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12.1)——人与民的区别

  五色使人目明,
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
五味使人之口爽,
五音使人之耳聋,
是以聲人之治,
为腹不为目,
故去罷耳此。
——《帛甲本老子》第56章
(帛甲本道经在后,德经在前)

五色令人目盲,
五味令人口爽,
五音令人耳聋,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通行本《道德经》第12章
【林语堂语译】
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终致视觉迟钝,视而不见;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终致听觉不闻;过分追求味道的享受,终致味觉丧失,食而不知其味;过分纵情于骑马打猎,追逐鸟兽,终致心神不宁,放荡不安;过分追求金银珍宝,终致行伤德坏,身败名裂。
所以圣人的生活,只求饱腹,不求享受,宁取质朴宁静,而不取奢侈浮华。主张摒弃一切外物的引诱,以确保固有的天真。

通行本和帛甲本的比较有8处不同。
1、“使人”改成“令人”;
2、“目明”改成“目盲”;
3、“行方”改成“行妨”;
4、“声人”改成“圣人”;
5、“声人之治”的“之治”被删除;
6、“去罷耳此”改成“去彼取此”;
7、“使人”后面的“之”被删除;
8、“二三句”和“四五句”顺序颠倒。

这些改变必然是有原因的,把这些原因找出来,就能更接近老子的原意。
五色,使人目明;
【五色】
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
【使人和令人】

使,伶也。——《说文》。按,伶者,令也。

所以,后来的版本把“使”改成了“令”。究竟为什么改?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没有搞清楚。

一种解释:使人:伶人也,吏人也。——《说文》

另一种解释:使人:令人,让人。

【“人”与“民”的区别】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第十二章:五色使人目明;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
{民}
甲骨文其本意为:被用一刃物刺瞎眼睛的人。
据郭沫若著《奴隶制时代》一书指出:民字应是“横目的象形字,横目带刺,盖盲其一目以为奴征”,即民为奴隶。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
后来,民泛指黎民百姓。
{人}
'仁者,人也。' ——《中庸》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总之,在古代,人和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受过教育的称“人”,没受过教育的称“民”。
统治者称“人”,一般老百姓称“民”。
后来,人和民的区别渐渐模糊。
直到唐朝,因为避讳“李世民”,把“民”改成“人”。
到了宋朝,避讳消除了,但人和民也没太大区别了。
【使人和使民】
统治者治理国家,一方面要“使民”,也就是管理百姓;一方面要“使人”,也就是考核官员。
使人和使民的方法是不同的。
第三章的聲人之治是使民:
聲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
管理百姓,要让老百姓听话,跟着领导走。
第十二章的聲人之治是使人:
聲人之治,为腹不为目,故去罷耳此。
考核官员,要重内在效果,而不重外在形式。
【目明和目盲】
目明和目盲,意思截然相反。帛甲本是“目明”,后来的版本是“目盲”。
其实,两者并不矛盾,明到极致就是昧,也就是盲。
第四十一章中就有“明道若昧”,“大音若希”,“大方无隅”。

【解读“五色使人目明”】
用五色作为标准,来衡量事物的优劣,眼睛会觉得好看。
但是眼睛觉得好看,真的就优秀吗?
也可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越追求视觉的享受,眼睛越容易被欺骗,反而对真正的美,视而不见。
任何一门艺术,比如绘画,书法。如果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好看,内容空洞,都无法成为精品。
任何一个人,如果只是追求外在的美,而毫无内秀。这样的人,也只能远观,而不能走近。这样的美丽也不会长久。
任何一个工作,如果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好看,而内容经不起考验,也终将无法长远。

郭宗林号旅行专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