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止痛》绝密方,专治颈肩腰腿痛,

脚跟疼痛是来自腰椎3、4和骶髂关节S1的反射。

万能止痛方:一个只有7味药的名医秘方,最适合腰疼、腿疼、颈椎疼等等,一用一个消!

坐骨神经痛一病,疼痛剧烈,患者十分痛苦,中西医对此病都缺少特效疗法,多年来笔者通过不断探索,学习前人经验,采纳民间验方,去粗取精,精简处方,自拟全蝎红花汤治疗此病,对疼痛剧烈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一般都在三至六剂即可治愈。同时,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试用于其它部位的神经性剧烈疼痛性疾病,也收到了一定的疗效。同时,也发现此方对于患者自己感觉不太痛的坐骨神经痛病,效果反而不太明显,甚至无效,这其中原因还有待于继承探索,为早日使众多的坐骨神经痛患者解除痛苦,愿把这一还不太成熟的经验介绍出来,供大家继承研究探索,以期使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理法方药更至完善,这就是我的心愿。

二 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芍药钩藤木耳汤 《门纯德自拟方》

【组成】生白芍30g 钩藤30g 炙甘草9g 郁李仁6全蝎6g(研末冲服)

天麻6g 僵蚕9g 白苣子10g 黑木耳15g

【用法】水煎服。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主治】阴亏津伤,筋脉拘急、疼痛、痉挛等神经系统疾患。

【方义体会】方中以芍药、钩藤为主。二药均入肝经,芍药和肝血、养肝阴、柔肝解痉;钧藤疏肝风,调肝气、解痉止痛;白苣子、郁李仁一苦一甘,甘苦相须,利五脏、疗伤损,破淤血、润燥结,以通经脉;木耳、天麻,一柔一刚,刚柔相济,益精气,濡经络,祛风化淤止痛;僵蚕、全蝎,一缓一急、缓急相得,祛风邪、缓拘挛,以定痛;甘草协调诸药,延长药效,同芍药配伍,酸甘化阴,养阴益血,可治挛急。九味药主辅和协,标本同治,共同起着濡润筋脉,通经活络,解痉止痛的作用。

【随证加减】

治疗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加柴胡10克,没药10克;治疗拔牙后引起的神经痛,加生石膏20克;治疗癫痛小发作,加二丑5克、琥珀6克(研末冲服);治疗多发性神经炎、末稍血管痉挛,加桑枝15克,乳香9克;治疗癔病,加百合30克,麦冬15克,红枣4枚。

200年前的一个特效秘方,不仅止痒,还能止痛,临床运用妙不可言

古往今来,很多医学家在创立方剂的时候,往往没有想到,几十年后、几百年后乃至几千年之后,会被后世医家改编成更具威力的奇效良方。可以说,很多医学家都被这样无心插柳过,比如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创立的八味肾气丸,没想到800多年后,钱乙将它的方子去掉两味药,改成了比八味肾气丸还要出名的六味地黄丸。又比如四物汤,唐代医僧蔺道人创立该方的时候,是用来治疗外伤瘀血的疼痛之证的,谁知道宋代的《局方》稍微改一改,就成了“中医妇科第一方”,完全改变了原有的样子。

无独有偶,比如两百年前的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发明通经逐瘀汤的时候,原本是用来治疗“痘疮逆证”的,临床以“痘形攒簇,蒙头覆釜,周身细碎成片,或夹疹夹斑,浮衣水泡,其色或紫、或暗、或黑,其症或干呕、烦躁,昼夜不眠”为典型特征,但是谁知道,两百年后,后世医家却用它来治疗皮肤瘙痒得厉害的瘾疹,以及头痛和腹痛等。把一个原本治疗“瘟毒痘疹”的方子,改成了一个可以既能止痒、又能止痛的奇效良方。

