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需要的改变的是我们

最需要的改变的是我们

——第6周给教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们:

展信佳!首先向大家道歉!今天的会议分享,我没有准备好,所以在分享时还是语无伦次。

所幸的是,大家都很给我面子,耐心地听完了我的分享。而且还积极与自己的工作进行了串联,产生了一些思考。刚刚和几位老师在微信里,进行了分享后的反馈。从她们的反馈来看,每个人的这种反思都是很真诚的,而且还让我感受到大家对待这样的改变的一种认同和疑问,真的觉得特别好!

最近,我一直在阅读相关的文章和书籍,看到了共同体学习模式,必将成为今后的走向。因为很多媒体都已经关注和传播这样的课堂样式,印象中每年的“千课万人”都会有一场这样的课堂,而且目前全国已经有许多地方,都进行共同体的推广和实践。因此,请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念,认准共同体之路,大家互帮互助,遇到问题共同讨论解决。再不行,我们还有强大的后方支持呢。

上周三到周五,我都在瑞安培训,中午特地赶回学校吃饭,为的就是能够听到大家的一些新鲜的,带有温度的一些话题。一直到今天中午,我们的“吃饭教研”都在继续,这种研讨的氛围感觉特别好!难怪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教育工作使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一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了一种研究,而且通过这项研究来改变糟糕的情况,真的就会变得非常有乐趣。

我觉得大家能够提出问题,就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能够提出问题,说明大家都有在尝试,最怕的就是没有问题。通过连续四天的“吃饭教研”和今天的会议分享,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我们自己”的问题,只有我们改变,才能解决问题。比如学会倾听,就是要从我做起,让我们降低分贝,真诚等待学生的发言,给予真诚的肯定和鼓励。

近日,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又有诸多的启发。发现其中许多观点,都与共同体学习的理念是相通的。比如要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他指出应该要让学生“有事做”,比如每一个人都要准备一个草稿本,随时记录自己的思考和发言的关键词,如此一来那些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情况就会自动消失。所以,我们才会发现共同体学习模式下的学生,不管你有多少人听课,他都不会开小差,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事情做。

至于课堂上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事情可做,每一个学科老师都应该自己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设计。在串联整个课堂的关键性问题,是需要综合考量的,一定要让优秀的学生,有提升的空间,也要让后进的学生能够学得懂问题。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们都有事情可以做,才能真正全神贯注地学习。

我们去F4小学学习过的老师,都已经观察到了他们的老师上课,还是有一定语言范式的。比如每当学生发言结束,老师总是喜欢说:“谢谢你!”对,我们也可以在操作过程中,有一些共同的语言来指导学生,如请大家用你的眼睛和身体,一起关注到发言的同学,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的发言;请用1号声音进行讨论,(轻声讨论,只能组内听见)用2号声音(大声表达,让全班同学听见)进行全班交流;请大家保持2号坐姿(面对面坐姿便于讨论);1号坐姿,(面朝黑板)一起来关注黑板。

相关的观点暂且就聊到这吧。接下来的日子,请大家用上这些工具和技术,继续去实践吧!当然,我知道我们一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问题是好事,我们一起拿出来分享讨论就是。

老师们,共同体学习模式,就是大家要互帮互助,老师也是如此。上星期我已经开放了我的一堂课,可惜没有组织面对面的讨论。接下来的星期四,其他班子成员,集中在一起开放课堂,希望你们用最近学习的收获,来观察这些课,为他们提出好的建议和自己的疑问。后期,我也希望你们逐步地开放自己的课堂,让我们一起讨论和学习。

请记住,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而不是学生。

最后,祝愿大家学习快乐!共同进步!

与大家同行  周国平

二〇一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