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草船借箭时,为何曹操不用火箭呢?

以曹操的军事才能不可能不知道用火箭攻击情况不明的敌船,但事实上,小说却并没有提及曹操想到火攻或者他身边的谋士想到火攻,这在正常的军事行动中其实是很不正常的现象。

不过从小说的定性来看,作者很明确地要将曹操塑造成一代奸雄,要把诸葛亮塑造成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能臣干将,基于小说的基本定位,这样写曹操的无能也就很好理解了。

事实上,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豪强,用人唯才是举,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他精于兵法,不但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摘要》《孟德新书》等,而且实际作战中也是战功赫赫。

曹操一生,可谓戎马生涯,他从陈留起兵,再到逐鹿中原继而进行官渡之战、远征乌桓、赤壁之战、平定凉州等等,虽然有败有胜,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绝对不会在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想不到火攻。

这就只能有一个解释,罗贯中不想让曹操表现出不凡的军事才能,而要特意强调诸葛亮聪明过人的能力。事实上,当时的周瑜对诸葛亮包含着复杂的感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羡慕嫉妒恨,从后来他说的那句“既生瑜,何生亮?”就最能看出他那种复杂的感情。

当时的情况本身就是周瑜要刁难诸葛亮才限他10天之内交出10万支箭,这在当时的情形下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一方面受技术条件和产能的限制,另一方面即便举全国之力真能造成出那么多的箭,但在当时的运输条件下也很难按时运达,完全可以说,这就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正是因为有难度,而且难度非常大,这就是考验一个人智慧和能力的时候,作者正是抓住了读者急于想知道诸葛亮会不会答应,答应后又会如何做到这一点,来突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接下来作者让诸葛亮出场,诸葛亮不但没有讲困难提要求,而是很爽快地答应了,不但答应了,而且还告诉周瑜不用10天,3天足矣。

紧接着诸葛亮的一出草船借箭就让一切都迎刃而解,只用了20条船,600名士兵,就很快弄到了10万支箭,这让读者真的佩服得五体投地,再次将诸葛亮惊为天人。事实上在《三国演义》中像诸葛亮的“空城计”之类的作法,虽然看起来很高明,实际上都是漏洞百出,不是敌人没有察觉什么,而是作者不愿意让诸葛亮那么早死去而已。

本来草船借箭在历史上也是没影的事,假设真实中的曹操真的遇上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以他的军事才能绝对不会让草船借箭得逞,即便他本人一时疏忽,但他身边也有很多智谋过人的军事人才的,他们不可能将战争中重要的火攻在那种情况下忘掉。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在当时不明情况的形势下运用火攻,很可能因为那些草船着风力顺势而下进入自己的阵营引火自焚,所以曹操才没有利用火攻,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当时曹操的大船都用铁链子绑在一起,一旦起火,确实很容易火烧连营。

但问题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那些草船并没有靠近曹营,只不过是在不近不远的地方虚张声势,这对于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曹操来说绝对能够很容易辨明对方的意图,要么另有所图,要么只是试探性骚扰,这在军事上也是常见的事。

一旦曹操明白这个道理,以曹军当时的实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绝对不会放过这次火攻的机会,虽然曹操生性多疑,但他也是一个非常果断的军事人才。

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既然是故事作者自然会凭自己的好恶去写,且为了使行文更加跌宕起伏,怎样写其实都不为过,既然作者要将曹操写成一个生性多疑且无能的人,自然是不会让曹操在这种时候出风头的。

应该说,在草船借箭的过程中,曹操不用火攻的主要原因其实不是曹操没想到,也不是没有实施火攻的可能,不过是小说故意这样设置情节,才让曹操没有用火攻损害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