那么,这个通经逐瘀汤这么奇妙,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下,据《医林改错》的“论七八天痘疮作痒”章节记载,全方由“桃仁八钱(研),红花四钱,赤芍三钱,山甲四钱(炒),皂刺六钱,连翘三钱(去心),地龙三钱(去心),柴胡一钱,麝香三厘(绢包)”九味药组成。如果大便干燥,则加大黄二钱;如果痘疮五六日后,出现清浆、白浆,去掉麝香,加上黄芪五钱,将山甲、皂刺的剂量减半;痘疮七八日后,桃仁、红花的剂量也减半,黄芪可以用到八钱。并且,这个剂量只是针对四五岁孩子而言,如果孩子只要一两岁,剂量都减半,如果有八九岁,分量可以再加一半。

这个方子的配伍奥秘究竟是怎样的呢?全方以麝香为君药,主要起到走窜通窍、引诸药透达十二经的作用;以桃仁、红花、赤芍药、穿山甲、地龙为臣药,主要起到活血通络、逐瘀散结的作用;以柴胡、连翘为佐药,主要起到清热解毒、解郁散邪的作用;以皂角刺为使药,主要起到托毒排脓的作用。这么九味药配合在一起,既不大寒大热,又不大攻大下,正好符合王清任提出的治疗瘟毒痘疹的“解其毒、活其血”的学术思想。

而现代医家常用这个方子来止痒或者止痛,比如治疗瘾疹,夜间奇痒难以入睡,疹色暗红成片,可以在本方的基础上加上炒荆芥、凌霄花、鬼箭羽、白蒺藜。治疗腹痛,可以在本方的基础上加上乳香、没药、当归、延胡索、大黄等中药;治疗头痛,可以在本方的基础上加上川芎、当归、乳香、没药、延胡索、川楝子、白蒺藜等中药。由此可见,通经逐瘀汤的临床运用却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甚至还可以以此去探索该方的化裁方在各种痒证、各种痛证方面去发挥作用。

王清任创立本方的初衷是基于古代医家对于痘疹的治疗一贯采用“大寒大热、大攻大下”的治法而设,王氏创立此方“立救逆痘于反掌之间”,开创了清热解毒、活血通经的治疗痘疮的先河。但从药物的组成与配伍来说,通经逐瘀汤具有疏通经隧、活血逐瘀、畅通肌表等作用,其实远远超越了王清任当时的创方主证,所以,对于这个方子的更多拓展空间还有待开发,比如对于腰、膝骨关节增生性炎症,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也可以加减化裁运用来进行治疗。当然,对于该方的临床运用开发,需要记住一点,那就是“瘀毒相搏,结于皮肤、血管、官窍”,只要符合这个特点,就可以加减化裁运用。

