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时的4个误区,看你踩了几个?避开它们,轻松煮出一壶好白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季节更替,覆水难收。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冬。

数九的凛冽清晨,迎面如刀的寒意,处处彰显着冬季的嚣张。

悠然飘落的黄叶,无意地掉落在身边。

从墙角钻出的那几朵梅花,更是给冬天带来了别具一格的韵味。

这时间美好的东西太多,无拘无束的风,飘忽起落的云,还有这般冬日的风景如画。

北方的冬天,寒冷刺骨,纯白无瑕。

南方的冬天虽没那么凶猛,但依旧把自己冻得瑟瑟发抖。

冬季所爱之事,多是在室内完成。

比如,在工作之余泡一杯热茶,仿佛身边有个温暖的依靠。

再比如,煮一壶茶,茶香氤氲,布满整个屋子,温馨又平淡。

窗外寒冷凛冽,屋内温情蜜意,围炉煮茶,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香,舒爽无比!

或许,这就是冬天的味道吧。

关于煮茶,也有千人千面。

大家煮出来的茶汤滋味都不尽相同,甚至有茶友感叹,“为什么我煮白茶总是不好喝?”

问清始末才知道,原来是煮茶方式不对所导致。

《2》

原因一:白茶品类没选对

听说优质的白茶宜泡宜煮,那是不是所有白茶都适合呢?

非也。

煮茶,首选老白茶。

由于老白茶经过了至少3年的陈化,内在物质发生了一些转化。

随着岁月的增加,老白茶细胞内的成分,比如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黄酮类等物质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以多酚类物质儿茶素为例,它的含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当它发生物质转化,生成新物质之后,在老白茶内的含量便明显减少。

缓慢、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老白茶的涩味物质减少,拥有了适合煮的特质。

实际上,只要陈化时间足够,不论是白毫银针,白牡丹或寿眉,都可以煮。

但粗枝大叶的寿眉,粗壮的茶梗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糖。

压成饼之后,也会带走茶叶内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

若是实在害怕茶汤苦涩,茶友们可以优先选择老寿眉饼进行煮茶。

与此同时,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在逐渐增加。

这是多酚类物质减少,生成新的聚合物之后所带动的。

黄酮类物质,对中老年人比较友好,因此正应了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而新白茶,处于风华正茂之际。

体内含有充足的茶氨酸、咖啡碱、茶多酚等物质,用盖碗加之快出水,便能体验到其中鲜爽清新的风味。

如果贸然加入煮茶壶中,则会令内质在高温下大量释放。

煮出来的茶汤,不仅颜色又黄又绿,深黄浓绿,且汤感也是极为苦涩。

以正确冲泡方式对待优质白茶,才是最大的尊重。

《3》

原因二:投茶量过多

茶水比例,是影响茶汤滋味的重要因素之一。

既然泡茶讲究投茶量,煮茶自然也不能落下。

用110毫升左右的盖碗冲泡白茶,一般只要投干茶5克,便能感受到浓淡适宜的滋味。

到了煮茶,用水量增多,投茶量是否也要一起增加呢?

未必。

煮茶,300-400毫升的水,只需要投2-2.5克的干茶即可。

有茶友觉得好奇,“为什么煮茶水多,茶却少了?”

