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王伟:【故乡记忆】(散文)

故 乡 记 忆

文/王伟

故乡位于陕西延安富县的一个北方县城,虽然没有大都市的炫丽与繁华,但自有其独特的人文风光,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起风了,西北大地上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所有的山上都落下了一层雪片,虽然不如瓦房上那样铺填得均匀普遍,但那一片片洁白的光彩却使人感到旷野的清寒。冷森森的雪花撒进千家万户,有的落在光秃秃的树上,雪花怪声方柏霓怒吼着、咆哮着、翻滚着铺天盖地而来。飞舞的雪花来往冲撞,不知它是揭地而起,还是倾天而降,整个世界混混沌沌茫茫一片,大地和天空被雪混成了一体。厚厚的雪掩埋了村舍,地上整齐地铺着一色的洁白。人走上去成了多余的丑陋,在山坡上、河滩上多出些本来没有的难看。玉米地里的牛粪、土块顶着落在头上的少许雪块,到也添了一种装扮。雪的冷这时候才有了真正的威慑,天下、地上都是它的力量,所到之处,冷寒了尘世,也冷了人老几辈过过来的日子。家家门前找不到外人的脚印,显得路稀人断。人心都冻透了,说话吐声硬梆梆的起码戳人,只有眼睛里装下能填饱肚子的东西人才变得有了人味。

进入冬季,农村家家户户也都闲下来了。也都在准备过年前的各种吃的东西,窝豆酱、豆包、油糕等带有地方浓郁色彩的特色小吃,呈现在人们面前也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西北风呼呼地吹,咆哮的声音听起来有点惨人。吹裂地皮的裂缝随处可见,人呼出来的热气清晰可见。村口的碾盘周围一圈女人在碾米,不时地可以听热闹的说话声,间杂着阵阵开心的笑声。她们的头上都戴着头巾,腰上系着围裙,或坐或站。面前的地上放着几个笸篮,中间用个木棍支起,拿个纱网做成的箩在箩面。笸篮里的米面显得晶莹剔透、洁白细腻。一头毛驴套在碾盘上,用一块破布蒙住眼睛,以碾盘为中心画着圆,时不时地传来人的大声呵斥。一个妇人拿个扫把把碾盘里面的米往外扫,让它在石碌碡的碾压下往外面延伸,挤出来的粉渣就快速地装进箩里,交给在地上箩面的人,并把已经箩尽的米渣在倒在碾盘上,如此循环往返。地上的袋子里、笸篮上不时可以看到新的才泡好的米,碾完一家就轮下一家。

做油糕是个麻烦细致的活,要把碾好的米提前和好,就如同蒸馒头一样,放在锅里蒸熟,然后在笸篮里放上碾好的米粉,把蒸熟的米馒头一古脑地倒进去,然后双手利索地把它们搅拌在一起,在案板上来回滚动,务求揉均匀,搓成条状。让其冷透后,用刀切成薄片,就支上油锅可以炸了。炸出来的油糕色泽金黄,咬上去外焦里嫩。旁边的锅里也蒸好豆包,拿着冒着热气的豆包,扯开梨叶一口咬下去,露出里面包的红小豆馅。顿时,香气扑面而来。

进入腊月,在农村家家户户的过年都喂的有猪,抽个时间找个人来杀猪,俗称杀年猪。猪肉用简单的方法处理以后,可以够一年吃的。难怪猪也在雪花飘飘的季节里度日如年,或许也知道自己大限已到,最终难逃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的命运。主人家今天准备杀猪,得提前约上三五个人,早早地给锅里烧上热水,等水沸腾了,几个人就去猪圈,拔掉围栏的木棒,一个人给前面撒点玉米豆,索使引诱着猪从圈舍一步步地走出来。师傅凑准空隙,快捷无比地伸出早就准备好的铁勾子,准确地、牢牢地勾在猪的下额上的软肉上,猪由于受到突然的刺激,努力地做着垂死挣扎,作最后的反抗。其他的人则手忙脚乱却又有条不紊地逮腿的逮腿,提尾巴的提尾巴,楞是把一个几百斤的猪给生生地抬了起来,按在院子中央准备好的倒翻过来的架子车上,几个人紧紧地摁住猪,不让它有活动的空隙。师傅拿起放在架子车上的刀,在猪的鼻子上用刀背使劲地磕了几下,然后,就把刀子刺进了猪的咽喉位置,真正的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猪无奈地发出痛彻心扉的、撕裂的嚎叫声,数里可闻。此时,杀猪的师傅嘴里大声地喊着快拿盆子。有人手里拿着洋瓷盆,里面撒的面粉和细盐,放在地上,殷红的猪血从刀口位置喷薄而出,红得刺目、耀眼。