神经诸病有名方,芍药钩藤木耳汤

芍药钩藤木耳汤系已故名医门纯德自拟得意名方。主治阴亏津伤,筋脉拘急,疼痛痉挛等神经系统疾患。包括西医的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肢端静脉痉挛症、癔症、癫痫小发作以及拔牙引起的神经痛等等。多年来我对此方子进行一一重复验证应用,除了没有癫痫、癔症病例外,余皆经得起重复,疗效不菲。
一基本方:生白芍30克、钩藤30克、炙甘草9克、全蝎6克(研面冲服)、天麻6克、僵蚕9克、白苣子10克、郁李仁6克、黑木耳15克。
二加减;
1。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加柴胡10克、没药10克
2。拔牙引起的神经痛加生石膏20克。
3.多发性神经炎、末梢血管痉挛,加桑枝15克、乳香9克。
4.癔症,加百合30克、麦冬15克、红枣4枚。
5。癫痫小发作,加二丑5克、琥珀6克(研面冲服)。
三方义:方中以白芍钩藤为主,两药均入肝经,白芍和肝血养肝阴,柔肝而解痉;钩藤疏肝风,调肝气,解痉而止痛。白苣子、郁李仁一苦一甘,甘苦相须,利五脏,疗伤损,破瘀血,润燥结,以通经脉。木耳天麻,一柔一刚,刚柔相济,益精气,濡经络,祛风化痰而止痛。僵蚕全蝎,一缓一急,缓急相的,驱风邪缓拘挛以定痛。甘草调和诸药,延长药效,同芍药配伍,酸甘化阴,养阴益气,缓急而止痛。九味药主辅和谐,标本同治,共通起着濡润经脉,通经活络,解痉而止痛的作用。
以上就是门老先生的原方原意,下面就个人的应用经验发表一点浅疏看法 。
一。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时,一般重用全蝎10--20克,蜈蚣2条,同煎,止痛迅速而效高。缺点就是现在蝎子的价钱太贵,盐放的太多,有时用土鳖虫6--10克代替全蝎。三叉神经痛还经常加川芎10--30克,但是风火型的就不能加了,这的医者自己掌握。
二。郁李仁这味药药房一般不愿意备用,一是不常用,二是易生虫变质。一般用桃仁代替,效果没有太大的变化。当然有郁李仁就更好了。
三。白苣子,对于很多中医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药房一般没有货。它又叫生菜子、莴苣子。主要的功能就是活血化瘀,利尿通乳。有的药方中用于治疗骨折。实在没有的时候本方可以用当归代替,效果略差一点。
四。天麻一般加到10克以上,或颜面冲服。因为现在的草药质量非比从前。
五。钩藤有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后下,它降压的主要成分在挥发油中。
六。肢端动脉痉挛症一般和当归四逆汤并用,特别是寒症,疗效明显。
七。此方还可以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和失眠,加百合30克、夜交藤30--50克、龙骨牡蛎各30克,热像明显加生地20--50克。
门老先生不愧是一代宗师,所自拟的方子一般都味数少药量轻,而功效卓著。并且提倡使用经方和小方治疗疾病,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附歌诀:芍药钩藤木耳汤,李白草麻蝎子僵;神经之病皆可治,雷诺癔症亦可痊。

赵锡武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验

三叉神经痛往往出现短暂,阵发性的剧烈疼痛,它是一种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的表现,目前病因不十分清楚,常常采用镇痛剂,封闭疗法等治疗方法)严重者施行节后三叉神经根切断术,三叉神经节前切断术或延髓神经束切断术,虽能解除疼痛,但术后面部可出现感觉消失之弊,患者不易接受。
本病中医学中名谓偏头风,其痛随触随发,作止如常。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自外入者风、火循经之邪,自内发者,气血痰郁之阻塞皆能为痛。或蔽覆其清阳或瘀塞其经络,因之与正气相搏,邪聚则脉满,若邪气稽留则脉亦满,而血气乱故久痛。偏头痛总属厥阴、少阳、阳明。胃肠燥热,肝胆风丸三经之邪壅闭经络。使脉满肿胀迫及神经则剧痛突然发作,风火之邪其性动,故时发时止。以石膏、黄芩、葛根清阳明。柴胡,黄芩以清肝胆。芥穗、钩藤.薄荷,苍耳子,蔓荆子以驱风散火。全蝎、蜈蚣以止痉挛。赤芍,甘草活血消肿以止痛。屡试屡验。
处方如下:
生石膏24克 葛根18克 黄芩9克 赤芍12克 荆芥穗9克 钩藤12克 薄荷9克 甘草。克 苍耳子12克 全蝎6克 蜈蚣8条柴胡12克 蔓荆于12克
目痛甚加桑叶,菊花,牙痛甚加细辛、生地、牛膝

