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英文热词解读:BMI
动脉网(ID: vcbeat)
1
什么是Body mass index (BMI)?
Body mass index(BMI)身体质量指数也叫作Quetelet index克托莱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其计算方法为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以BMI来对肥胖或超重进行定义。
▼
▼
▼
BMI值起初的设计是一个用于公众健康研究的统计工具,是将人的身高及体重换算成BMI值,再找出其数值与病发率是否有线性关联。但BMI值只是一个参考值,要真正量度病人是否肥胖,还需要其他科学手段的辅助。但由于其简单易行,BMI的角色也在慢慢改变,从医学用途延伸为一般大众的纤体指标。其评判标准如下:
从以上三个不同标准,我们可以看出,BMI的评判标准并不唯一。这是由于WHO虽然对肥胖早有规定,但其标准是建立于西方人群研究数据之上的,仅东西方而言,人口的多样性就造成了标准的不唯一性。更有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生活环境差异造成的身体发育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BMI指数我们应该辩证对待。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周北凡教授在刚出版的《大众医学》A7期上撰文介绍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根据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群有关数据的汇总分析报告,首次提出了适合中国成人的肥胖标准:
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男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厘米为腰部肥胖标准。
BMI指数不适宜人群:
未满18岁的青少年
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年群体
运动员或正在进行重量训练的人群(健身运动员肌肉比例较重,而其BMI指数或许会偏高,但其体脂率较低,并不属于肥胖一类)
成人BMI指数过高可能会引起的疾病
BMI指数范围展示了体重与疾病、死亡一定的关系,超重或肥胖人群面临以下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中风(Stroke)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异常血脂症(Dyslipidemia)
Ⅱ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胆囊疾病(Gallbladder disease)
原发性高血压(Hypertension)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
脊柱硬膜外脂肪增多症 (Epidural Lipomatosis)
至少十余种癌症,包括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结肠癌等
2
BMI指数的应用
▌公众健康
BMI指数可以作为一种估计肥胖症的粗略工具。但BMI指数的二元性在于尽管它作为一种粗略计算简单易行,然而其准确性以及相关性还需提高。BMI指数适合预估久坐和超重人群的趋势,因为计算误差小。早在80年代初期,BMI指数已经作为判定肥胖症的标准之一了。BMI指数广义相关性尤其适用于关于肥胖或其他病情的一致数据。
▌临床实践
BMI指数除了不适用于运动员、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其实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多应用。尤其是在美国,已经采用BMI值来评判由于饮食失调,如神经性食欲缺乏(anorexia nervosa)和神经性暴食症(bulimia nervosa)为代表引起的体重过轻症状。
▌制定法律
法国、以色列、意大利、西班牙明令禁止时装秀模特BMI指数低于18(以色列不能低于18.5),其目的在于遏制一昧追求低BMI指数时装模特和普通人群患上厌食症的趋势。
BMI指数的局限性
医疗机构和统计社区已明确指出BMI指数应用的局限性。
▌忽略了比例定律(scaling law)
由于BMI值计算法则依赖于体重和身高的平方数值,并不是一种线性维度的比较。即一个更高的人,恰好拥有相对一样的体型和身体成分构成,但其BMI值会偏高。
▌忽略了个体特征
对于体格高大的人群来说,BMI值应该上移10%左右,而对于身材矮小的人群来说,BMI值应该下移10%。换句话说,骨架小的人如果有更多脂肪,其BMI值反映出来的结果也是处于正常区间,反过来说,骨架大的人即使体脂率相对较低,本来健康的状况,BMI值反映出来的结果也会是超重。同时随着年纪变大,身高“缩水”这一现象,BMI值也无法完全准确反映出预期结果。
▌不区分肌肉质量和脂肪质量
有时BMI值会判定一个体型良好的人为肥胖,而同时将一个体型较差的人判定为正常,这是为什么呢?一项针对13601人的健康研究显示,肥胖人群(BMI>30)中,男性占21%,女性占31%,而在体脂率测试中,50%的男性和62%的女性均处于肥胖状态。BMI的不敏感性就在于它未区分肌肉与脂肪的相对比重。比如对一个体脂率为10%-15%的标准运动员来说,由于其肌肉比重大,可能造成BMI值偏高,甚至高于那些久坐不动却BMI值正常的人群。
▌BMI值与疾病发生率的联系
2005年由《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BMI值定义下的超重人群和正常人群患病率和疾病死亡率相差无几,而体重过轻和肥胖人群显示更高的死亡率。BMI值过高与Ⅱ型糖尿病有一定关系,但前提是病人本身血清中含有过多γ-谷酰胺转酞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
在涵盖25万人的40项研究中发现,BMI值正常却患有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的病人疾病死亡率甚至高于那些BMI值处于超重范围(BMI25-29.9)的人群。事实上,2010年,一项跟踪11000研究对象长达8年的研究表示,BMI值并不是估计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风险的好途径,更好的测量方法是腰臀比(waist-to-height ratio)。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