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佳”品
清茶淡饮益处多
茶香情真更绵长
窖香浓郁专用酒
绵柔甘冽更舒心
交易担保 战旗优选 【一酒一茶过暖冬】点此购买 小程序
1935年10月,红1、红2、红4方面军得以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经过长途转战,红1、红4方面军曾经拥有的炮兵武器在路上损失殆尽,只有红2方面军历经千辛万苦,将一门山炮背到了陕北。多年后,这门好不容易保存下来的山炮在北京军博公开展出,向后人诉说那段艰难岁月,以及先辈们的不易。红2方面军是红军三大主力中人数相对最少,装备相对较差的一支。这门山炮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事还得从陈家河、桃子溪两仗说起。1934年10月,率先西征为红一方面军主力转移探路的红6军团,在萧克、王震的率领下经过千里转战,终于和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2军团在黔东会师。此后,2个军团协手创建湘鄂边根据地,部队由刚会师时7700余人发展到连同地方武装在内共约1.5万人,装备也大为改善。湘鄂边根据地的蓬勃发展,被蒋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心想除之而后快。蒋军第16路军总指挥徐源泉与湖南军阀何健合谋,纠集第10军、第44师、第58师和第34师等共计8个师、4个旅的部队,对湘鄂边根据地展开“围剿”。当时尚未成立红2方面军指挥机关,因此红2、红6军团联合行动,一切方针须经过2个军团联席会议加以讨论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当时这个联席会议通过了“内线歼敌、打敌一路”的决议。不过,来犯之敌均颇警觉,行动上异常谨慎,因此红2、红6军团虽多次寻找战机,但都未能如愿打成歼灭战,自身反而受到了一定的削弱。由此与优势之敌周旋到1935年4月初,湘鄂边根据地的腹心地带皆落入敌手,红2、6军团在此几无回旋余地,联席会议最终采纳贺龙的主张,决心全军北渡长江,到鄂西创建新的根据地。4月12日,正转移途中的红2、6军团在桑植县城以西30公里,位于澧水河东岸一个座落在山中盆地中的小镇陈家河,与刚占领桑植县城,正趾高气昂追剿红军的敌58师172旅不期而遇。敌58师系北洋军余脉,是个两旅四团制的丙种师。此前围剿红军时颇为注重保存自家实力,因此未受红军大的打击,由此也滋生了该师官兵均轻视红军的骄兵心态。就拿这次在陈家河的不期而遇来说,敌58师172旅于12日傍晚捕获了几名落单的红军战士,获悉红2、6军团主力要由陈家河转移后,旅长李延龄不是急速飞报师长陈耀汉,待师部和174旅赶上来后再集中兵力与红军开战,而是迫不及待地于13日凌晨时分孤军向红军进攻。而红2、6军团在仓促遇敌后,已经在贺龙指挥下迅速展开战斗队形,完成了防御部署,就等着对手先行进攻,待对方露出破绽后再行反击。由此,李延龄部的进攻,仿佛一脚踢到了铁板上。不过,贺龙却下令红2军团且战且退,诱敌深入,以便让进攻之敌将其侧背暴露在红6军团面前。红2军团的示弱,让李延龄以为红军战斗力不过尔尔,眼下正是自己“建奇功”的良机,遂不顾左右劝阻,率所部2个团兵力拼命攻击。13日16时许,萧克、王震率红6军团向敌172旅侧背出击。已“三鼓而竭”的这股敌军立刻像被砍断了脊梁的恶狼般,哀嚎着垮了下去。打到傍晚,172旅全军覆没,旅长李延龄死于乱军之中,其手下2个团长一个被打死,另一个成了红军的阶下囚。听闻174旅在前面揪住了红军主力,敌58师师长陈耀汉立即亲率师部和174旅兼程赶来。不过,当他们走到两河口时,迎面遇到174旅的溃兵,这才获知第172旅已经覆没。陈耀汉二话不说,立即令所部掉头南窜,企图向驻扎在卧塔一带的川军第26师郭汝栋部靠拢。此时,红6军团将陈家河战场留给红2军团负责打扫,该军团火速向南追击。4月14日下午,陈耀汉率所部一口气跑到位于陈家河以南约80公里的桃子溪时,认为距红军已久,已足够安全了,于是便令部队停下来休息,整顿行军队列。陈耀汉大大低估了红军“铁脚板”的厉害。当他下令在桃子溪休息时,并不清楚萧克亲率红17师51团、红18师53团已经追到了离桃子溪不远的一条小河边。当时,红军指战员们也都累得够呛,但眼尖的萧克一眼瞅见小河河水颇为浑浊,河边一片便湿迹尚未晒干,便判断逃敌由此刚过去不久,便立即鼓动部队,号召大家克服疲劳,再咬牙坚持一下,追上敌军,抓俘虏缴新枪。一听说敌人就在前面,红军指战员们顿时精神为之一振,大家互相鼓励着奋起直追。毫无防范的陈耀汉第58师师部及174旅2个团,共约5000余人马,竟然第一时间被萧克带领的不到2000名红军指战员打了个七零八落。虽说陈耀汉最终带着约1个团官兵逃出了生天,但第58师参谋长周植先以下3000余官兵,不是被打死打伤,就是被红军俘获。师部山炮营也完整地落入了红6军团之手。说起来,第58师这个杂牌军装备实在惨点。说是师部山炮营,其实只有2门仿日本41式山炮。不过,在装备简陋的红军眼里,这已经就是大杀器了。于是,红6军团将这两门山炮视若珍宝。不仅专门成立了山炮队,而且在此后的历次战斗中,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当红2、6军团踏上长征路时,山炮队的指战员不管遇到了多少困难,都尽全力想办法保存这2门炮。最终,这2门山炮中的1门得以完整地带到了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