中医临证要录----芍药钩藤木耳汤 《门纯德自拟方》

【组成】生白芍30g 钩藤30g 炙甘草9g 郁李仁6 全蝎6g(研末冲服)   
天麻6g 僵蚕9g 白苣子10g 黑木耳15g  
【用法】水煎服。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主治】阴亏津伤,筋脉拘急、疼痛、痉挛等神经系统疾患。
【方义体会】方中以芍药、钩藤为主。二药均入肝经,芍药和肝血、养肝阴、柔肝解痉;钧藤疏肝风,调肝气、解痉止痛;白苣子、郁李仁一苦一甘,甘苦相须,利五脏、疗伤损,破淤血、润燥结,以通经脉;木耳、天麻,一柔一刚,刚柔相济,益精气,濡经络,祛风化淤止痛;僵蚕、全蝎,一缓一急、缓急相得,祛风邪、缓拘挛,以定痛;甘草协调诸药,延长药效,同芍药配伍,酸甘化阴,养阴益血,可治挛急。九味药主辅和协,标本同治,共同起着濡润筋脉,通经活络,解痉止痛的作用。
【随证加减】
治疗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加柴胡10克,没药10克;治疗拔牙后引起的神经痛,加生石膏20克;治疗癫痛小发作,加二丑5克、琥珀6克(研末冲服);治疗多发性神经炎、末稍血管痉挛,加桑枝15克,乳香9克;治疗癔病,加百合30克,麦冬15克,红枣4枚。

末稍血管痉挛(雷诺氏病)
例:任××,女,35岁。74年10月20日就诊,主诉:九个月来,手足尤其指端间歇疼痛,后六个月双足疼痛自行缓解,突出地表现为手指对称性疼痛,遇冷则皮色苍白,遇热则变为紫红,指尖部刺痛严重。遇冷热或情绪波动时,均可诱发疼痛。缓解后,麻木不仁。诊其脉略弦紧。初服当归四逆汤三剂,痛有所缓和,又服原方七剂,未见进一步疗效。改用芍药钩藤木耳汤,加川乌3克,没药9克、三剂后,疼痛基本消失。为巩固疗效,复继服六剂,隔日服一剂.服毕,痊愈。

名老中医张文泰用经方治痛症经验

张文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全国500名带高徒导 师,吉林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 得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多年,喜用经方治病,屡获佳效。现将张老临床 活用经方芍药甘草汤治疗痛症的经验介 绍如下。
一、治疗腓肠肌综合征(脚挛急)
病例:李某,男,67岁,农民。 近3年来夜间小腿常常有阵阵挛急,疼 痛难忍,彻夜难眠,行动不便,且每遇 受凉、劳累时发作更频繁,舌质偏红, 苔黄腻,脉弦细。诊为脚挛急。方用芍 药甘草汤合羚羊角钩藤汤加减:白芍、 薏苡仁各30克,甘草、宣木瓜各12 克,钩藤(后下)16克,羚羊角(研 粉,分次冲服)2克。每日1剂,水煎 分3次服。服药1剂疼痛减轻,脚挛急 未发作,连服5剂而愈。
