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放”与“收”
郭先锋
课堂教学中通过“放”与“收”等引导方式,维持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始终围绕既定的学习目标,积极思考,努力探究。这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教师观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防止出现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偏离既定学习目标等现象的有力保障。可见,“放”与“收”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率的高低,在倡导实施学生主体性学习的课程改革中有着重要地位。
一、“放”与“收”的类型
“放”与“收”是教师为使学生始终围绕学习目标开展学习活动,改变学习方式或学习内容的教学行为。“放”指学习方式或学习内容的改变或拓展,“收”指学习方式或学习内容的回归,有“放”必有“收”,两者相辅相成。一般而言,“放”与“收”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拓展式。这是一种改变学习内容的“放”与“收”,一般用于讲述重大历史事物时使用。基本程序:历史事物→相关文学作品、学术新成果、现实生活问题、影视作品、文物古迹等材料内容→历史事物或创设问题情境→结论。
由于拓展内容的广泛性,拓展式的“放”与“收”的使用范围也较广泛,是传统“放”与“收”的主要方式。“放”主要是教师讲述拓展内容,要言简意赅,注意不要偏离主题;“收”主要是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要自然适当,真正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
2、体验式。这是一种主要改变学习方式的“放”与“收”,一般用于学生全面了解相关内容。基本程序:全面了解相关内容后,重现历史场景→角色体验→评价体验效果→感悟历史真谛,实现历史教育中的人格和文明教育。
体验式的“放”与“收”,“放”于再现历史场景,“收”于解决问题,是一个思考——体验——思考的学习过程,主要适用于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和重大决策。
3、探究式。这是一种改变学习方式的“放”与“收”,一般用于学生获取相关信息后。基本程序:学生获取相关信息后,设置问题情境→自主与协作探究相结合,解决问题→依据反馈内容,引导学生完善答案→再次创设问题情境,反思解决问题过程,完善解决方案。
探究式的“放”与“收”是一个不断提供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主要适用于发现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如从洋务运动等史实中,发现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趋势等;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如在学生客观地评价洋务运动的过程中,提高其分析、综合、批判等思维能力。这种“放”与“收”的核心是一组问题链,这组问题链要层次清晰,步步提高,最终指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辩论式。这是一种改变学习方式的“放”与“收”,一般用于对历史事物的评价。基本程序:了解历史事物,提出多种结论或评价→分组讨论准备→陈述并论证己方论点,反驳对方论点→评价辩论过程。
辩论式的“放”与“收”,主要是准备和辩论过程,重点是在评价辩论过程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完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放”不能偏离主题,“收”要到位,要收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等作用。
二、“放”与“收”的特点
“放”与“收”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调控课堂教学气氛的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其特征与课堂教学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设计性。因为“放”与“收”是一种教学行为,因此,具有课前准备的设计性特征。这种设计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依据学习内容,选择类型。如反映社会剧烈动荡的学习内容用体验式;属于历史理论的学习内容用探究式;属于历史结论的学习内容用辩论式等。
(2)根据类型和课堂学习目标,确定“放”与“收”的目标。。
(3)根据类型及基本程序、目标,设计各个环节,包括环节间的过渡与衔接、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链的建构等内容。
2、主题性。因为“放”与“收”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一个环节,所以具有主题性特征。这种主题性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1)“放”与“收”的目标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即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高昂的、高效的学习气氛;发挥教材和其他学习内容的媒体作用,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学习方式或学习内容中,丰富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完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更好、更快的发展。
(2)不同类型的“放”与“收”有各自的主题目标,一般“放”与“收”的目标可归纳为:调节课堂气氛,如拓展式;激发学习兴趣,如辩论式;发展学生能力,如探究式;完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体验式。
(3)每一类型的各环节也有自己的阶段主题,如探究式中设计问题情境环节的主题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指明探究方向,明确探究任务等;反思解决过程的阶段主题是形成反思和评判习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
3、层次性。由于学生个人间差和个人内差等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两方面明显的层次性,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组成部分的“放”与“收”也具有层次性特征。这种层次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目标具有层次性。如“放”与“收”的目标均以历史知识为载体,以认知等能力为核心,以完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最高目标。
(2)实施过程具有层次性。如前述“放”与“收”的四种方式,一般分为四个环节,环节与环节间具有层次性。
(3)内容具有层次性。如拓展式以学生熟悉的历史材料为突破口,探究式从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入手等,步步深入,展示“放”与“收”的内容。
(4)问题情境中的问题链具有层次性。如问题链中的问题按“历史知识→发展规律等历史理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层次设计。
