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5教育行走
我的2015教育行走
2015年的暑期,注定是一个难忘的假期!“旅行、交友、学习”成了这个假期主要关键词。
(一)要有充实感、沉重感
地点:南师大随园
时间:7月12日-17日
“要产生充实感,甚至要感到沉重感,不能停留在获取资讯、信息的阶段;还要产生幸福感,相聚于此,是一种缘分,学习之余,要学会与大家交流。”方裴卿老师在培训前的几句话,让我感同身受:当今的讯息获取的途径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仅仅停留在获取,就失去了我们大老远的跑到南京来了。
教授、专家们给了我们很多的信息,有的可能我们已经在其他途径中已经获得;也有的可能我们从未知晓。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获取这些信息之后,你的思考是什么?杨启亮教授的《考试竞争与素质教育中的问题与出路》引发我的思考,让我联想起之前自己的所作所为和当下的想法,写了一篇《为什么不考试》,也算是此行一点感悟吧!可惜,当下很多老师,听讲座总是不愿意入心去听,更不愿意去思考。
听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编朱家珑先生的讲座,让我为苏教版在编辑过程的用心而肃然起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优点体现在纸张采用的是A4纸大小,用的字体是最大的,所选的文章比人教版少了一个单元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拼音教学和汉字书写都充分的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在体会到他们的优点的同时,也让我对编辑某些文章而感到疑惑。在交流互动中,我便委婉地向朱先生提出并与之交流。不知从何时起,我总是愿意这样和那些专家交流自己的想法。我多次和朋友讲起,我喜欢提问,不管提问的是否有价值,都代表我的当下。也许多年后,自己也会对此刻的提问感到可笑,但我想也许没有今天可笑的提问,就没有将来的可能。
此行,还遇到了向往已久的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虽然已经在文字视野中领略过他的教学理念,但是走进他的学校,再聆听他的教育理念,又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享受!这所学校迎接了全球五大洲十几个国家的教育代表队的来校参观访问,校长杨瑞清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知名度。巧合的是,我们离开南京前往成都的动车上,又遇到了行知学校当地的其他学校的老师。在动车上,和她们聊起了她们眼中的行知小学。听两位当地老师说,行知小学生源差,都是周边的农村孩子,行为习惯不好,再加上考试成绩也没有最好,所以除了本施教区内的学生外,不会有其他学生择校就读的。我想这就是当今应试教育的最大的悲哀!
一个有思想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在这样一个应试背景下的教育,想要弄点自己的东西,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困扰。所幸的是,只要离开当地的小环境,有思想的人总会遇到有思想的人。杨校长所做的就是坚持,30多年的坚持,享受孤独的乐趣,才有今天的行知。
正如他所说,出路就在绝路旁边,只要你全身心投入,就不怕没有出路。我更喜欢他们的校训:
“还能更精彩!”
