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民 | 王茂荫与李文安李鸿章父子 (徽学研究)
作为晚晴重臣,慈禧太后赞誉的“再造玄黄之人”,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李鸿章这名字,人们并不陌生。正是这个李鸿章,他与父亲李文安,与王茂荫关系非同一般。
李文安(1801—1855),字式和,号玉川,又号玉泉,别号愚荃,榜名文玕。他从小身体很弱,别人家聪明的孩子四岁开始破蒙,而他到八岁才读书,到了十三岁,别人考上秀才的都有,而他才读完《四书》和《毛诗》。三十四岁时以优廪生考中举人,三十八岁与曾国藩同登进士,殿试三甲,朝考以主事用,与林则徐之子林汝舟同年服官刑部。四十一岁会试外廉官,始为部中主管广西、奉天、山西的司员,督理提牢厅兼行秋审处。后为四川主事、云南员外郎,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
(李文安像)
李鸿章(1823—1901),号少荃、仪叟,别名李中堂、章桐,曾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封爵一等肃毅侯。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1],与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美国总统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李鸿章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参与洋务运动,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最终却不得不以外交代表身份签署《越南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他在签完《辛丑条约》后吐血不已,最终病死,谥文忠,追赠太傅。
王茂荫与李氏父子交集的具体情况,今已难以描述。身为言官又“以博采人才为嗜好”而闻名的王茂荫,生前曾向最高统治者咸丰帝推荐过“皖省同乡”李文安,这是不争的史实;同治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公历1865年8月13日),王茂荫在籍病逝,李鸿章送了挽联,王氏后人请时署两江总督的李鸿章代递先父遗折,这也是不争的史实。
(李鸿章像)
咸丰年间太平军兴之后,咸丰帝诏令军兴省份办团练,并鼓励官员回籍回乡办团练,以抵御太平军。咸丰三年十一月初十日,身任太仆寺卿的王茂荫,给咸丰上了《保本籍人员回省带勇折》,在这个奏折中,王茂荫向咸丰举荐了李文安、李鸿章父子,原文为:
窃臣恭阅日抄,安徽桐城、舒城相继失守,工部侍郎吕贤基殉节,贼氛逼近,庐州情形甚为危急。该郡为南北要冲,关系中原大局。现闻巡抚江忠源在六安抱病,郡城大员唯藩司刘裕珍,余俱未到任。兵饷俱无,待援孔亟。此时急筹防御之法,唯有督率练勇,协力剿防,事或有剂。但该处督带练勇,仅翰林院编修李鸿章一员,万难济事。臣同乡刑部郎中、记名御史李文安,即李鸿章之父,老成练达,为守兼优,籍隶合肥,情形甚为熟悉,乡里素所推重。该处团练整齐,皆该员于上年寄信回里,劝谕乡人为思患预防之计。若令回籍督带练勇,呼应必灵。[2]
(李鸿章与俾斯麦在一起)
呈递此折之前,王茂荫曾带李文安去御前,当面向咸丰推荐过,即折中所言“带过引见数次”[3]。上此奏折时,李文安五十三岁,已过天命之年,官刑部郎中、记名以御史用;其子李鸿章三十岁,正值而立之年,以翰林院编修身份在家乡合肥办团练,尚未出道。为便于李文安回籍办团练,王茂荫在折中有三条建言:一是暂时释放此前因镇江失守而被革职的江苏巡抚杨文定,准其“与李文安一同回籍,带罪自效,协保庐、凤(州)”;二是准许吕贤基之子吕锦文随李文安回籍办团练;三是为便于李文安奏事,请赏加御史衔。
对王茂荫的这道奏折,咸丰作了明确批示:
王茂荫奏保本籍人员回省带勇防剿一折,刑部郎中李文安著准其回籍,督率练勇,协力防剿。所请赏加御史衔,准令奏事,殊属非是,著无庸议。吕贤基之子吕锦文,并著回籍,帮同剿贼。至已革江苏巡抚扬文定,因失守地方,拿问治罪,岂得以其在本籍招募壮勇,遽从宽典?所请饬令回籍带勇协剿之处,著不准行。钦此。[4]
据有关史料记载,李文安居官忠厚正直,以孝友为政,明治狱,尽心职事,政声卓著。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占领安庆、江宁(南京),两淮农民军四起。他在合肥倡立淮南乡约,条教精详,里人信从,为日后团练义勇之本。又订积谷备荒,有很好的名声。因王茂荫举荐,受命回籍协剿,也有绩效。咸丰四年(1854),李文安得以知府使用,换顶戴,在老家磨店办乡团会。后又在撮镇邑棠寺招募兵马,扩大队伍,并在合肥、巢县设立清湖、保卫两局。咸丰五年,因积劳成疾而病逝于团练公所,以知府军营病故例赐恤,追赠道员。
(李鸿章、李瀚章家族合影)
李鸿章出生地为合肥东乡磨店乡(今瑶海区)。在家中排行老二,民间称“李二先生”,谱名章铜。他六岁进家馆棣华书屋学习,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道光二十三年(1843),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李鸿章入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李鸿章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十首,以抒发胸怀,为世所传诵。他以诗言志,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之句。入京后,在父亲引领下,遍访吕贤基、王茂荫、赵畇[5]等安徽籍京官,得到他们的器重和赏识。李鸿章认识王茂荫,很可能是在这个时候。