4、适时性。因为“放”与“收”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所以,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决定了“放”与“收”具有适时性特征。一般把影响“放”与“收”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三个方面:
(1)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如学生对学习内容陌生时,或即将完成学习目标时,都不能使用“放”与“收”。
(2)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特点,如高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持续30分钟左右,因此,“放”与“收”一般开始于课堂的前15分钟和结束时的前15分钟;持续时间在10分钟以上的“放”必须伴有一定程度的“收”等。
(3)学生学习状态,如当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时,要使用拓展式引入传说、传记等有关历史事件的趣事,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当学生情绪激动,偏离学习目标时,要迅速使用“收”,把这种高昂的情绪用于完成学习目标等。
上述因素决定了在使用“放”与“收”时,必须整合各种因素,运用教学机制,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反映了适时性特征。
三、“放”与“收”的使用
“放”与“收”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环节,决定着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率的高低,应该充分重视“放”与“收”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方面内容。
1、在设计中运筹帷幄。依据“放”与“收”的设计性、主题性、层次性特征,使用“放”与“收”首先要在设计中运筹帷幄。“放”与“收”的设计基本程序是: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放”与“收”的类型→“放”与“收”的目标→“放”与“收”的过程。
(1)选择类型的标准是学习内容及性质,如《瓜分中国狂潮》一节,主要是陈述性知识,属于中国社会剧烈变化时期,应该选择体验式等。
(2)目标设计是关键,科学的目标首先要具有鼓动性,从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制定对学生而言是有意义的和有兴趣达到的目标,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热情;其次要具有可测量性,目标的表述要准确、清晰,易于学生理解,是学生在“放”与“收”后的发展结果;再次要具有针对性,是本课内容的具体化,与学生发展水平、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相匹配等。如,《瓜分中国狂潮》一节中使用的体验式目标为:复述瓜分的表现(准备性目标);说出当时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感受;依据当时世界发展趋势,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对策;适时调节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3)过程设计要宏观,不能太具体。首先是依据类型确定环节;其次是设计相关的问题情境和问题链,问题链中的问题之间必须具有层次性等;最后各环节间的过渡方式不要太具体,应根据具体课堂教学进程,灵活过渡。
2、围绕目标,力求高效。“放”与“收”的主题性特征要求“放”与“收”的过程,要始终围绕目标,力求高效。
(1)要“放”得到位“收”得及时。如在使用探究式过程中,当问题过难,学生无法实施探究时,要帮助学生分解问题,搭建问题阶梯;在使用体验式过程中,当学生在体验历史事物中偏离学习目标时,要引导学生重温体验目标,调整体验节奏,避免上成表演课等。
(2)要科学简洁。如设计要科学,使“放”与“收”的过程简洁、流畅、高效;目标的可操作性强,能引起学生的认同与共鸣;要科学整合各种因素,实现最优化;调节课堂气氛的拓展内容要短小精悍,简洁风趣,富有感染力等。
(3)促使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如使用探究式、体验式要不断激发学生理解、认知、探索、发现,以及想象和表现的欲望;要防止出现只针对少数优生的“放”与“收”。
(4)选择类型与内容要围绕课堂学习的核心目标。如不能在分析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的原因时,把当时有关法国占优势的史料作为“放”的内容;又如,不能花10分钟的时间用于调节气氛的“放”等;再如,不能在课堂小结时实施探究式的“放”等。
3、在渐进中求飞跃。“放”与“收”的层次性、目标性特征要求在使用“放”与“收”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在渐进中求飞跃。
(1)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学生的类型、层次,使“放”与“收”尽量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论采取何种类型的“放”与“收”,都须从教师扶植的基础阶段开始,不能为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用脱离学生实际水平的“放”与“收”。如体验式必须经历学生依据教师设计的再现程序和体验脚本,体验历史变化阶段;学生依据体验目标和再现程序,自己设计脚本,体验历史变化阶段;直接依据学习内容,制定体验目标,设计再现程序和脚本,体验历史变化等阶段。同样,使用辩论式的“放”与“收”,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组织并展开辩论等。
(2)要使不同层次的目标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相互协调,以促进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有所发展。如内向型学生在体验式“放”与“收”过程中,要学会评价,学会体验;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在探究式“放”与“收”过程中,要有品尝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感的机会;不善言谈的学生在辩论式“放”与“收”过程中,能够在评价辩论过程中,不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等。
4、运用教学机制,大胆创新尝试。“放”与“收”的适时性、目标性等特征要求在使用“放”与“收”时,运用综合能力,迅速整合各种因素,抓住最佳时机,恰到好处地使用“放”与“收”;运用教学机制,针对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既定方案,大胆尝试各种类型的“放”与“收”;积极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放”与“收”的类型和内容,最终实现“放”与“收”的最优化。为此,在使用“放”与“收”时,我们建议:
(1)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使用“放”与“收”的水平;
(2)依据学情,不断整合不同类型的“放”与“收”的各个环节,形成新的类型;
(3)更新观念,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与学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