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六十六:阿芬鲁面,不止是好料!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石码通华小区正宗阿芬鲁面
漳州府埕传统小吃手抓面
作家也是人,有时作为吃货,品尝小石码最好料的小吃一一漳州正宗阿芬卤面,很爽!卤面实际上应称为"鲁面",因为闽南的鲁面文化应追溯到两位历史人物,一位是820年前的朱文公,时任"漳州知州事"即漳州知府,以前的府长或县长为啥称"知府"或"知县"呢?......因为要秉承"爱民如子"的天意,不知道辖地的风土人情,百姓诉求,如何去实施"亲民爱民"的行政呢?…故"知"为前堤…不“知“者对百姓而言无罪,对当政者则为失责也!
小石码阿芬鲁面卤料
有人说,漳州也有正宗的"阿芳鲁面",那么,小石码的正宗鲁面是"芳"还是"芬"呢?可请教本群群友一一福建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太武居士”江智猛先生,究竟是"芬"好还是"芳"好,说文解字说芳是草本的花"含苞欲开",是少女花卉,"芬"是艳遇过蜜蜂,正在盛开,鲜美欲醉的"当春花"...您看那店主丽娟,儿子都成我家阿丽的一中学生…故应称"阿芬鲁面"正选!小石码的"正宗漳州阿芬卤面",这么多年了,店主不断的探索和研发,一心一意追求鲁面的品味质量,所以品牌叫得响!
福建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太武居士”江智猛先生
话说回来,当年朱文公莅政漳州,看到这里的百姓没文化,有点俗不可耐…忧心忡忡。因为漳州地处八闽之末,是福建最晚开发管理的犽獠未化之地,原先的土著(现在的蓝、雷、钟、丁畲族或高山族等)先民刚刚从原始社会"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山区游牧洞居,迁移到漳州平原进行农耕生活,聚居芗城"唐化里",接受正统的儒家教化,使他们从"俗未知礼"变得会有点"礼义廉耻",或"知书达礼"…...
闽南太姥山(现称南太武山)
古代闽南太姥山(现称南太武山,金门有北太武山)一带,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有一老祖母级的"太姥娘娘"当酋长,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女人当家,当时的孩子只知道"舅舅"“舅公”,而多数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因为那些年,男女之间那种"最高级的快乐"活动干不干,和谁玩,是女人说了算…当年正值"芬芳"的美女,家庭和社会地位真的很高,也许天天很快乐!
这一民风沿续到陈元光开漳的1300多年前,甚至朱熹主政漳州的820年前,这芗城"唐化里"塔口村仍然有很传统的遗风…哪家女生,无论"芬芳",爱和哪位帅哥"拍拖",就象现在到小石码吃"小吃"一样…随便挑"阿芬鲁面","瑞芳冬粉鸭",或从云洞岩扮来的"大头盐鸡",适口冲肠…欢喜就好。
塔口庵前的古井已被古塔镇住
还有另外一位大人物是孔子公。孔子云"人之大欲,食色性也",也就是说"吃饭"和"做爱"是人的天性,是最大的人权…问题是没有规矩的社会习俗,有时不合当年封建统治的需要,甚至影响到农耕时代的家庭伦理,孩子培养教育,家庭财产继承…如果连"父亲"是谁都说不清楚,不要说封建社会,就是以前奴隶社会,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年代亦是不能容忍的…因而有了官方儒家的正统伦理。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后来,儒家伦理道德才逐渐成为人们的正统生活规矩,但这个规矩对当时闽南人来说是无意识的。
白云岩紫阳书院朱熹石雕
传说朱文公下访民情,了解到塔口村“伫倚危楼风细细”…存在着乱伦腐化的民风陋习…他一面力倡儒学,开办乡村小学,但移风易俗的工作不可能短时间"一蹴而就"…朱文公巡察到塔口村,看到"人"字形村道交叉点,有一口全村共饮的古井,取饮一口感觉偏酸…顿有所悟…这时道家和儒家的文化源头《周易》的理性油然而生…因为前一阵子朱熹下访察看民情,发现漳州人喜欢"炒花生"配土酒…结果皮肤生疮很普遍,于是劝喻多吃从中原引种的萝卜,作汤当菜可化炸花生的火毒…
阿芬鲁面兼营石码人爱吃的鲁米粉
朱文公作为孔孟之后的集大成者,也就是"儒学大家",一心一意要将漳州教化治理成"海滨邹鲁"(邹是孟子的故乡,鲁是孔子的出生地)…这塔后村"爱搞腐化"的特殊现象,问题在这口古井占着村头B位,又涌出如此严重的酸性(现称硬水,含钙,镁,钠等金属超标),允许和尚在古井处铸就了七层宝塔镇邪,并且下达了《劝俗喻文》,规定民间"春秋两祭"活动,统一吃发源于鲁国(今山东)的一种碱面,开漳的唐朝将士后裔多数与当地土著后裔结婚混合聚居。因为祖籍地是河南光州一带,濒临山东,早已有吃小麦粉作的鲁面习惯,并且成了一种伙食乡愁!朱文公这道"乡规民约"一下达,很快被接受…最重要的是唐化里塔口村糟糕的"两性"关系,渐渐的被移风易俗了…
小石码锦江道风光
嘿嘿,如果您"色心"确实按耐不住...赶紧来漳州府埕吃"手抓面",或石码新行头"五香面"…梧闽说"阿芬鲁面,我看行",便宜又好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