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老镇江人的“平政桥”!暖暖的珍贵回忆!
在上一篇的微信发后,尾部留了不少留言,让我感动的是大家对这座平政桥真挚的感情,有一位粉丝问我,能否找到桥西两侧的图片?当年平政桥西的两边左侧是镇江地区轮船运输公司,右侧是六、七、八号三个码头,太多的记忆留在此处。
镇江轮船运输公司是一座什么样的公司呢?我问了很多朋友,也查了90年代的《名城名企录》,原来这个企业当年非常的牛,大约50年代创建的全民所有制水运企业,从事海江河运输,年周转量能达到4亿吨公里,下属货运船队、客运码头、货运码头、船舶修造厂、镇江市海运公司、镇江市海洋贸易公司、劳动服务公司、航运小学等单位,是当时集运贸、修造、经销、教育为一体的省内中型企业。
这家企业一直做镇江和周边市县的货物运输和长江沿线短途客运,90年代初还开辟了海运业务。缺点是摊子铺的太大,好像从农贸产品、招待所什么都做。
平政桥西有一栋省政航办公楼。轮船运输公司在苏北路83号,旁边是苏北路82号镇江市联运公司,做运输中转生意。不多远的苏北路98号是镇江市航运公司。这些公司都和水上运输、物流有关。
平政桥的栏杆上,当年是像我一样的少年们远眺对岸的平台,据说更早一些时候,远望江中,还能看到江豚,镇江话叫“江猪子”。
那时候的长江路叫“苏北路”,每到老师政治学习去的周三下午,早放学的我们都会在这座桥上集合,那时,是中华路小学、河边小学和苏北路小学、航运小学的学生胜利会师。
那些当年的七、八号码头,是斗鸡、摔跤的最佳场地,码头的工人们看到我们都直喊“闯王”、“小佬爹”。
平政桥的前身
平政桥的历史也很悠久,据王礼刚老师介绍说,《丹徒县续志》记载:“平政桥在城外小闸下,招商码头临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冬,常镇道陶森甲建。”距今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陶森甲,字榘林,湖南宁乡人,当地人称他为榘林满阿公。他早年投奔湘军,平定叛乱,为收复新疆、沿海安定作出了贡献。后出使欧洲、日本,见证了清末民初一系列重大事件。他担任过署理常镇通海兵备塈寿春镇总兵一职,在江苏主政期间,陶森甲大兴教育,开办实业,担任江南将备学堂总办多年,培养了许多骨干精英。1905年在镇江首修平政桥,负责江苏多地公路建设工程。
陶森甲像
当时,平政桥还是一座木质活动桥,我看过一张金存启老师提供的镇江老照片,上面有“平正桥”三字,这就是桥最初的模样了。
最早的一座木质活动桥。
局部放大后的桥。
晚清时桥边的景象。
上世纪30年代省政府迁到镇江后,开始了省会城市的基建。1933年改建平政桥为钢筋混凝土桥,由江苏省会建设委员会工程处设计,招商承建,1934年1月建成。
改建后的平政桥,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三孔板梁,下部为钢筋混凝土排架桩。桥长41米,净跨30.1米,总宽13.5米,车行道宽7.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米,设计荷载15公吨,距离水面9米。
1936年动工修建铁路码头至平政桥段,改称江边大马路。后又拓宽延伸,兴建平政桥至解放路段,江边大马路改称苏北路,经多次建设,也就是现在的长江路。
解放初的镇江江边码头,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车及货运板车。这个现象延续到60、70年代,人们还能看到在平政桥上坡处,一长溜的小板车停在路边,然后一人拉车,二三同伴在后边相帮推车,上了坡前人再转回来帮着推后人的,然后大喊着“让—开—” 车头翘起,用全身的力气压住车把,双脚点地快速地冲下坡的场景。
就读镇江轮船公司航运子弟学校的职工子弟,那时经常学雷锋,就在平政桥下帮着推上坡的板车。
平政桥上的人力车和货运板车。
平政桥的往事
于锡强老师的“江边码头记事”说,新中国成立后,平政桥至中华路口一段更为繁华,形成了热闹的江边商业一条街,甚至由中华路西端延伸到日新街等。
因南来北往的旅客有住宿的需求,带动了旅社业的发展。马路两边及日新街等巷内的二十几家旅社就应运而生了,生意都不错。
平政桥西头的七、八号码头,对面有扬子江浴室、苏北路副食品商店、江边饭店、理发店、水果店、江边百货店、食杂店、饮食店等,还有邮局、水上派出所、煤炭公司等机构。
扬子江浴室前的一块空场,从早到晚没有消停的时候,每天都有无数旅客在七号码头(镇江至六圩轮渡)、八号码头(镇江至高桥及苏北各港客运)中转,随处可见行色匆匆的旅客。到了春运期间更是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因那边是江边码头至火车站的1路公交车的起点站,还有三轮车服务站,沿着扬子江浴室门外有不少摊贩在此摆摊设点高声叫卖,有卖馄饨、汤圆的、油炸干、豆腐脑、五香茶鸡蛋……
60年代,平政桥又见证了知青的下放。
当年,一大批镇江的共青团员、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从这里出发奔赴新民洲、白马湖、岗埠、射阳、东台等农场。
清早同学们聚集在大市口广场开欢送大会,随后沿着解放路、大西路、迎江路、苏北路,到平政桥附近的码头,同学们背起行李,手提旅行包和网线袋,陆续登船待发。江边都挤满了送行的人群,到处是谆谆的嘱托声,女生到了舱中更是哭声一片。
随着阵阵汽笛长鸣声,船队徐徐驶离码头,红旗迎风飘扬,锣鼓声、广播喇叭声、嘱托声、口号声、哭泣声形成了一阵阵声浪,整条江边马路都沸腾躁动了。
镇江知青上山下乡纪念石
80年代初平政桥的模样。
中华路口对面是八号码头,是镇江与苏北淮阴之间往来航班的客轮码头。六号和七号是货运码头,六号在平政桥的桥下,七号在六号和八号之间。
改革开放后,八号码头“三多一乱”的问题比较突出,既闲杂人员多,无照三轮车、板车强行拉客多,乱停乱靠多和治安秩序乱,各类案件因此频发多发。所以平政桥旁扬子江饭店二楼,成立了镇江市公安局水上分局。
镇江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的成立,打击了长江上越来越多非法采沙的小水泥船。
2000年长江路改造时,重建了平政桥。
新平政桥分为南北两半桥,北半桥4跨16米,南半桥3跨16米。为装配式普通钢筋砼空心板简支桥梁,桥面连续,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墩,钻孔灌注基础,桥台为双排柱式,桩径80厘米,2000年12月开工,2001年8月竣工通车,为长江路上的一座重要桥梁。
平政桥,作为江南运河的第一桥,点活一色河水经络,也叫醒了两岸的热闹
镇江的桥啊,也成为一个个记载,一个个风景,诉说着一段段故事!
分享: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却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留言。
如感兴趣,您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