道光二十四年,李鸿章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在京住曾国藩宅邸,受曾补习教导。道光二十五年入京会试,以年家子身份受业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曾氏对他影响很大。道光二十七年,李鸿章考中进士,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三十年,翰林院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当时,高其一辈的王茂荫在户部已供职十八年,身任户部贵州司员外郎,记名以御史用。
(李鸿章书法)
李文安受命回乡办团练后,李家父子的团练“整齐皆可用”。李鸿章先后随周天爵、李嘉端、吕贤基、福济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捻军作战。李鸿章以书生带兵,既有“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有“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数年的团练生涯,有褒有贬,誉毁参半,有经验也有教训。咸丰七年(1857),安徽巡抚福济奏报李鸿章丁忧,为父亲守制,从而结束为时五年的团练生涯。
王茂荫生有铭诏、铭慎、铭镇三子,他们与李鸿章是同辈同时代人。据传,他们与李鸿章的联系比较频繁。据王茂荫五世孙王自力先生透露:他们家旧时存李鸿章毛笔字真是太多,堂前上桌的抽屉里满抽屉都是,以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垫茶杯、垫作业本的字纸,都是李鸿章的手书。这从一侧面说明,李王两家过从曾经是怎样的经常与自然。
咸丰末同治初年(1861—1862),王茂荫老家即歙县旱南杞梓里的屋舍毁于兵火,“里闬成墟”,只好在水南义成买下朱姓商贾的房子,稍予修葺,举家迁居,名其居为“天官第”,中堂号“敦仁堂”。“天官第”“敦仁堂”匾额,均由李鸿章题写。“天官第”这个迁居屋舍,王茂荫晚年只居住了很短时间,从同治四年(1865)二月,由江西吴城扶继母灵柩回籍卜葬,四月抵里,六月就旧病复发不治,于义成弃世,在“天官第”住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他病逝后,当代显宦、名臣、生前友好、乡党、亲旧送来挽联甚多,李鸿章当时署理两江总督,他送的挽联是:
直节誉丹毫,从此朝廷思汲黯;清风高白岳,可堪乡里失袁修。[6]
(王茂荫墓茔:文革之前)
汲黯为西汉名臣,字长孺,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人。汉景帝时任太子洗马。汉武帝时出为东海太守,有政绩。被召为主爵都尉,名列九卿。他为人耿直,好直谏廷诤,汉武帝刘彻称其为“社稷之臣”。袁修为唐代名士,与王茂荫一样,也担任过兵部侍郎,持身清正,有举贤不避亲的美德。汲黯的直节高风与袁修的清正美德,在王茂荫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人间失去这样的人,不论在朝在野,都是件不幸的事情。李鸿章的这副挽联,代表了当时朝野很多人的心声。
清同治四年(1865)六月廿一日,弥留之际的王茂荫曾口授遗折。事后,这个遗折由家人委托李鸿章代递皇上。王茂荫的遗折只有百余字,全文如下:
奏为臣病垂危,伏忱哀鸣,叩请天恩事
窃臣皖南下士,一介庸愚,遭遇圣明,滥忝科第,由部曹转御史,洊擢卿贰,显荣已臻乎极,报效未尽末涓埃。自丁忧回籍以来,弱植渐形衰朽,比来一病,弥见颓唐,迄今益觉不支。自问万无生理,惟念受恩深重,当永铭子子孙孙,瞑目长辞,再矢报于生生世世。所有微臣依恋,感泣愚忱。谨缮遗折,叩请天恩,伏乞皇上圣鉴。[7]
同年七月三十日,奉同治皇帝上谕:
李鸿章奏侍郎在籍病故,并代递遗折等语,前任吏部右侍郎王茂荫,由部曹任谏垣,荐跻卿贰,廉静寡营,遇事敢言,忠爱出于至性。于同治二年,在山西差次闻讣,丁忧回籍,方冀服阕来京,重资倚畀,兹闻溘逝,轸惜殊深。王茂荫着加恩照侍郎例赐恤,任内一切处分,悉于开复,应得恤典,著该衙门察例具奏。钦此。[8]
相传,王茂荫义成故居“天官第”门匾以及室内正厅悬挂的“敦仁堂”三字,均为李鸿章手笔。
(李鸿章题王茂荫义成故居“天官第”门匾)
李鸿章还曾受王氏后人之请,撰有《诰授光禄大夫吏部右侍郎王公神道碑铭》,这篇铭文有约两千字,铭文中有言:“古之遗直,今有王公;清操劲节,百世可风。”[9]。据清末民初缪荃孙编纂、宣统二年刻印的《续碑传集》记载,李鸿章的这篇神道碑铭为桐城方宗诚先生代笔。另据歙县博物馆王红春女士考,王茂荫的挚友吴大廷于光绪元年(1875)作过一篇《王子怀少宰神道碑》(见光绪五年刻印的《小酉腴山馆集》),该神道碑文字与传为方宗诚代笔为李鸿章作的《诰授光禄大夫吏部右侍郎王公神道碑铭》相似。李鸿章的这篇神道碑有可能是吴大廷代笔而不是方宗诚代笔,或者是吴大廷撰写由经方宗诚定稿的一篇碑铭。
下一篇预告
《王茂荫与吴大廷交谊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