体会:芍药甘草汤,苦甘酸相合, 酸甘化阴,平肝养血,缓急解痉止痛; 羚羊角、钩藤入足厥阴肝经,清肝祛 风、舒筋凉血;宣木瓜舒筋;薏苡仁祛 湿止痛。二方合用,滋养营血、柔筋缓 急、清肝祛风作用增强。用于治疗本症 确有较好疗效。
二、治疗坐骨神经痛
病例:张某,男,50岁,工人。近3个月来,常感腰腿疼痛难忍,难以入眠,无法劳动。常有腰部沿臀、大腿后向下放射的针刺样痛感,阵发性,多在阴寒天受凉、劳作或夜间加剧,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诊为寒湿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方用芍药甘草汤加减:白芍、赤芍、薏苡仁、蜂蜜各30 克,当归、徐长卿、制附片(先煎2~3 小时)、鸡血藤、秦艽各15克,海风藤、甘草、怀牛膝各10克。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连用60剂后,上述症状消失,恢复劳动、至今未复发。
体会:上方中自芍、甘草缓急止痛;薏苡仁健脾利湿,消肿止痛;赤芍、当归、鸡血藤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秦艽、海风藤、徐长卿祛风湿止痛;制附片为温阳散寒止痛之要药;怀牛膝补肝肾、强腰膝;蜂蜜解附子之毒。诸药合用,痛可止,湿可利,热可清。
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病例:肖某,女,56岁,农民。近3年来,双手指、双足趾关节红肿,剧烈疼痛,双膝关节肿痛,全身酸困,全身关节活动受限,有晨僵现象。经医院检查显示类风湿因子阳性。西医予以 “芬必得”等止痛药维持,加服“强的松”5毫克,每天3次后,疼痛可缓解,但一停用激素则症状复现。诊见:患者手不能握,臂不能举,全身关节活动困难,生活勉强,自述疼痛与寒冷及天气变化关系不明显,偶伴出汗,恶风,口渴,饮食尚可,二便如常,舌质暗,替白微黄腻,脉弦滑。诊为湿热挟瘀型痹疵(类风湿性父节炎)。方用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白芍、薏苡仁各 30克,怀牛膝、苍术、黄柏、独活、海桐皮、稀签草各L2克,甘草、忍冬藤、海风藤、络石藤、青风藤各10克。坚持用本方90剂后,上述关节肿胀、疼痛症状消失,生活自如。后患者坚持服用独活寄牛丸调理2年,至今情况稳定,未复发。
体会:上方中白芍、甘草相伍,缓急解痉,养血敛阴而止痛;苍术、黄柏、薏苡仁能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怀牛膝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止痛;独活、海桐皮、稀签草、忍冬藤、海风藤、络石藤、青风藤具有祛风湿、舒经活络、止痛之功效。诸药合用祛风湿、通络止痛的功效明显增强。