师傅然后招呼着人们把猪肉卸下来,放在院子的桌子上,用砍刀把猪肉砍成大小不一的块,放进院子里早就燃起来的柏树叶上,往猪肉上撒着盐巴和些调料。依次来熏肉,柏树枝有其独特的香味,气息浓郁,熏出来的猪肉自有一番味道,而且便于储存。屋里的妇人们也早早地把肠子用荞面和猪血灌好,放在锅里开始蒸。

熏好猪肉后,一天的任务也就算结束了,屋内早早的给脸盆里倒上热水,招呼着让大家赶快洗手,嘴里说着可能都早饿了之类的话,人们也都客套地说着不饿。炕上的桌子上摆了满满一大桌子菜,放着一壶早已温好的酒,整个屋内是酒香肉味弥漫着。主人家挨个给帮忙的人发烟,让大家伙赶快坐下来吃饭。人们也就都不客气地坐在炕头上,大口吃肉,喝着烧酒,心里自有说不出的惬意。为了提高喝酒的气氛,行酒令是不可缺少的亮点。在农村热情好客是一种习惯,必须要让人喝好才算把客人招呼好了。主家先给每个人敬了两杯酒,嘴里说着感谢的话。然后,就和下面的人吆五喝六地划起拳来,别的人饶有兴致地看着输的人喝了酒就又给杯子里添上酒,整个屋内酒气、热气环绕着,旁边的人起哄的、笑着的皆有。

妇人们则把一大锅肉舀出来一碗碗的端上来,里面有猪肉、粉条、白菜、猪血,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杀猪菜。主人让孩子们端着碗给村子里的人家送去。送完后,才能轮到他们自己吃饭。在农村,年年杀猪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给左邻右舍送一碗杀猪菜,这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定,也好显示邻里之间相处的融洽。

农村过大年忙是不可少的,家家户户在贴春联,有的则在远处看着春联是否端正。贴好春联,拿出大红灯笼,给里面接上一根电线,装个灯泡,并试一下是否有电,然后端端正正地挂在大门口。屋内的人张罗着做饭。剁饺子馅时,先把瘦猪肉切好,用刀剁成细丝状的,用刀铲起来倒进盆子里,然后把洗净的白菜和大葱放在案板上,劈里啪啦地剁起来,白菜在桌上不停地变换形状,剁好白菜,拿出纱布,把白菜放在纱布上,然后包起来,使劲用手挤里面多余的水份,把挤去水分的菜放进盆里,接着放进蒜末、姜末及花椒粉各种调料,在锅里烧热油,把滚烫的油一股脑倒进盆子里的饺子馅上,只听到一阵阵刺啦的响声,和一阵阵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再给上面淋少许自己榨的芝麻油,用筷子不停搅动着饺子馅,从低下到上面务求拌的均匀。闻着香味,笑着说声“娘您拌的饺子馅好香啊”,有人笑着说就你嘴馋,真是馋猫鼻子长,说笑中开始准备包饺子。揭去盆上面罩着的锅盖,用手指试了下,知道面醒好了,就把面团用刀割下来一段,放在案板上并撒上面粉,开始揉搓面团。在手的压力下,面团不停地变化形状和大小,等揉到条形大小合适的时候,手里的动作才停下来,用刀从面条的一端切到另外一端,然后均匀地撒上面粉,把切下来的面条逐个用手掌压平,再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圆形小片,把擀好的小片拿到一个用高粱杆做成的篦子上,搬个小凳子坐下,就开始准备包饺子。拿筷子给饺子皮里放进去适量的馅子,把饺子皮沿一边折起来,就能清晰可见皱纹,捏好饺子像元宝一样,然后就端端正正的放在高粱做成的锅盖上。

