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不同的羊的品种,不同部位肉质,各地的羊肉吃法分享

按全国地理气候不同,长江以北地区从江苏连云港往西到郑州,南边从淮南往北到山东这一区域的小山羊烧烤肉串,羊排,羊腿等都很好吃。西北地区大部分都是烤绵羊肉串。内蒙,宁夏大部分用绒山羊肉烤串等。我个人觉得小山羊肉很好吃。

“吃羊”永远是冬日最好的话题,各地的人都能跟你说上自己家乡的门道。哪种羊好吃、哪里的羊好吃、怎么烧好吃?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唠嗑却让人乐此不疲,相信点开推送的你也不例外??,继续下滑,膻香、酥烂的正文即将开始。

绵羊:“我肥嫩柔软”

山羊:“我野味十足”

中国各地几乎都有当地特色的羊种,图中篇幅仅能列举部分。其中像是牧羊大省内蒙,本身就有细毛羊、乌珠穆沁羊、阿尔巴斯山羊等10余种的羊种。

内蒙人出了内蒙不吃羊;北京人用涮羊肉对冬天致敬;江浙沪的居民在炎热的夏日以一碗“伏羊汤”和白切羊肉进补;山西太原人吃羊杂割据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海南特色的东山羊除了做成红焖、清汤,连皮带骨一同干煸更是喷香……各地的人总说自己家乡的羊肉最好吃。首先,我们撇开后天影响口味的调料和烧法,先来说说各地“羊”本身的差别。

新疆喀什的牛羊大巴扎,规模巨大的牛羊交易市场。

羊的小种类繁多,依其特性还可以分成毛皮羊、奶羊(乳用羊)、肉用羊等。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二分法入手:分山羊、绵羊两大类。有一句话可以说是非常深刻了:“人分南北,羊也分南北。”一般南方山羊较多;北方绵羊较多(不过像是湖羊就是生活在南方的绵羊)。

手抓肉,新疆阿勒泰的绵羊清水煮成,肉质软糯。

绵羊肉的口感柔软细腻、脂肪较为丰富,膻味较弱,更符合大众的口味,所以通常我们在市面上买的羊肉几乎都是绵羊肉。山羊运动量大,肉质更有弹性、有嚼头。特别是它体内一种“4-甲基辛酸”的脂肪酸较为丰富,也就是所谓“膻味”来源,因此山羊肉一般比起绵羊肉更有“野味”。(这种脂肪酸其实在不同品种的羊身上都能发现,包含山羊和绵羊,但浓度除了因品种而异,和饲养方式、饮食也有关系哦!)

广西养殖的黑山羊。山羊一般毛不像绵羊卷曲,有胡须,角向上向后成倒“八”字形。

至于大家常听到的湖羊、小尾寒羊、滩羊、乌珠穆沁羊(小肥羊)、阿勒泰大尾羊都是属于绵羊的一种,口味及口感上略有区别。例如阿勒泰大尾羊被归类为“肉脂兼用型”的羊种,代表其肉多且脂肪丰腴;湖羊体格较小则肉质细腻鲜嫩。微妙的差异还需大家用舌尖亲自去感受咯。

为什么有的羊肉膻、有的不膻?

先前提到羊肉膻味的来源是一种“4-甲基辛酸”的物质,这不是羊身上天生的,也不是它们特有的。例如牛同样在反刍消化时也会自然合成这种物质;有些草莓被形容带有淡淡“奶香”,也是这种物质的作用。不过当4-甲基辛酸含量偏高、沉积在羊体内,我们闻起来就变得像“膻味”了。

羊胸口油脂丰富,一般也是膻味比较浓厚的部位。

影响羊肉膻味浓淡的原因很多:不同品种的羊合成这种物质的能力差异很大;年龄较长的羊,体内沉积的物质较多,也就更膻;公羊新陈代谢旺盛,比起母羊和阉割过的羊,合成这些“膻味物质”的能力更强。饲料不同也有影响,食用的青草用如果有含硫物质可以减轻膻味(这也是宁夏、新疆、内蒙羊肉美味的秘密之一)。甚至同一头羊,物质在体内不同部位的沉积密度也不同,比如羊腰部的皮下脂肪、胸部肌肉,会比其他部位膻味浓厚一些。

咩…不同部位这么吃!