(二)美好的人总是会相遇的
地点:四川绵阳市火炬实验小学慧园校区
时间:7月18日-21日
※ 认识你,我准备了很多很多年
“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这句话是刀歌的得意之作。我每次读来总是有一股力量在心头。近五年,每年的暑期都有安排长达20余天的旅行,唯独今年的旅行是和学习安排在一起的,因此感到特别的有意义。
绵阳的四天,很难用“收获”二字来描述。这里的人和这里人所做的事都必将润泽着我的生命。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教育即面子》的文字,而在这里,我完全体验到了有面子的生活:没有职位大小、没有学历高低、没有地区差异,每个人彼此尊重。到时,我忘了拿资料袋,火小的冯老师跑着给我送来:“周老师,您还没有那资料袋。”那声音、那神情都透露着她的谦虚和对他人的尊重,实在令人难忘。活动发起人之一“江湖一刀”,他的那种亲和力是我们每个人都能真切的感受到的,而这种亲和力其实就是对人的尊重。
正是有了这份“尊重”,我们彼此互相结识;更因为有共同的精神尺码,我们相见如故。见到了“月来室主人、随火车远行”的真人,我的内心挺激动的,和他们的交谈也是甚欢;遇见了“张代范廖”等诸君,正是应了那句“美好的人总是会相遇的。”最感动的是,结识了刚从学校毕业考入教师队伍的李爱云。因为她,我们一家人的旅行最后一站定在了重庆彭水,是她全程接待了我们在彭水的吃住,最后的晚餐还让其母亲下厨,让我们享受了当地特有的饮食文化。最难忘的是,和月来室主人及妞妞自驾游览九寨沟的经历。三家人,其乐融融,回味无穷。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我想此行的最大意义就在于结识了这么多朋友。张文质先生说:“我认识你,准备了很多很多年。”此言极是,“美仁”们的相遇,都是自己努力的福报。
※ 其实每个人都在做公益
“全国第一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是一次公益性的教师培训,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教师前来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发起人和主办方都费了不少气力,每位参与者都能感同身受。在培训最后,西安的张晓明老师代表了全体参训者向发起人和主办方表示感谢,随后,就有了更多的人起来言谢。我也不例外,但我的感谢是向发起人之一刀兄表示:我要报名明年的研修活动。
我觉得,每个人参与这次培训,本身也就是一种公益的行为。在我看来,发起人更像是一个带领我们一起做公益的团队领导者,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做公益。所以,每个参与者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感谢的层面上,而应该是学会有所反思,提供意见,付诸行动,让我们的公益培训活动的功能最大化。
行走拓宽视野,的确如此。之前我从文字上对德国的教育有一些了解,但此次听了姚老师的讲述,我还真不知道之前我所看到的文字里的德国教育是否是真实的?
我曾经在某刊物中读到一些德国教育,大概是这样的:孩子在接受小学到初中的教育过程中有两次分流,一次大概是小学四年级,一部分不适合读文化课,而适合技术操作的学生将会分流到将来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班级;另一部分则留下来。第二次大概是六年级,原来被分流到其他班级的学生如果发现还有潜力读文化课的继续回到文化课的班级里,而此时文化课的班级里如果还有一些人不大适合又会重新被分出去。在文字的叙述中,似乎看不出德国的家长会以“优生和差生”看待自己的孩子,而是以自己的孩子更适合哪种教育来为孩子做选择的。
而姚老师的讲述中,德国的学校会要求读书成绩差的孩子去校外补习班去补习,而家长也似乎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在那种文科学校读书的。听完姚老师的讲述,我忍不住向她提出了我的疑问。可是她的回答,还是不能让我了解德国的教育,要是能有机会,让我去一趟德国多好呀!
另外,姚老师还讲述了一个现象,在德国是没有家庭教育类的书籍的,这点真的是让人觉得挺奇怪的。没有家庭教育书籍的国度,对待子女教育,却是顺其自然,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在中国,家庭教育书籍可谓百花齐放,真足以让人眼花缭乱,可是中国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却是如此急功近利。这就像某些国家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却把教育搞得风生水起;某些国家处处都有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可把教育搞得人人怨声载道。这类现象,都不得不让人产生思考。
这种本能地对事物的真相的追问和了解,是否有助于我的思考?过去,我经常参加一些公益培训和实践活动。我发现那些参与者对这样的活动热情高涨,但很少有人问及为什么?之前我也是这样的人,但有时候,发现其实很多公益实践并不一定就是受益者所需要的。公益行动,更需要大家保持一种“为什么?真的是这样吗?”的态度去对待。