过年家家户户都成团圆饭,不仅仅是为了热闹,也更是为了年的气氛。家里的炕桌上摆满了一桌子的菜,什么的鸡鱼等硬菜,都是平时想成而不舍得买的。长辈端端正正的坐在正中央,孩子们则坐在炕边,先后给长辈敬酒,也嚷嚷着要给倒酒,长辈笑着说那就倒吧,反正是过年吃团圆饭,就图个乐呵,边说边从身上拿出早已用红纸包好的红包,逐个递给身边的几个孩子,有的说自己都多大的人了,就不收红包了,长辈就佯装不高兴的样子,再大也是的孩子,听话都拿上。一家人都开心的拿起手里的杯子相互说着新年祝福的话语。外面的爆竹声响了,也就是告诉人们除夕守岁辞旧迎新了。吃过团圆饭,一家人在炕上边唠嗑边津津有味的看着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桌子上的碗里盛满了瓜子、花生和水果糖。只见外面倒处都是一片光亮,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更是不绝于耳。

在农村,凌晨,有人开始放起爆竹,宣示着新的一年来临了。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爆竹声音不绝与耳,大年初一吃饭是看谁家的饭早,其实都是吃饺子的。一家人吃着饺子,桌子上放着用葱、大蒜、香菜、辣椒粉调好的蘸汁,把蘸料用小勺倒进碗里,色泽香味诱人。于是谁也不再说话,都在吃着饺子。有人把个饺子放在嘴里,觉得个蹦一声,感觉是咬到什么硬东西,赶快吐了出来,是一块硬币,立时,就兴奋的欢呼雀跃,喊着自己有福气了吃到钱了。

村子随处可见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别提有多高兴,从起来就没有消停过,不停的在外面放炮仗,手里拿个双向炮,点燃了在地上响了一下,然后就冲到半空中,接着就是啪的一声,最好玩的当然就是手上的响炮了,点燃后,就听到一声哨音冲向半空,接着就是炮声。

吃过早饭,孩子们就三五成群的相约挨家挨户去给村子里的长辈们拜年,不论男女的成为了约定俗成。路上的积雪随处可见,人行道上早早的扫出来一块可以走人的地方。院子大门上挂着大红灯笼和鲜红对联洋溢着节日的喜庆。玉米堆上面披着塑料纸,下面堆着一层残雪。院子里的炉筒子冒着烟,屋内的火炉子烧的暖烘烘的。屋子正中的桌子上摆放着家谱,香案上摆着各种供品,拜年的人就习惯性的上香、磕头。家家户户的你进他出的热闹场面,屋里挤满了拜年的人,多余的就在外面,说着过年祝福的话语。有的晚辈就跪下要给长辈磕头,而长辈们嘴上说着现在都是新社会了,不兴那一套了,可心里却是高兴的。磕了头,就从地上起来,拍一下腿上的土,就准备去别的家拜年,如此反复。孩子们也是高兴异常,男孩子的口袋里面装满了各种牌子的香烟,而女孩子的身上就是瓜子和水果糖,所到之处,一片热闹的景象。难怪乎过年小孩子们高兴,他们不仅仅可以有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还可以领到红包。早上起得早,吹出来的热气都是白色的,脸冻得红彤彤的,有的把羽绒服上面的帽子扶起来,捂住耳朵。

给长辈们拜过了年,就张罗着让人扭起了秧歌,找了几个人把锣鼓架势摆在学校门口,就敲打起来,扭秧歌的人就早早的换上服装来集合。送秧歌帖子的人更是早早的行动起来,提前把帖子送了出去。

锣鼓声在村子里井然有序的响着,秧歌队伍很快就有组织的列好队形了,队伍上的人服装是焕然一新,前面的是扭秧歌的,手里拿的扇子和绸子,脸上画了妆,男女搭配,接着就是腰鼓队,肩上背着红色的小型腰鼓,一个个年轻的后生显得生龙活虎一般,敲打着鼓点边迈开矫健的舞步,接着就是四个形态各异的大头娃,他们的表情夸张搞怪,脸上笑眯眯的。

秧歌队敲锣打鼓的开始给拜年了,第一个场子就是给村委会拜年,也是俗话说的官场。硕大的学校院子中的操场上早早的摆了两张桌子, 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电壶、糖果、香烟。

