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痛感警示多种疾病】
昨天有粉丝留言咨询:“尊敬的廖老师,听您的节目,看您的朋友圈,差不多一年时间了,受益匪浅,学到太多健康养生知识,深表谢意!最近总感觉身体有痛感,想请教老师,如何判断身体痛感的问题,谢谢!”身体痛感警示多种疾病,廖老师将之归纳如下,供你参考:
一、胀痛:指疼痛且有胀的感觉,以胸肋部、胃脘(即胸骨下、肚脐上)、腹部较为多见。若这种疼痛时发时止,多见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胀痛需采用行气的方法来治疗,比如试着用陈皮泡水喝。若头、眼部偶尔胀痛,或是有一跳一跳的痛感,可能是用脑、用眼过度,应多休息,但若经常发生,最好测一下血压。
二、刺痛:指疼痛如针刺,若部位固定,多因淤血所致。全身各处均可出现刺痛,但以胸胁、胃脘、小腹最为多见,如不严重,可用玫瑰花泡水喝,以活血化淤;也可以坚持服用三七粉一段时间,效果也非常不错。
三、走串痛:指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者只觉得疼,但找不到确切的部位。这种情况若发生在腹部一带,多因气滞所致,可用陈皮行气;若发生于肢体关节,多见于风湿痹症,补气养血和健脾排湿是关键;当然改善居住环境,搬离阴冷潮湿之地,也很重要。
四、冷痛:指疼痛有冷的感觉,并且喜暖,常见于腰脊、脘腹及四肢关节等处。平时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温敷,关键还是要温阳扶阳气,把肾阳补起来。廖老师一般建议用中药足浴包配合蕲艾护腰一起使用,效果不错。
五、灼痛:疼痛且有灼热感,喜冷厌热。此表现多因火邪窜络或阴虚火旺,组织被灼所致。若胃脘部灼痛常提示有急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在对症治疗之外,还应注意多吃蔬果,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规律饮食也非常重要。
六、隐痛:指疼痛不剧烈,能忍受,但却绵绵不休,常见于头、胃、腹等部位。隐痛多因精血亏损或阳气不足,体内寒盛,机体失于充养而致,因此应采用补益气血的方法调理治疗,如在饮食中加点当归、黄芪,也可吃点麦芽糖等。
七、重痛:指疼痛且有沉重的感觉,常见于头部、四肢。由于重痛多因环境湿邪、困阻气机而致,因此,给周围环境除湿是缓解此类疼痛的首要任务;改善外围环境及内调体内环境应该要同时进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八、绞痛:疼痛如绞割,多会觉得难以忍受。廖老师建议:一旦出现绞痛,不要犹豫,立刻就医,查明真相,然后再对症治疗,才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