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为何难封?人到中年,读懂霍去病后,才明白李广错在了哪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我家六岁女儿都能朗朗背诵的诗,飞将军李广的雄姿,就这样永久的镌刻在诗句中,一代代的流传下来。
历数猛将如云的西汉,战绩最为彪炳的自然是封狼居胥的霍去病;而知名度最高的,最为大家喜爱的恐怕就要数李广了。
飞将军李广
人们喜爱李广,不光是因为他的骁勇,他那一箭入石的传奇,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悲壮,他“一生难封”的境遇。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我一向都认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最经典的句子不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是这短短的八个字。
八个字摈弃了文人的风花雪月,无病呻吟,道尽了人生不如意,命运多舛。
李广为何难封呢?我曾经很感兴趣这个话题,看了许多篇相关的论文。
归结下来无非是几种说法。
第一:实力论
李广只是个人武力值很高,领兵打仗他不行。
隔三差五就要被匈奴以多打少包围一次,甚至自己还被俘虏过,最终靠装死才逃了回来。
虽然每次硬碰硬总能跟敌人完成互换,但是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法,充其量也就是个功过相抵,想封侯那是不可能的。
第二:运气论
李广这人啥都好,就是运气不好,命犯天煞孤星,注定倒霉到没朋友那种。
首先出生时机就没选好,输在了起跑线。
李广生于汉文帝执政时,文帝那是休养生息政策的忠实践行者,李广这种好战分子是没有出路的。
以至于汉文帝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对李广说:“你小子没生对时候啊,你要是再早生几十年,跟着先祖刘邦,封个万户侯都是少的。”
等到同为“好战分子”的汉武帝登基后,满怀期待大干一场的李广不但没出头,反而倒霉依旧。
他率大军出征的途中迷路,贻误战机,最终性情孤傲的他选择了自刎身亡,结束了悲惨且霉运连连的一生。
第三:人品论
这种说法的论点就更简单明了了,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李广不修私德,想当年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首功的李广竟然鬼迷心窍,私下接受了有篡位野心的梁王授予的将军印。
再比如他赋闲在家期间,有一次大半夜喝醉酒被守城官员拦住不让进城,李广记恨在心,起复后找了个理由将该官员杀掉以泄私愤。
如此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之辈,又怎能封侯呢?
上面的三种说法对不对呢?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又各自有站不住脚的地方。
就拿实力论来说,李广绝非只有匹夫之勇,他是位有勇有谋的将领。
一次李广率领一百多骑兵碰上了匈奴数千骑兵的大部队,众人惊慌失措,想要掉头速退。
李广却说:“我们这样一跑,匈奴追上来一通乱射就全完了,如果我们留下,好整以暇,匈奴人会以为我们是来诱敌的,必不敢上。”
于是汉军众人下马休息,对着匈奴指指点点,谈笑风生。而匈奴人惊疑不定,最终也没敢选择出击,李广这才从容不迫的撤退,毫发无伤。
还有一次,李广带四千骑兵被匈奴左贤王部四万骑兵所包围,面对十倍于己的强敌,李广丝毫不慌,他命令士兵就地防御,又派儿子李敢带几十骑兵冲进敌军阵中砍杀一番,并亲自用大黄弩弓射杀几名敌军将领。
士兵看到李氏父子骁勇至此,也不再慌乱,愣是坚持到了援军的到来,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杀伤了比自己损失还要多的敌军。
以上种种,都体现了李广是名临危不乱,智勇双全的将领。之所以没有很大战果,是因为他几乎没有统帅过大部队。
这跟汉武帝时期的对匈奴总体战略有直接关系,当时对匈奴的战略为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击溃匈奴。
这种战略简单但却有效,后世的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战争中,比如雍熙北伐,萨尔浒之战,都是分散了优势兵力结果被各个击破,功败垂成。
