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不带评价的交流模式到底有多舒服?

生活中,有些人说话总是让你感觉到笑里藏刀、暗箭伤人。

而有的人却总能让感觉沁人心脾,如沐春风一般。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呢?

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后者往往都是不带评价的交流模式。

什么是不带评价的交流?

区分在于,你是在描述事件本身,还是在发表对事件的感受。描述事件本身,就属于不带评价的交流。

你很高,是在发表对于看到对方身高后的感受;你身高有一米八五,是在描述事件本身。

你最近总不回我信息,肯定是不爱我了,这是在发表对于不回信息这件事的感受;你回消息的频率从五分钟一次,降低到了半天一次,这是在描述事件本身。

我们又在吵架了,我们果然是三观不合,这是在发表对于吵架这件事的感受;我们的沟通模式不匹配,我们对于事物的理解不一样。这是在描述事件本身。

评价实则是一种偏向于贴标签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封闭式表达。

比如你给对方贴了一个标签:情绪化,对方只有接受或者拒绝这种标签,没有其他值得探讨的可能性。

你也就失去了,可以挖掘对方为什么会表现出现情绪波动大的机会了。

为什么需要不带评价的交流?

不带评价的交流,体现出你更加尊重对方。因为评价这个行为本身,已经在默认你比对方要“高”了,于是你就可以站在高处向对方指指点点。

和一个习惯性去评价别人的人交流,就感觉对方压根看不到你的实际付出,只是高高在上地高谈阔论。

你怎么这么懒,你怎么这么情绪化,你怎么不听我的话,等等。这类表达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所以我要点评一下你。

评价还有一种更为隐性的表达方式,就是赞美。

没错,赞美和批评其实都属于评价式交流。批评会让人感觉到有压力,这个应该是大家都能理解的,然而有时候赞美,也是会形成一定的压力。

有人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让一群小孩子去解一道数学题,当他们都完成解答后。

对于一部分孩子,评价他们:“你真聪明,这都解答出来了,好厉害。”

对于另外一部分孩子,描述他们:“刚刚你解题的样子很认真,很努力。”

评价完了之后,再重新给一道更加难的数学题让他们去解答。结果发现:

对于被评价很聪明的孩子,他们对于第二次解题表现得更为拖延,并且在解题过程中,更加容易烦躁和焦虑。

而对于被描述很努力,认真的孩子,在面对更加难的数学题时,他们依然表现出认真努力的状态去应对难题。

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在往对他的评价去发展,你评价他是聪明,厉害的,他就会让自己往聪明厉害去发展。

你描述他是努力认真的,他就会往努力认真的状态去发展。

而被评价为聪明厉害的孩子,在遇到更难的数学题时,感觉到了自己的聪明和厉害被挑战,于是就会用拖延,甚至是放弃来维持自己的聪明和厉害。

迫不得已去面对难题时,因为解答不出来,等于感知到了自己并不厉害和聪明,于是焦虑烦躁的无力状态就出现了。

我自己也深有体验,当有一篇文章写得不错,获得了一些人的称赞时,我其实会更加害怕再去写文章,因为我害怕再也写不出更好的文章,让这群认可我的人失望。

而当有人跟我说,习惯看我的文章了,希望我保持更新。这个时候,我继续更文的动力会强很多。

看到没有,其实我们每说一句话,都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对方。

你天天说对方很懒,不干家务,他就真的越来越懒,越来越不喜欢干家务了。因为你已经评价了,定性了。你都说我懒了,我就懒给你看。

而如果你说,这个桌子是你擦的吗?一尘不染。这个地是你拖的吗?很光滑。对方就会越来越把做家务这件事当成日常事务去做了。

事实就是如此,桌子是对方擦的,而且也是真的很干净。你只是说出了客观事实,并没有任何的夸大成分。对方就会觉得,自己的劳动被真实地看见了,我被理解了。

相比于评价式交流,不带评价的交流,是一种更加开放的交流模式,相比于封闭狭隘的评价,描述事实本身拥有了更大的思考空间和表达方向。

就像你说,你这个人就是回避型。别人只能承认或者否认,已经没有太多的表达空间了。

而如果你说,你在面对面沟通时,我发现你会习惯性回避话题,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种不带任何评价的描述性语言,可以让对方感觉到更加安全,从容。

反而愿意直面你这个关于回避的话题,愿意和你去探讨自己为什么会产生回避行为。

前者会让对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正常人;而后者明显可以感知到,自己是被当成一个正常人来对待的。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到,不带评价地去交流呢?

最重要的是,学会去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那么怎么去区分事实和观点呢?