外面早有人响起了鞭炮,接踵而至的就是由远而近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两个年轻的后生抬着一个差不多直径有一米见方的红色大鼓,周边用铆钉镶起来的牛皮鼓,让两根鼓槌有节奏的敲着,鼓面上只看见鼓皮上下剧烈的弹起着,鼓槌上的红色绸缎随风飘舞,拍镲镲的人也在卖力的拍着,阵阵的回音让人的耳膜都承受不起,敲锣的有力的配合着。锣鼓队在院子正中停了下来,秧歌队有序的进场,接着就是载歌载舞的扭起来。秧歌头男的左手执一把花扇,头上用白毛巾扎起来,身穿白色的秧歌服,胸前左右各绣有两条龙的图像,腰上用彩色丝绸缠着,脚上穿着红色的马靴,右手合着节拍灵活的挥动着,女秧歌头头带一朵大红花,长长的辫子甩在身后,穿红色的秧歌服,上面绣着大小各异的牡丹图案,手里拿着两把绿色的扇子,合着节奏摇摆着,不时的变换着队形和姿势。打腰鼓的更是威武霸气,男鼓手合着鼓点打着不同的鼓,有些配合着前后敲,然后在空中跃起有数尺,前后腿分开,落下身后是尘土飞扬,只见红色的丝绸飘舞着,中间夹杂的人上下跳动,左右摇摆,个个生龙活虎的摆着各种不同的姿势,只听的阵阵呼喊声。女鼓手就相对显得文静许多,配合着男鼓手的动,她们也在击打着腰鼓,不时的也跳跃,前后击鼓。

有趣的就是划旱船的,一个中旬的汉子打扮成渔夫的模样,头带一顶破草帽,脸上粘着黑长的胡子,穿着唱戏人的服装,脚上蹬着宽大的白色靴子,手里握着一块船浆,有模有样的拦在船前摇着,而坐在旱船上的女人则更是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枝招展,脸上的粉涂了厚厚的一层,穿着唱戏上妇人的戏服,描纹化眉,身后背着一个扮成的孩子,旱船的吊带紧紧的套在肩上,船的四周点满了蜡烛,光亮一片,各种饰物镜子点缀着,女人迈着轻盈的步子,款款的在周围转着。舞狮子是秧歌队不可缺少的重头戏,锣鼓家具的鼓点也有所不同,一般是四声鼓,讲究的是鼓点快,节奏急。引狮子的人穿着秧歌服,手里拿着绣球,脚上穿着战靴,打着绑腿。出场就是几个空翻,稳稳的落在地上,挥动着手里的绣球,大声的叫着,引着狮子缓缓的走了出来。狮子在人群外就晃动着硕大的头颅,左顾右盼,头上的铃铛不停的直响,摇摆着就冲进场里,不急不忙的朝着绣球上下摇着,把舞狮者夹在其中,左缠右绕。院子正中间早摆好了两张桌子,桌子上面也搭了一张长型的凳子,为一会狮子上台所准备的道具。舞狮者从狮子身上抽出身,在地上一个漂亮的二起踢脚的姿势,接着一个健步跃上桌子,手里挥动着绣球,缓缓的往后退着,他要留给狮子足够的空间,便于狮子上来。绣球引诱着狮子往桌子走来,狮子走到桌边,徘徊着,又退了回去,然后稍停片刻,一跃而起,就稳稳的跳上桌子,狮子摇头晃脑的来回摆着,身后的身躯也在晃动着,接着也跳了上来。他晃动着手里的绣球和狮子绣着恩爱,舞狮者站在高高的凳子上,下面的观众都在紧张的看着,他们知道他要一下从凳子上跳下来,也都替他捏着一把汗。停了一会,舞狮者把绣球抛向空中,接着就是一个漂亮的空翻,姿势潇洒近乎完美的落在地上,稳稳的接住绣球,引得周围看的人大声叫好。那些扭秧歌的也拍起手来,脸上更是表情激动,使劲的拍手叫好。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

作 者 简 介

王伟,出生于70年代初,喜好文学。1993年《延安日报》发表“刘三嫁女”,并在《陕西日报》刊登‘农民难当’获得反响,有作品录入《中国当代诗歌大词典》、《中国近代百年诗歌精品》,先后在《人民作家》、《陕西广播电视报》、《莲花山》、《法制周报》、《人民作家》等各级报刊发表小说、新闻数百篇。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小说‘驻村干部’获“经典杯”华人文学大赛小说类二等奖,现著有40余万字的小说《情帜》待出版。

关于开通《三秦文学》公众平台

热点话题栏目及作品征集的通知

各位老师、各位文友:

自2018年10月起,平台将推出热点话题栏目,大家可在本通知后留言你最关心的话题,平台将选出关注最多的话题作为下一期话题。被选中的话题,将作为同题征集作品,大家可在不违反国家政策及相关管理规定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尽情发挥,文体不限,主题鲜明即可。

《三秦文学作家群》所有成员可对同题作品发表评论,每期选出一篇优秀作品,平台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奖金50元,获奖者稿费正常发放。提出话题并被选中者,奖励10元。

平台第一期话题为《当我们老了……,投稿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请大家踊跃投稿。

特此通知!