这种战略虽然好用,但是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前线领兵的将领权力过大,所以必须要是皇帝的绝对亲信才可以。
这个亲信自然不可能会是李广,而只能是和汉武帝有着姻亲关系的卫青、霍去病。
霍去病
甚至按照《史记》中司马迁隐晦的描述,卫青和霍去病跟汉武帝的关系恐怕还更加亲密,只是此事难以查证,只能当做笑谈罢了。
基于汉朝对匈奴作战的整体战略,注定了李广没有太大的发挥舞台,只能是一颗棋子,极大的制约了这位军事天才的表现。
一个将军的能力如何,敌人的反应最为客观和真实。
李广的名字,在匈奴人中可以用来吓唬夜哭的小孩,这就是对他实力的最好评价。
至于运气和人品说,其中站不住脚的地方就更多了,在此不一一赘述,既然实力、运气和人品都不是李广难封的真正原因,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直到前几天看霍去病的传记时,才豁然开朗。
作为十八岁就封侯,死后陪葬汉武帝茂陵,武帝一生对其信任有加的绝世奇才,他凭借的并非完全是外戚身份或者赫赫战功,而是另一项特殊的本领,在我看来这才是李广最欠缺的地方,也是造就两人迥异人生的根源。
关于霍去病的为人,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了一句话:
少而侍中,贵,不省士
意思就是说,霍去病这人出身显赫,从小就跟着皇帝,服侍左右,锦衣玉食惯了,不懂得体恤下属。
为了证明此事,司马迁还记载了一件小事。
有一次霍去病带兵在大漠中追击匈奴,汉武帝心疼爱将,知道他们缺衣少食,于是专门准备了十大车牛肉送给霍去病,希望吃得饱饱的,多多杀敌。
牛肉啊,满满的优质蛋白,放到现代还有人吃不起呢,在古时候那绝对是奢侈品食物。
这是圣上的一片体恤之情,士兵们理应感恩戴德,可是此事却闹的怨声载道。
原来霍去病根本就没有分给士兵享用,宁肯烂掉,回京以后统统扔掉,也没让士兵饱口福。
你说,这不是刻薄寡恩是什么?这不是不恤下属是什么?
这样的领导,那是不会有人死心塌地跟着他干的。
反观李广,恰好是两个极端。
据《资治通鉴》记载,李广的爱兵如子那是出了名的。
他当了四十多年两千石俸禄的高官,死的时候家里竟然没有余财,工资都被他用来接济穷苦士兵了。
行军在外,难免遇到断水断粮之时,遇到水后,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遇到食物,士兵不全吃上饭,他绝不进食。
导致李广自刎的那次行军迷路,已是白发苍苍老者的他依然爱护着自己的士兵,把所有的罪责都揽到了自己身上,一人扛下了所有的债。
李广在军中威望极高,他手下的士卒,对其都忠贞不二,甘愿为他献出生命。
正因此,李广部队的战斗力极强,常常上演以弱胜强的好戏。
这是李广最大的优势所在,却也恰恰是他最大的弱点和软肋。
自古以来,但凡受到士卒高度拥护爱戴的将军,大多没有好下场。
亲自为士兵吸吮脓疮的吴起,最后死于政治斗争,死后尸体还被分尸;
堪称军神的岳飞,也是跟士兵同吃同睡的爱兵典范,最后冤死赵构之手。
为何这些士兵眼中的优秀统帅,总是会被上级所猜忌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们赢得了军心,但是失去了信任。
军队是维护国家机器,君王权力的基础,谁拥有军队谁就拥有绝对力量,拥有问鼎王位的实力。
一个能够让士兵死心塌地跟随的将军,对国家也许是好事,但对君王来说,则是大大的不妙。
能够为一个人去死,在古代这有个称呼,叫做死士。
比如荆轲,就是太子丹的死士,一个死士都差点颠覆天下,那么一堆死士呢?
功高震主,天子也许不怕,但是德高服众,那是一定会怕的。
历朝历代,这样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很不幸,李广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始终没有真正获取汉武帝的信任,从未真正的统领过大部队。
汉武帝
反观霍去病,高下立判。
一方面他尽心竭力,为刘家江山奔波效力,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另一方面,他独断专行,丝毫不市恩于下属,更不要说拉帮结派,收买人心。
他明白,在汉武帝眼中,一个能打仗,又在军中没有绝对权威的将军,才是个好将军。
所以对于汉武帝赏赐的牛肉,他是绝对不会给别人的。
给了别人,那叫用皇帝的赏赐收买人心,如果军队都只知道感恩主帅,不知道感恩皇帝,那么这个天下,究竟姓刘还是姓霍呢?
牺牲自己的名声,换来皇帝的绝对信任,这叫自污之术,是一种高绝的政治智慧。
只可惜,李广到死也没有悟透这个道理,李广难封,难封的不是李广,而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