中药吗啡----芍药甘草汤

临床经验体会:芍药甘草汤,可以治疗全身上下内外一切之痛,有“中药吗啡”之称。芍药甘草汤对横纹肌、平滑肌的痉挛,具较好的解痉镇痛、镇静抗炎作用。芍药甘草汤可广泛灵活应用于治疗心绞痛、胃脘痛、三叉神经痛、胆、肾、输尿管结石绞痛、痛经、骨质增生、胁间神经痛、胆囊炎、胆石症、血管性头痛、关节炎等疾病。阳虚寒盛加附子、干姜;气虚加黄芪、党参;寒湿盛加独活、秦艽、稀莶草、大活血、千年健;气血不足加黄芪、当归;湿阻经络加牛膝、地龙、薏苡仁。芍药甘草汤妙用于治疗上述疾病,只要配伍得当,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芍药甘草汤为治疗脚挛急的经方。家父张文泰老中医数10年来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家父在40余年的临证工作中每每喜用经方治病,验之临床屡获佳效。本文将家父40余年来芍药甘草汤的临床七大妙用经验介绍如下。
 1.芍药甘草汤治疗肾结石
    陈某,男,32岁。近2年来,多次拍片,均证实两肾盂中各有0.7cm×1.0cm结石2粒。常感腰际胀痛,血尿,肾绞痛频作,影响劳动,患者素体刚强,自患病后,心情更加烦急郁闷,食欲不振,夜寐不安。常有轻微胸胁不适,小便短黄,脉弦,舌黄腻,苔不化。诊为痰瘀型石淋(肾结石)。方用芍药甘草汤合四金汤加减:白芍60g、甘草10g、金钱草100g、郁金15g、海金沙159(包煎)、鸡内金15g、淫羊藿20g、菟丝子巧g、断续15g、白茅根20g、车前子20g、琥珀59(分2次冲服)。
    另外核桃仁500g、生鸡内金250g、生穿山甲、浙贝母、青皮、莪术各100g、蜈蚣30g。共研极细粉,每次用上述药汁吞服6g,3次/d。
    患者连用上方内服36剂,药粉一料后(3d内连续)排出多角形结石4粒,其余诸证消失,可以正常劳动。
    本例患者体质强悍、证属痰瘀凝结成石之证。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四金可消石、化石、通淋;淫羊藿、断续、警丝子可补肾助气化,肾气充足更利于推动结石的排出;白茅根、车前子清热利尿,助排石;琥珀化癖止血;核桃仁温肾利尿、消坚开瘀;生穿山甲、莪术破血散瘀;青皮、浙贝母化痰散结;娱蚣可通络破血、散结、涤化痰涎的作用。诸药合用,起到溶石、化石、散癖止痛之功。
     2.芍药甘草汤治疗腓肠肌综合征(脚挛急)
    李某,男,67岁,农民。近3年来,夜间小腿常常有阵阵挛急、疼痛难忍、彻夜难眠、行动不便、且每遇受凉、劳累时发作更频繁。证见:脉弦细、舌质偏红、苔黄腻,诊为脚挛急。方用芍药甘草汤合羚羊角勾藤汤加减:白芍50g,甘草12g,木瓜12g,意苡仁30g,勾藤16g(后下),羚羊角1.8g(分2次冲服)服药1剂疼痛减轻,脚挛急未发作,连服5 剂而愈。
    芍药甘草汤,苦甘酸相合,酸甘化阴,平肝养血,缓急解痉止痛;羚羊角、勾藤入足厥阴肝经,清肝祛风、舒筋凉血,木瓜舒筋,薏苡仁祛湿止痛。二方合用,滋养营血、柔筋缓急、清肝祛风作用增强。用于治疗本症确有较好疗效。
     3.芍药甘草汤治疗尿路结石
    王某,女,38岁。近半年来经常腰痛,尤以左侧为甚,常呈绞痛,痛后常见血尿,平时呈持续性隐痛。在医院经B超,X光检查证实,左输尿管结石。方用芍药甘草汤加减:白芍30g、甘草10g、威灵仙30g、金钱草50g、海金沙15g(包煎)、鸡内金15g、滑石15g、瞿麦30g、石韦12g、车前子20g(包煎),1剂/d。
    另外:海金沙100g,生鸡内金100g,威灵仙100g,琥珀100g,芒硝60g、硼砂40g共研极细粉,用上述药汁冲服3~6g, 3次/d。用上方连用45剂,药粉二料后,在服药期间未再出现绞痛,只有3次尿变褐色,尿道口稍有疼痛,未留意结石之排出,再次B超、X光检查,均未发现结石阴影。遂停药,预后未发。
    本方芍药、甘草缓急止痛;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利湿排石;滑石、瞿麦、车前子、石韦清热利湿、利尿通淋;硼砂化石溶石;威灵仙有解痉、止痛、扩张输尿管平滑肌的功效。