※ 好奇心和惊险感
张文质先生说,“好奇心”和“惊险感”这两样东西很重要。
可这两个东西恰恰又是我们教师最缺乏的。在平时的繁琐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下,我们已经丧失了好奇心,变成了三点一线的刻板生活了。曾经有个导游说过,最怕带的团就是教师团。导游的很多游戏、活动在其他团队都是很容易玩起来的,但是教师团是没办法让大家动起来的。在老师眼里,那就是小儿科的游戏,没兴趣。可以说,现在很少有什么东西可以让老师们感兴趣的。我想这也许就是老师缺乏好奇心所致吧。
再说“惊险感”。老师们平时的教学方式,大都是拿着一本书,带上一本教参或教案,再加上一个U盘就进教室开始哗啦哗啦了。我看到身边的有些老师还从参考书或者网上一字不差地将课堂作业本的题目给填满了。其实这样的做法也是正常的,大家总不希望把错误的知识教给孩子们。但是我总觉得如果这样去准备的话,你所讲出的语言或者你要给孩子们回答作业本的问题是模式化的,没有自己现成的东西。我想这就是老师们害怕犯错,害怕让学生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
好奇心是我们对生活热爱的开始,一个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人,他一定会知道自己为什么而生活;一定会想方设法去了解所未知的世界,包括自己;也一定会愿意去体验各种生活经历。正是这样,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才会有更宽广的视野。
惊险感则体现在一种君子无所惧的生命状态。一个有惊险感的人,会觉得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换言之一切皆有可能。他很乐意接受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自己,而不是装在某种套子里的人。他更希望寻找到更真实的自己。本次会议出现了一个还没入职的李爱云,就是一个很好榜样!我曾经跟她说,她讲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面对这么多的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站在台上讲了她自己的东西。这会给很多人收到启发:一个未入职的老师都能讲,为什么我不能讲呢?也许每个人当初有过李爱云那样的激情,但是久而久之,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年轻人为什么进步快,就是因为他的无所畏惧的精神,也就是人要惊险感。而年长者步步畏惧、步步小心翼翼,所以就很难再成长。
的确,“好奇心”和“惊险感”这两样东西很重要!
※ 为什么会这样
来自全国20来个省市的教师相聚一堂,真是一次难得交流机会。通过交流,你会发现彼此的不同与相似。
此行,让我更加了解到了中西部地区的教育状态。我难以想象,如今还有一个班90个学生、120个学生的班级的。这让我想起去年江西一个老师讲述他们学校的招生情况:14年他们最大只能容纳700人的新生,但需要入学的人数是1400人,学校没办法解决,只能等政府。
为什么会这样?
我相信这些大班额学校都应该是在当地比较不错的学校,我更相信,在大班额的对面一定存在着生源无法保障的学校。其实这种矛盾,全国上下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一些,财政充足一些,通过不断建设新学校来满足,似乎是建一个楼盘,盖一个学校。有人戏称,某学校要是不建的话,我们全市的农村学校都可以建设塑胶操场了。
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我们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好”学校生源招不满,只能从“不好”学校哪里抢夺生源,出现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恶劣竞争态势。
“好”学校在这种生态环境里,会有利益的共存,自然比“不好”学校拥有了更好的生态资源,这就导致好上加好,雪上加霜。教育的行政部门不是说哪里最需要往哪里用钱,而都是哪里关系最好,哪里先用钱。同样一个地区,有的学校教师的办公室豪华不说,每个办公室还附有“教研室”,沙发、空调、咖啡机等一应俱全;有的学校至今还是全校公用一个大办公室。
当然,老百姓总希望孩子能得到好的教育,因此会选择“好”的学校,这无可厚非。可是究竟是谁开始提出有“好”的学校和“不好”的学校之分的呢?或者说是谁建起了一所所“好”的学校,把“不好”的学校置之不理呢?
不管是谁?害苦的都是老师啊!“好”学校老师压力大,任务重;“不好”学校,生源差,福利薄。但是最终极的一定是害了我们的孩子。
为什么要变成这样?我们该怎么办? 人家不想我们好了,我们自己可不能不让自己好。我们依然要过得更精彩一些,张文质先生说陈伟华是生活在旧社会,但依然要让自己过得更加明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