一只羊,基本上没有一个部位会被懂吃、敢吃的食客放过。不同部位依照肉质、脂肪比例……各有拥护者、也各有他们认定的“标准吃法”。接着我们依据羊的“前、中、后”来简单介绍一下每个部位的特色和料理方式。

01 羊头和羊尾

头部皮多肉少、也是让大部分人“闻风丧胆”的部位。不过在饕客心中,羊头(羊脸)可是精华。北方的白水羊头可谓一绝,一大个羊头被切成细致的薄片,只需蘸一点椒盐就滋味十足、醇香不腻,小小一盘肉不知道能劝几个大佬爷儿们下几瓶二锅头。

白水羊头单蘸椒盐就十分美味

羊尾一般以绵羊尾为佳,油脂丰富(山羊尾多是皮,一般不用)。多用于爆、炒、汆,尤其是涮羊肉时,先点上一盘“羊尾油”才被认为是懂门道。在清汤锅里先涮几片把汤底“养肥”,后面的食材自然越涮越香。

02 前腿部位(图中 ③ ④ ⑧)

一锅奶白色的羊蹄汤是许多人冬天无法割舍的心头好

这里说的整个大前腿部位包含颈、肩、腿和腱子。颈肉肌肉发达、夹有细筋,适宜制作肉馅、丸子,或焖炖;肩肉纤维较细,口感滑嫩,料理方式多样:炖、烤、炒等都很合适。

腿部到毽子以上的部分肉质较脆、筋较多,适合烧、炖、酱、煮等料理方式。最后,不论哪种腱子肉,经典的做法当然是卤腱子啦,肉中夹筋、脆韧的口感啃着很带感!

03 腹背部位 (图中 ① ⑤ ⑨ ⑩ ?)

腹背部位包含常见的里脊、肋排、羊腩、羊蝎子等部位;也囊括了涮羊肉中常说的“羊上脑”、“羊里脊”和“羊筋肉(腰窝)”。

脊背肉包括里脊和外脊肉(内、外里脊),这部分俗称扁担肉。外脊肉位于脊骨上方,带有一层筋膜,纤维呈斜形,肉质细嫩,料理用途广泛;里脊位于脊骨两边,可以说是全羊身上最鲜嫩的两条瘦肉了,料理时可以去除外层筋膜,顺着纹理改刀,再用刀背轻轻将肉敲松,更好地呈现里脊肉的口感。

涮羊肉火锅常说的“羊上脑”,也就是羊的后颈部、脊背肉的前段,因靠近头部而称“上脑”。脂肪均匀分布,形似大理石纹,柔嫩的口感很受到欢迎。

鲜切的羊上脑

羊胸肉肥多肉少,口感软嫩,表面会覆有一层脂肪,但煮熟后肥而不腻,可以煮汤或用于烧、扒。浓郁多汁的羊腩、肋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经典的做法少不了红焖。广东地区盛行的滋补料理——羊腩煲也是特别应季的暖冬料理。

涮羊肉的“羊筋肉”也就是剔除了肋骨的腰窝肉,位于腹部肋骨后段近腰处。俗话说“顶香贴骨肉”,骨边肉吃着最香。腰窝肉白色部分是由肉筋、筋膜、脂肪共同组成,脆口又有浓郁的香气,十分美味。

04 后腿部位(图中 ② ⑥ ⑦)

后腿比起前腿肉多而嫩,用途广,不论是炖、炒、烤或是制成多汁的肉馅,都是很受欢迎的料理方式。羊的臀尖肉,亦称“大三叉”(又名“一头沉”),肉质肥瘦各半,去筋后都是嫩肉,可代替里脊肉用。臀尖下方两腿相磨处称“磨裆肉”。肉质较粗而松,肥多瘦少,边上稍有薄筋,除了是涮羊肉常见的部位,也很适合做成烧烤。

新疆当地的“烤包子”便是用羊后腿肉制作而成馅饼

与磨裆肉相连处便是大家常说的“黄瓜条”,因其特殊的名称为人熟知。一只羊只有2条,总共约8两左右。一条斜纤维、一条直纤维,肉质细嫩,一头稍有肥肉,其余都是瘦肉。它不是最肥美鲜嫩的部位,却备受饕客喜爱。

大型膻香羊肉地图,开卷!