因为煮茶,是一个长时间高温加热的过程。

盖碗冲泡,水与茶的接触时间仅仅7-8秒左右的时间,迅速的茶水分离。

煮茶却不同,不可避免茶与水长时间的接触,且不停在高温下释放内质。

如果投茶量过多,造成茶水比例失衡,茶多水少,依然会导致茶汤过浓,滋味苦涩。

尤其是饼茶,经过了压饼之后,叶片与叶片之间的缝隙减小。

2克干茶仅有薄薄的一片,看起来似乎很少,但实际上在煮茶的过程中,会逐渐吸水胀大。

高山白茶,内质丰厚,从来就不担心滋味寡淡。

若是煮叶底,也就是泡后再煮,便可以将5克的叶底全部投入煮茶壶中。

之前的冲泡,已经消耗了老白茶内大量的养分,而煮茶的目的只是为了进一步榨干内质。

茶友们要注意分清煮干茶与煮叶底,切忌因为“贪心”,而贸然增加投茶量。

《4》

原因三:煮白茶如同熬中药

以往母上大人给自己熬中药时,往往需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

在陶炉中装满各种中草药,架在炉子上,用小火细熬慢煮。

尤其是温补类的药材,长时间的煎煮才能完全破坏植物的细胞壁,把各种氨基酸和养分煮出来。

因此,便有茶友把煮中药的办法转移到了煮茶身上。

既然老白茶也具有温补的作用,是不是也需要细熬慢煮才更有营养呢?

当然不是!

过度延长煮茶时间,适得其反。

内质丰沛的老白茶,在高温的不断刺激下,茶叶内的养分也在源源不断的释放。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那些苦涩物质。

温度越高,它们的释放速度越快。

由此看来,细熬慢煮老白茶,只会让茶汤过浓过苦,颜色发暗,与醇厚甘甜无法扯上关系。

正确的做法如下。

1.直接煮干茶,则应该沸水投茶。

由于干茶还未经过冲泡,处于初始状态,体内含有充盈的养分。

煮茶时间太长,不仅会影响第一壶茶汤的滋味,还影响了后续煮茶的内质释放。

原本内质充盈的老白茶,活生生被提前结束了生命,只留下了“又苦又涩”的坏印象。

提前将煮茶壶中的水烧沸之后,再将干茶投入。

待水再次沸腾之后,茶汤颜色接近赤金色,立即关火。

依靠余温,茶叶的物质还在缓缓释放,因此不用害怕茶汤的滋味太淡。

止沸后,小心翼翼的将茶汤倒出饮用,品味老白茶的醇厚细腻。

2.煮叶底,可以选择冷水投茶

由于叶底中所剩的内质有限,因此冷水投茶,可以让物质随着温度升高,逐渐释放。

看着茶叶在茶壶中旋转翻飞的模样,心情也逐渐平静了下来。

同样,水沸即可,茶汤颜色接近赤金色关火。

其实煮老白茶,真的不费时间。

《5》

原因四:胡乱添加辅料

“红枣补身子,煮老白茶时加几颗吧。”

“枸杞明目,煮老白茶也可以放一些。”

最终,煮老白茶成了东北的铁罐乱炖。

但添加了之后,不仅没有为茶汤的滋味锦上添花,反而清甜感被甜腻感所掩盖。

原本的茶汤,清澈透亮,入口滋味清甜可口,回甘生津,从喉根处还会涌上阵阵凉意。

可这一切,全被胡乱加料给毁了!

澄澈感不再,茶汤中漂浮着一些红枣皮,枸杞果肉等一些絮状物,让汤水看起来灰蒙蒙的,不清爽。

入口是浓重的红枣味,而老白茶那些清新的药香,花香,陈香,却不见踪影。

原来,是被辅料的味道掩盖了。

喝好茶,向来提倡清饮。

不论是冲泡还是煮茶,皆如此。

否则美妙的香气滋味被其它东西所影响,不仅少了品茶的乐趣,更影响了品茶者的心情。

想要追求枣香老白茶,可以选择品质好的老寿眉饼。

经过煮茶后,即便不额外添加红枣,茶汤中也自带着清甜的枣香。

这股枣香,与甜腻的红枣有所不同。

它类似于煮红枣水时,飘散在空气当中的水蒸气,所散发出的阵阵清香,甜而不腻。

加料,成了多此一举。

《6》

闻着袅袅茶香,听着水沸之声。

让原本寂静的屋子,多了几分暖意。

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

关起窗子,煮上一壶茶,两耳不听窗外事。

不管户外如何寒冷,只求心中温暖。

一杯好茶,让孤独的心,不再无处安放,不再四处流浪。

只让人觉得舒服,在这么大的世界里,得到小小的慰藉,足矣。

暖流涌入心扉,给足了满满的归属感。

今天,你煮茶了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