事实是描述客观现实发生的过程;

而观点就是一种自带评价属性的表达,是你的大脑根据事实进行推论后,再基于你的主观感受而发表的言论。

有个判断依据是,事实是可以被验证的,而观点则不太能被验证。

举个例子:

今天情人节,他没有送我礼物,肯定是不爱我了。这是观点;

情人节他没有送我礼物,这是事实。

因为没有送礼物,所以不爱我。这个显然是无法被验证出来的,因为对方肯定会有其他爱你的表现。

比如送早餐,平时愿意花时间陪你,愿意给你花钱等等。

而情人节没有送礼物这件事,是客观发生过的,是能够被验证的。

再举个例子:

我很高,这是观点。

姚明比我高,这是事实。

跟姚明比,我是矮子,跟郭敬明比,我是高的。所以我是高的,这个观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是无法被验证的。

而姚明比我高,用尺子一量,就可以非常直观看到了,我的确不如姚明高。这个是可以被验证的。

当我们能够分清楚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的时候,只需要在表达时,多描述事实,少表达对于人的观点即可。

比如:

情人节没有送我礼物,你不爱我了(X 这是观点)

情人节你没有送我礼物(√ 这是事实)

你学会了吗?


(0)

相关推荐

  • 噢噢噢

    ​,我们人呐,一旦带着情绪做预设,认定他是一个好人或者坏人,其他细节通通都会佐证自己的观点.   即使他不是这样的人,也会因为我们的偏见,让误会越来越深.   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证实性 ...

  • 有信息辨别力的人,将会越来越有优势

    主播:大宝 这本书是由世界咨询巨头埃森哲公司原董事总经理米泽创一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我们继续分享书中关于信息的三个认知,分别是:信息辨别力.观点辨别和事实辨别. ① 『信 ...

  • 怎样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很多时候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但很多人可能说了很多,却没有有效地表达清楚.那我们怎么做呢? 1.讲述清楚事实经过. 如果你想要让对方,理解你的想法以及做法,就必须要以事实为基础,展开 ...

  • 《关键对话》 | 如何维持关键对话

    在这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维持关键对话,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问题一:如何在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下展开对话 第一个问题是,在关键对话中,如果自己身陷于情绪,如何通过管理情绪的方式来维持关键对话的 ...

  • 【青玖情感挽回】亲密关系中学会好好交流,才能提高感情浓度!

       遇到对的人不易,且行且珍惜 漫长相守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让爱情走到最后 努力过,付出过,妥协过,包容过 不忘初衷,为爱永恒 1 无论关系多么亲密的恋人,他们在长期交往中也必然会存 ...

  • 陷入自恋型模式的人,在亲密关系中会有怎样的行为?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生活中,每对情侣的相处模式都是不同的.   这与我们自身是什么类型的人有关,进而划分为我们在感情中的模式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   有的情侣 ...

  • 亲密关系中,你给伴侣带去了哪三个难题?

    也许每一位丈夫都觉得,妻子的脾气,总是突如其来. 丈夫累了一天回家刚开电视,厨房忙活的妻子拿碗摔锅的声音就特别重. 可当丈夫小心翼翼去问是不是要帮忙的时候,妻子往往只会面无表情,语气发冲:" ...

  • 亲密关系中的依恋模式

    在日常的工作室心理咨询个案中,因婚恋情感问题前来咨询的来访者几乎占了整个咨询来访者的60%左右,可见,情感这个东西在我们日常的柴米油盐的生活中经常被忽略了,为了生计,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往往忽视了个人 ...

  • 【青玖情感挽回】(四)亲密关系中的吵架类型有哪些?

       遇到对的人不易,且行且珍惜 漫长相守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让爱情走到最后 努力过,付出过,妥协过,包容过 不忘初衷,为爱永恒 1 关于我们这段时间所讲述的"亲密关系中的吵 ...

  • 在亲密关系中,懂得“麻烦”,感情才能越长久

    在亲密关系中,懂得“麻烦”,感情才能越长久

  • 【青玖情感挽回】(三)亲密关系中的吵架类型有哪些?

       遇到对的人不易,且行且珍惜 漫长相守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让爱情走到最后 努力过,付出过,妥协过,包容过 不忘初衷,为爱永恒 1 之前我们有两篇文章讲述了亲密关系中的吵架类型,以及 ...

  • 生命成长:亲密关系中的苦,都是这四种恐惧造成的

    生命成长:亲密关系中的苦,都是这四种恐惧造成的

  • 菜鸟记443-WPS中自带的日程表,重要事项不遗忘,还能分享!

    万一您身边的朋友用得着呢? 各位朋友早上好,小菜继续和您分享经验之谈,截止今日小菜已分享350+篇经验之谈,可以文章编号或关键词进行搜索 以下才是今天的正式内容-- 摘要:本文介绍WPS中的日程安排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