中国各地的羊肉吃法,你最喜欢哪一种?

新疆 | 羊肉串

哈萨克羊、阿勒泰羊等 特色:肉多脂多

其实在新疆是找不到“羊肉串”的!比起外地牛、羊、猪、鸡各种食材轮番上阵的场景,羊肉是新疆人离不开的宝。他们一般用简单粗暴的“烤肉”二字概括了我们一般认知的羊肉串(烤肉也有牛肉,只是羊肉还是大流)。至于分量,必须像我们在新疆餐厅吃到的那种,用大铁签串着的版本,才是“正常”。我们路边烧烤摊的竹签羊肉串,可能一不小心就被归类为“牙签肉”。

因为红柳烤肉的走红,当地具有治沙能力的红柳被大肆砍伐,也有人开始呼吁减少或不使用红柳枝来烤肉。

当地还有另一种特色——“红柳烤肉”。取新疆当地盛产的灌木“红柳”削成木签,据说串着羊肉烧烤时,它特殊的果味和果香会渗入羊肉里,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宁夏 | 手抓羊肉

滩羊 特色:不腻不膻

油润细腻,无膻味的宁夏滩羊手抓羊肉。

虽然全国各地对于谁家羊肉好吃没个定论,能让大家放下歧见的,宁夏羊肉肯定算是一个。手抓肉是当地回民的传统菜,不仅是日常美味,待客、过节也少不了这盘看着素净、吃着有味的佳肴。上桌时几乎没有任何点缀,就是简单白水煮过、切好后整齐地码放在白磁盘里,旁边的小碟盛着解腻的醋和蒜。

生长在寒冷地区的绵羊,脂肪相对丰腴,也就更加肥美。

爱吃羊肉的人有时候还舍不得蘸醋,怕打扰了滩羊馥郁、浓厚的奶香。滩羊的肉质软糯有层次,轻松地就能用牙齿撕起一整段肉块,饱满的汤汁和微微的甘甜在口腔萦绕。

成都 | 羊肉汤

简阳大耳山羊 特色:鲜!美!

冬天的早晨,一家人就着一盆冒着气儿的羊肉汤,不只身子、心也暖了,这就是成都简阳人抵御寒冬的日常,“冬至喝羊汤”已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

羊肉汤蘸着辣椒干碟才对味

就算没喝过简阳羊肉汤,光听做法眉毛就要鲜掉了:鲫鱼油炸后用纱布包好,加入羊棒骨、羊肉、羊杂一同熬制,直至汤色泛白。羊肉羊杂捞出切片,热油后下锅爆香,最后盛上一锅汤,倒入羊肉羊杂大火煮沸,一大盆热腾腾“鱼羊鲜”没有人能够拒绝。

北京 | 涮羊肉

内蒙羊、小尾寒羊 特色:肥瘦适度

在水汽氤氲的室内,缓缓涮着肉片,是北京人冬天必须有的仪式。

北京人对于涮羊肉的讲究,另开一篇都还不一定能让老北京服气,其中的细节甚多。得用铜锅搭配炭火;羊肉得是手切,冰冻过的羊肉口感较柴;蘸料里少不了芝麻酱、韭菜花、腐乳;传统吃法还习惯就着烧饼一起吃。

羊肉一般大家都认“口外的羊”,也就是张家口以北的羊,一般泛指内蒙羊,其中比较知名的小品种例如西旗羊、锡盟羊、乌珠穆沁羊,还有一些店家会选用来自内蒙、河北等地的小尾寒羊。