     4.芍药甘草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肖某,女,56岁,农民。近3年来,双手指、双足趾关节红肿、剧烈疼痛,双膝关节肿痛、全身酸困、全身关节活动受限,有晨僵现象。经医院检查显示类风湿因子阳性。西医多靠“芬必得”等止痛药维持,加服“强的松”5mg, 3次/d后,疼痛可缓解,但一停用激素则症状复现。诊见:患者手不能握、臂不能举、全身关节牙向困难、生活勉强,自述疼痛与寒冷及天气变化关系不明显。偶伴出汗、恶风、口渴、饮食尚可,二便如常。舌质暗、苔白,中根部微黄腻,舌下系带紫暗,脉象弦滑。诊为湿热挟癖型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方用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白芍30g、甘草10g、淮牛膝15g、苍术15g、黄柏10g、薏苡仁60g、独活15g、海桐皮15g、稀莶草15g、忍冬藤10g、海风藤10g、络石藤10g、青风藤10g。
    坚持用本方90剂后,上述关节肿胀、疼痛症状消失生活自如。后患者坚持服用独活寄生丸调理2年,至今情况稳定,未复发。
    上方中芍药、甘草相伍,缓急解痉,养血敛阴而止痛;苍术、黄柏、薏苡仁能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淮牛膝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止痛;独活、海桐皮、稀莶草、忍冬藤、海风藤、络石藤、青风藤具有祛风湿、舒经活络、止痛之功效。诸药合用祛风湿、通络止痛的功效明显增强。
     5.芍药甘草汤治疗颈椎病
    陈某,男,50岁。近2年来,常有颈肩酸痛反复发作,阵发性剧痛,双上肢麻木,活动受限;时感头晕、头痛、活动时颈部症状加重,伴有恶心、耳鸣、视物模糊;脉弦、舌有癖、苔薄。诊为气血瘀滞型“项强”(颈椎病)。方用芍药甘草合四物汤加减:芍药30g、甘草10g、葛根60g、白芷12g、姜黄15g、羌活15g、当归10g、川芎10g、生地20g、鸡血藤30g、木瓜15g、威灵仙15g,1剂/d,连用65剂后,上述诸症消失。
    本方中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当归、川芎、生地、姜黄、鸡血藤活血化癖;葛根为治疗颈项强痛之要药,能解痉止痛;白芷、姜黄、羌活、木瓜、威灵仙偏走上半身经络,活血祛风、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可提高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效果。
     6.芍药甘草汤治疗坐骨神经痛
    张某,男,50岁,工人。近3个月来,常感腰腿疼痛难忍,难以入眠,无法劳动。常有腰部沿臀、大腿后向下放射的针刺样痛感,阵发性。多在阴寒天受凉、劳作或夜间加剧。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诊为寒湿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方用芍药甘草汤加减:白芍50g、甘草10g、薏苡仁90g、制附片30g(先煎2~3h)、赤芍30g、当归20g、鸡血藤15g、秦艽15g、海风藤10g、川牛膝10g、徐长卿30g、蜂蜜50g。用本方煎汁口服,1剂/d,连用60剂后,上述症状消失,恢复劳动、至今未复发。
    上方中芍药、甘草缓急止痛;薏苡仁健脾利湿,消肿止痛;赤芍、当归、鸡血藤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秦艽、海风藤、徐长卿祛风湿止痛;附子为温阳散寒止痛之要药;川牛膝补肝肾、强腰膝;蜂蜜解附子之毒。诸药合用,痛可止、湿可利、热可清。
     7.芍药甘草汤治疗癌痛
    邓某,男68岁,农民。肝癌晚期,肝区刺痛难忍、全身瘦削、肝脾肿大、面色晦暗、腹壁静脉怒张、口鼻经常出血、舌质癖暗、舌苔厚腻、脉弦涩。诊为气滞血瘀型“肝积”(肝癌)。方用芍药甘草汤加减:芍药150~250g,甘草60g、赤芍20g、郁金15g、当归10g、莪术15g、瓜蒌20g、生鳖甲20g、制香附10g、云南白药29(分2次吞服)。 另用:冰片30g,加75%酒精100ml溶解后,用棉签涂痛处,1d反复多处。
    用上方I剂后癌痛有所缓解,连用40剂后患者自述癌痛己去大半,虽有作痛,但已经忍受。本方虽不能根治肝癌,但用之癌痛,结合30%冰片酊外涂,对癌痛确有一定效果。
    方中芍药、甘草相伍,缓解痉挛,养血敛阴而止痛;赤芍、郁金、当归、莪术、云南白药、冰片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鳖甲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瓜蒌、香附具有疏肝行气、散结止痛的功效。诸药合用,起到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

