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温肺胃的名方
苓桂术甘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①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
处方: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
制法及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剂型:汤剂。
点评:苓桂术甘汤这个方子,看似简单,但是很难读懂。不是这个方子的药味复杂,而是张仲景圣人的心思我们不太了解。更确切的说,是我们对于苓桂术甘汤对应的方证或作用靶点认识不清楚,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状态。再确切的说,就是我们没有底气,在临床中遇到一个什么病或者证,单纯使用苓桂术甘汤原方原药的配伍,治疗后可实现应有的效果。
刘渡舟教授说:慢性支气管炎咳喘属于寒饮的,一般以小青龙汤治疗二三剂,症状可减轻,再以苓桂术甘汤加干姜,温肺胃即可。(《刘渡舟伤寒临证带教笔记》第6页);又说“心阳虚衰......脐腹部有气上冲心胸,属中医”奔豚“,可用苓桂枣甘汤;从心下上冲者用苓桂术甘汤(《刘渡舟伤寒临证带教笔记》第48页)。
刘老用一句话帮我们锁定了苓桂术甘汤的治疗靶点,即”心下“(——胃也,笔者注)。苓桂枣甘汤的治疗靶点——脐腹部(——小肠也,笔者注)。
又说:苓桂枣甘汤治疗的是:水气上冲,心脾不能制之头痛、眩晕、胸满、气冲。此处刘老用一句话帮我们解答了苓桂术甘汤的对应病机,即”心脾不能制(水)“。
又说:凡气上冲非属热者(即属于虚寒,笔者注),选用苓桂枣甘汤、苓桂术甘汤、桂枝加桂汤。桂枝配伍茯苓:下水气、下肝气(《刘渡舟伤寒临证带教笔记》第86页)。
刘渡舟教授医案:某男,32岁,下月恣饮冷饮,至秋头痛,视物昏花,面色黧黑,脉沉弦而缓,辨证阳虚水犯、浊阴上窜。处方:附子12g,生姜12g,茯苓1g(估计原处方是10g,编辑错误,笔者注),白术9g,炙甘草6g,白芍9g,桂枝6g。(此乃真武汤也,笔者注)服药6剂,头痛大减。继服苓桂术甘汤4剂,巩固疗效而痊愈。(《刘渡舟伤寒临证带教笔记》第114页)。
又刘渡舟教授医案:某男,53岁,风心病、心衰,心悸腿肿,辨证水气凌心。先以真武汤:处方:附子10g,生姜10g,茯苓30g,白术10g,红参6g,白芍10g,泽泻20g。服药3剂,心悸腿肿减轻。续用真武汤与苓桂术甘汤合方,温补心、脾、肾三脏,扶阳利水。处方:附子12g,生姜10g,茯苓30g,白术12g,白芍10g,桂枝6g,炙甘草10g,党参1,泽泻15g,干姜6g。服药10余剂,心悸除、水肿退。(《刘渡舟伤寒临证带教笔记》第129页)。
又曰:仲景治疗动悸(无论是心下悸、脐下悸,均为甘桂合用。(《刘渡舟伤寒临证带教笔记》第145页)。
我们再回国头来读张仲景条文:
《金匮要略》(汉·张仲景)“①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
处方: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
制法及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这下我们感觉读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