠幢夜静风珊珊"。韦庄《白樱桃》: "泻得珊珊白露珠。"
【背景】
上世纪六十年代《珊瑚颂》这部歌剧轰动了全国,不久又拍成了电影。主题歌《珊瑚颂》更是唱红了大街小巷。许多年轻人热血沸腾,激情燃烧,仰慕剧中革命志士,向往着成为他(她)们那样的人,本人就是那时胸怀革命壮志的其中一位。
“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珊瑚树红春常在,风里浪里把花开。云来遮,雾来盖,云里雾里放光彩。风吹来,浪打来,风吹浪打花常开。”歌词作者借物抒情,以物喻人,使得剧中渔家女珊妹的革命形象卓然俏立。
以“珊”为词题,填一首词是本人几十年来的心愿。司马相如《上林赋》中:“珊瑚丛生”。珊瑚是海中珊瑚虫分泌堆积形成的树状物,可作尚好的饰品。也是海洋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元素和物资标佩。“珊”的美好在于,她拥抱海洋,豁怀无比宽广。即使离开生存的载体大海,依然美丽不朽,所以是大海的精灵。还因为文人用她来比拟红尘,沧海,大千世界的自然音色,及曼妙斯文步履声。宋玉《神女赋》“拂墀声之珊珊”;白居易《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珠洒雨珊珊”;元稹《琵琶歌》:“珠幢夜静风珊珊”; 韦庄《白樱桃》:“泻得珊珊白露珠”。在词人的笔下,珊不仅仅是殿堂雅设尚品,是妆容配饰,是悦耳的聆音,她更是水的化身,是海的精灵,是月宫桂树映射海底龙潭的再生。她的品质殷雅美丽,她的仪态火热激情,她是天上的使者,是生命的花魂。(珊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