三秦文学公众号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多投有风险,投前需谨慎

坚决支持原创,打击一稿多投

其他公众号转载,需本公众号授权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  顾  问:边士刚

顾  问: 鹏   鸣    段恭让    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平台讲师:方 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守   望     吴亚妮    唐桂英

       李华磊    王发茂     谢   雷

       余 晨     慧 子    米兰花

       水云天  毕廷娟     刘马陵

       张云峰  王敬军     心    语

春不风度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0)

相关推荐

  • 舞狮子闹红火

    <一眼一辈子>(35) 那儿年村子里的玩意儿少,人们对特定的时间段该做什么都约定俗成. 比如翠莲她们那个村子里,地处晋北地区,每年正月初十就要舞狮子,来庆贺丰收,祈愿平安,舞出来年的风调雨 ...

  • 诗人样本||周绍力:开花的枯木

    诗 歌 净 化 心 灵 择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远 开花的枯木 ◎晚霞 午后的晚霞 微风徐徐拂面 屋檐下,雨滴答滴答奏响 清脆的鸟啼袅袅 细听,格外醒耳 ◎枯树 伶仃的枯树 一棵环绕一棵 虬曲的树根 ...

  • 随风|故乡记忆(散文)

    故乡记忆 文\随风 故乡是一条长长的丝线,时刻牵动着游子的心:故乡是一轮弯弯的明月,朦胧中勾起淡淡的乡愁:故乡是一幅大师的画作,存封的越久越显珍贵,故乡那幽远的记忆一直侵染着我的灵魂. 我出生在商洛, ...

  • 【三秦文学】 潇湘记忆:【从秦穆公之女到华山论剑西凤酒】

    从秦穆公之女 到华山论剑西凤酒 文/潇湘记忆 秦穆公是在秦晋争霸中日渐强大的一个西方诸侯.而秦的都城柳林,古今皆以出产"西凤"美酒而著称. 传说秦穆公有一女,名曰弄玉,从小聪颖过人 ...

  • 【三秦文学】潇湘记忆:【知青】(小小说)

    知   青 作者:潇湘记忆 二丫念初一那年,正赶停课闹革命,响应号召,上山下乡,离开父母,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二丫书虽然念得不多,却是正宗的知青,比那些土著的回乡青年高杆得多.在 ...

  • 【三秦文学】潇湘记忆:【至刚至伟颜真卿】

    ‍至刚至伟颜真卿 作者:潇湘记忆 当今练与不练书法的人,大多都知道颜真卿和书法颜体,却很少知道颜真卿的祖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其一是颜渊,圣人孔子的最好学生,孔门十哲第一人:其次有颜延之,颜之推,颜 ...

  • 【三秦文学】潇湘记忆:【麻姑传说历千秋 ——重读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麻姑传说历千秋 --重读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文/潇湘记忆 唐肃宗末年,奸人元载拜相.至代宗李豫登位,元载更是大红大紫,一手遮天,随心所欲,肆意弄权.颜真卿刚正立朝,数次与他发生冲突,使元 ...

  • 【三秦文学】贺测亮:【故乡记忆】(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故乡记忆 文/贺测亮 悠悠故乡情,殷殷游子心."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q ...

  • 【三秦文学】阮英高:【故乡记忆】(散文)

    故乡记忆 作者:阮英高 故乡常常真实地出现在梦影里:童年的欢乐和野性以及骨子里的随意和洒脱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流露出来.我们可以随性地跑人户,还可以男女混搭地挤在没有铺铺盖的包谷壳床上,更可以忍受臭虫 ...

  • 【三秦文学】李翰儒:【雨是故乡的记忆】(散文)

    雨是故乡的记忆 文/李翰儒 下雨是休息的时间,下雨是回忆的时刻,下雨是美好的再现.人们在这样的天气里,种地的不需要下田,外出旅游的停止了行程,室外做工的不必起早贪黑.雨下得大了的时候,上学的孩子也不需 ...

  • 【三秦文学】萍萍:【槐香记忆】(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执行主编:楚     寒 总      编:鱼儿姐姐 槐香记忆 文/萍萍 老屋的门前有一溜大槐树,当天气回暖枝头开始冒出第一片嫩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