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十八线小城的理想主义

灯放在书桌上,光就照着桌面;

灯如悬挂在屋顶,光就照满整个房间;

如果灯向往高处升,就像月亮的光,让人间获得光明和温暖。

——陈思和先生为燃灯题词

1  小城青年的文艺范儿

我有一个朋友,前电台主持人,美术专业出身,是典型的文艺癌。穿各种奇装异服,对于别人的侧目和围观安之若素。

文艺青年的标配:说走就走的旅行,当然也常常在她身上发生。我们曾经一起去丽江住了几天。

在丽江,我把小城杂货店里能看到的各种20度以下的酒都尝试了一遍;另一个朋友喜欢逛各种店,买了无数条围巾和色彩斑斓的衣服。而她,喜欢在旅舍睡觉。

有一天,我去了大理寻找风花雪月,另一位朋友去了泸沽湖,探访女儿国;她独自睡了一天,无所事事。

我批评她:瞎耽误工夫,跑那么老远来睡觉,她就笑,说一天都下着下雨,睡得很好。

对她来说,睡觉也是一种旅行。

第二年冬天,她带着6岁的儿子又去了丽江,在那里过了年。

她去过很多地方。我有时知道有时不知道,因为她总是来去悄然。

有一回聊天我问她,最近有什么出行打算。她说她不打算再到处跑了,因为她想去的地方,书里都有。她不需要非到当地。

也许,对她来说,打开书本,诗和远方都来到眼前。

2  至少代表了一个时代理想主义的高度

4月23日,我出席了一个活动,作了一个简单的演讲,关于一棵树和一盏灯的故事。

四年前,我们创办了知行微课堂,请各路人士把自己的专业所得与大家分享。

有一位朋友不以为然,说这是在沙漠中种树。她那时刚从上海负笈归来,还浸润在海派文化中,在外滩略带腥味的风中,她和复旦同门常常讨论一些“无用”的问题,在她,那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由上海而至淮安,由大学中沉浸于书本和知识的论争,而陷入琐碎的日常、知音的缺失,巨大的落差让她生出沙漠之感。

沙漠种树之讥言犹在耳,拗不过我的坚持,她投身其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越陷越深。还在学校主持起一个学术沙龙,从邀请主持人到海报制作,倾注了令人费解的热情。

茶座渐渐淡了,她被燃起的热情却火光熊熊。在学生中创建了戏剧社,取名“燃灯”。戏剧社从动议到第一次演出,前后不过一个多月,其间燃烧的激情已不是一盏灯的微光。

我曾经问过她一个问题:近现代很多人努力抗争,为了心中的理想,但后来的情形却并未见得好,他们的抗争到底有什么意义?

她的回答可谓醍醐灌顶:至少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理想主义的高度。

这个回答每一个字都很响亮,震荡我的心,令我明白该如何界定很多无意义的事情的意义。

在万马齐喑、犬儒遍地的时代,总有一些人,犹如一束光,照亮了他们身处的那个时代,让后来者看到,因为有他们,那个时代还没糟糕透顶,还有光辉闪耀,哪怕只是暗夜微光。

以她的回答解读最近发生在北大的事件,我们会明白,那个小姑娘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主义的高度,这样珍贵的年轻人,值得一代人感激。

所以,我非常珍惜,也非常感谢,在我的身边,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这样一个人存在。她做一切事都不纠结,不问是否有用,不问是否有意义,因为,“做”本身就是意义。

4月27日,她的燃灯戏剧社将走进淮安大剧院,演出老舍先生的经典话剧《茶馆》。

何其有幸,知行空间成为薪火相传路途上的同行者和见证人。

相关链接

燃灯戏剧社青春版《茶馆》公演

燃灯话剧社走进开明,演出老舍《茶馆》

票务须知

本次演出为淮安大剧院、知行空间和淮阴师范学院燃灯戏剧社三方携手,为“423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演出。

关注江苏知行空间微信平台,有部分戏票送出。点击以下链接了解详情。

【淮安大剧院&知行空间·请你看戏】“燃灯戏剧社”演绎青春版《茶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