刘度舟芍药甘草汤治疗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痛(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杨,男,33岁。
病始右腿髋关节疼痛,行走艰难。二个月后,左腿亦开端疼痛,不能徒步。腿部肌肉有显著萎缩表象,并伴有两腿抽搐拘急。经某医院检验,诊断为'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倡议手术治疗。患者顾忌重重,经朋友引荐,请刘老诊治。视舌质红绛、脉来弦细。刘老辨为阴血虚少,筋脉失养,血统不利之证。治以养血柔筋,缓急止痛。乃用芍药甘草汤:
白芍24g、炙甘草12g
三剂后,疼痛、拘急大减。转方用仙方活命饮疏导经络血统,并解毒止痛:
当归10g、赤芍10g、花粉10g、甘草节10g、丹皮10g、乳香10g、没药6g、双花12g、川芎10g、浙贝6g、陈皮6g、炒山甲珠10g、皂刺6g
服七剂,疼痛进一步减少。刘老又改用赤小豆当归散与芍药甘草汤双边交替服用。
二个多月后,患者再诊,已能弃杖行走。医院复查X线片显现:两侧股骨头血流运行通顺,还原正常。
[按语]本案的治疗,刘老先辨出下肢拘急疼痛,为阴血亏虚,筋脉失濡,治用滋养阴血,缓急止痛的芍药甘草汤;阴血既充,再予通利血统,活血化瘀的仙方活命饮。又继用芍药甘草汤与赤小豆当归散交替服用,颇为灵巧,不只缓急止痛,又能利血统而清筋脉湿热毒气,故能妙手回春。
【136】髋关节痛(股骨头坏死)
关,男,12岁,住河北易县。1994年1月26日初诊。
患儿两年前左侧髋关节疼痛,经本地医生针灸治疗未效。近半年来疼痛加剧、左腿无力、走路跛行、大腿向外侧运动受限,特来京诊治。X线检验诊断为'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儿体质瘦削、面色惨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气血两亏,肾气不足而使骨骼失养所致。治则:益气补血填精。为疏:十全大补丸加味:
当归15g、白芍15g、熟地30g、川芎10g、党参12g、茯苓20g、白术10g、炙甘草10g、肉桂3g、黄芪20g、鹿角胶10g
服药十四剂,髋关节疼痛减少,家长欣慰请求带药回家治疗,遂用上方加补骨脂10g、枸杞10g。又服二十剂,嘱服完后复诊。患儿半年后方来复诊,家长始终按上方服药,现行走正常,髋关节已不痛,X线检验左侧股骨头未见反常,遂告病愈。
[按语]'股骨头坏死'属临床疑难大证,综观本案脉证,实由气血双亏,肾精不足所致。肾藏精,主骨,生髓;脾主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盖骨骼之成长发育,一赖先天肾精之充盛,二借后气象血之赡养。若肾精不足,气血折损,先、后天俱亏,则可使骨骼发育缓慢痿软、易折、畸形或坏死。气血因虚而运行迟滞,故可见疼痛。治当益气养血,填精补髓。益气首推'四君',养血莫如'四物'。本案用'十全大补汤'治之,乃《内经》'奇之不去则偶之'之意。加鹿角胶、补骨脂、枸杞子等药,以补肾中之精华。待气血渐盛,精华充盈,骨骼得养,则其病自能渐愈。
本病痊愈较慢,服药应坚持不渝,不然波及疗效。
【137】尾骨疼痛(骶骨骨裂)
何,女,26岁。1993年9月15日初诊。
四个月前因下雨路滑跌倒在地,伤害尻尾。拍X线片提醒为'骶骨骨裂'。现尾骨疼痛较剧、不敢坐椅子、行走时疼痛加剧、甚至不能平卧。伴见月经量少、小腹发凉、两腿沉困,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脉弦细而涩。血瘀气滞,不通则痛,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疏血府逐瘀汤如下:
当归15g、生地1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4g、红花10g、枳壳10g、桔梗10g、柴胡14g、牛膝10g、炙甘草8g
服七剂后,疼痛大减,舌质转为正常,脉沉弦。瘀血虽去,气滞犹存。转方用'通气散'理气散结止痛:
木香8g、沉香8g、延胡10g、炙甘草4g、小茴香10g、橘核10g、荔枝核10g、黑白丑6g、当归12g、红花6g、鹿角霜10g、天仙藤20g、丝瓜络10g
服上方十剂,诸症皆愈。
[按语]跌打伤害尔后,血瘀不散,波及气机的疏导,血瘀气滞,脉道不通,故致疼痛,且伴见月经量少、舌暗、脉涩等症。治当活血行气以止痛。'血府逐瘀汤'实为代表方剂。方顶事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柴胡、桔梗主升;枳壳、牛膝主降,四药合用,调停气机,以升降上下之气机;甘草协调诸药。本方以活血为主,行气次之,待瘀血去其大半,又当行气为先。故转方用'通气散'以行气机,散结滞。总使瘀开气行,脉道通顺,则疼痛必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