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口水南“三堰”水利工程

汾口水南“三堰”水利工程

民国《遂安县志》有条记录:(县西)三堰,溉田三千七百余亩,每岁蓄泄,郑余两姓董其事。乾隆十二年大水坏,知县鲁克恭详请发帑修。

  这是县志记载中受益面最广的水利工程。这项水利工程在哪?新安江水库蓄水后,是否淹没于水底?

记载在民间,姓氏宗谱再次显示了历史档案的价值作用。民国《宋祁余氏宗谱》中竟然专门有一册《三堨成规》,详细记载了县志所载“三堰”的来龙去脉。原来三堰就在汾口镇境内,仍然在发挥着水利作用。

  《三堨成规》收录了自南宋隆兴二年(1164)到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三堰始筑及历次修筑的文书档案,包括三堰图、苗公传、兴筑修筑报告及官方批复、官方嘉奖、榜文告示、水利纠纷处理及批示、修筑合同等内容,可以说是一部系统的民间水利志。

从图纸和文字记载看,整个水利工程涉及今天武强溪南面的山底、简门、经门、郑家、宋祁、强川口、洲上等村落水田灌溉,受益田地基本还在。整个水利工程包括灌口直堨(在山底村上的武强溪上)以及其下洪堨、上泽堨三堨(合称三堰),还有直堨与水圳连接处的中堘鼠尾(水量分流设施)及水圳沟渠等,水程达十余里,灌溉官民田最多时达四千余亩。

  该水利工程最早创建于南宋隆兴二年(1164)。这年,宋祁余氏第七代余荣,又称余苗,向政府打报告,请求同意兴筑三堰。自己愿意将灌口二十六亩捐出凿灌,并出资雇工筑立堰坝。由于涉及村落多,工程费用开资大。并请官府张榜谕示,统一思想,并按田亩科派粗工木料,以便施行。这一请求得到官府应允,宋朝工部行文批准。

  淳熙元年(1174),工部给帖嘉劳,题其堰为“余公三堰”。佥立余荣为堰长。(按:此帖说余荣曾于上年告立堰坝,隆兴二年至淳熙元年,相差十年,两则档案有出入)

明朝成化二十一年,堰坝冲塌。工程浩大,又值岁歉,余氏与郑氏商议确定分工修筑。这次修筑有一大改进,就是在灌口向上立一圳堘,对南北两灌进行均分水势,兴利避害。

  三堰兴筑修筑后,方便了灌溉,保障了粮食生产。但是,时间一长,也出现了许多纠纷。一是有些人不愿出资出力对堰渠进行修筑。二是上下各村利用水流,沿圳建起了水碓,影响了灌溉。三是武强溪上有商人放排做生意,冲击堰坝。《成规》对这些内容都有反映。为了公平承担修筑费用,大家商定了“编田为甲,照甲起傭”的办法。赐以堰长榜文,许其约束居民及时修理。有不如约者,轻则朴责示罚,重则呈公究治。为了保障灌溉用水,对水碓和放排则实施了季节性调节的办法。对有碓者,每年夏月整酒一席请堰长,出点心并酒待堰夫八十名,以作筑堰劳资。

现场察看,对照三堰图,灌口直堨在三底村上威山脚武强溪上。三堰既是三堨统称,也特指灌口直堨。据三底《太原王氏宗谱》,就称三堰三槐堂,又迁徙记称迁居七峰三堰下。里居图八景标有“三堨渔歌”。三底村名应是由三堰下及三堨底演变而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