涮羊肉必备的“京八件”:黄瓜条、羊里脊、羊上脑、羊筋肉、羊磨裆、羊三叉、一头沉、羊腱子。图中黄瓜条的位置应再往上些,靠近后腹、臀部。

涮肉的顺序讲究先肥后瘦。先用肥肉把汤底养肥了,其他食材才会越涮越香。点一盘纯肥的羊尾油,锅一沸就捡几片进去,专门用来养汤底。肉都涮完了最后下白菜、豆腐,中间还得自己剥几颗透亮的糖蒜来配,这才是一顿完整的涮羊肉。

苏州 | 藏书羊肉

本地山羊或河北等地山羊 特色:脂肪少、肉质紧

藏书羊汤

藏(cáng)书当地只产少量的山羊,却因一碗散发着“家味”的羊汤而闻名江南。藏书羊汤以两岁以下的散放小山羊为材料,并用特制木桶烹制,据说木桶的清香可以去膻。

用传统的杉木桶熬制羊汤

除了羊肉汤,羊糕和红烧羊肉也是藏书羊肉的经典吃法。羊糕,从冻成块的羊肉汤演变而来,太肥腻的羊做出来,油味反而盖过了羊肉清香,藏书羊肉2岁左右的山羊正好;红烧羊肉,肉烂软香,汤鲜味醇,带有微甜微辣的口感,浓油赤酱的口味就是下饭。

红亮红亮的红烧羊肉

其他像是炒羊肚、羊肝和羊杂汤等吃法也都可以在一家店里点上,桌上摆得满满当当就是一场小型的全羊宴了。

广东 | 羊腩煲

黑草羊(山羊) 特色:味浓弹牙

羊腩煲是从街边小店到酒店餐厅里都能品尝到的冬季美食文化。图源:香港01,摄影:曾梓洋

羊腩煲是广东人冬日的御寒法宝,位于南方的广东,一般只有在冬季才有吃羊肉进补的传统。各家的配方各有不同,有的会放入当归、陈皮去腥、去膻,酱料一般选用柱候酱、南乳酱和腐乳酱做到浓香甜滑的口味。有人说羊腩煲吃的是“风味”,药材的甘和忽隐忽现的苦,搭配酱料的咸、鲜、甜。

必须得用带皮的羊肉才能做出柔韧的口感。图源:香港01,摄影:曾梓洋

有些老师傅会用腊鸭头垫底焖羊腩,提升味道,再加上竹蔗,令羊肉带少许甜味。口感要做到柔韧且保有弹牙有嚼头的口感才是功夫。

“支竹”也是其中很重要的配料。也是我们常说的腐竹,吃过的小伙伴便能理解,有时候吸饱汤汁的腐竹怎么好像比羊肉还诱人啊……

台湾 | 羊肉炉

台湾黑山羊或进口波尔山羊 特色:肉质甘甜

羊肉炉锅底搭配的蔬菜通常是清甜多汁的高丽菜(包菜)。图源:窝客岛@西西漫走笔记

如果说各地吃羊肉是以食材补冬,台湾的羊肉炉汤底则真真正正是用药材熬成的,例如当归、川穹、甘草、黄芪等。羊肉腌制过后加入黑麻油、米酒、豆瓣酱等调料炒香,再加入药材包一同炖煮。黑麻油被视为冬季暖身很重要的原料,许多人吃羊肉炉还会专门点上两盘麻油干拌面线来搭配。

店外用炭火炖煮的羊肉炉

台湾传统羊肉炉的特色,是用高身陶锅盛载,下面用木炭加热,据说陶锅加热均匀比较能保留精华。店里一般都是圆桌和小矮椅,方便大家在较高的陶锅夹菜。店家大部分都没有门,属于半开放式,炭火燃烧较为安全。

羊肉炉发展至今,更像是一种“药膳火锅”,除了原本锅底里的羊肉块,还可以加点羊肉片、羊肉丸、羊肚、羊蹄筋和羊大骨等,再搭配经典的腐乳蘸酱一起享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