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学经验,还是在被忽悠?

我每天收到的关于养肉的问题中,有一类问题的格式是比较固定的。这类问题大概是下面这样一种格式:

我在XXXX看到有人说,YYYY,是真的吗?这里的XXXX可以换成任何一个地点,YYYY可以换成任何一个结论。

比如说,我在论坛里看到有人说,多肉夏天少浇水多喷水就能出状态,是真的吗?

再比如说,我听群里的花友说,赤玉土特别爱生虫子,不能用太多赤玉土,是真的吗?

这样的问题收到的太多了,我就想,可能很有必要写篇文章说说这个事儿。至少能够帮助大家过滤掉一部分靠谱程度比较低的经验类信息。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接触到的信息实在太多,方式也多种多样。在这个连知乎和百度知道中都盘踞着大量谣言的时代,非专业人士想要擦亮眼睛,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还是有一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周围这些信息的靠谱程度做一个基本的判断的,这就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东西。

这套方法很简单,就是我们在相信一条消息之前,一定要先去判断一下,你看到的消息,是知识、还是经验。

那么知识和经验的区别在哪里呢?

先说个字典上对于知识的定义:知识,是人类通过科学实验或者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事物的普遍认识。

把这个定义翻译成人话,意思就是说,知识必须是一个圈子里面,大家对于一个事儿达成的共识。这个共识未必就是绝对正确的,但至少目前为止,是可以普遍适用的。

用这个定义一衡量,我们就会发现,平常我们从论坛、微博、微信里看到的大多数的信息,其实都不能称之为知识,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这些信息是不是被验证过,是不是普遍适用。

如果有人信誓旦旦的告诉你说,我养肉养了3年了,我一直就这么做的,所以请相信我。那么,这时候你看到的信息就叫做经验。经验是个人化的、具有特定背景的、尚未被概括和总结的信息。

我们养肉的过程中,经常接收到的各种信息,绝大部分都是经验,而不是知识。

比如说,花友小明在朋友圈儿里晒出了自己的多肉,大家看到之后都觉得很美,就让小明介绍经验。小明就把自己的做法合盘托出了:

1、用的都是盆口小于10厘米的紫砂盆;

2、用了75%的颗粒和25%的泥炭;

3、浇水一律都是用小水壶一盆一盆的浇透;

4、一年四季都不断水,浇水2星期一次;

5、傍晚常常会给多肉的叶子喷喷水;

6、小明家住在昆明;

……

大家听到这些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照着去做了。这就叫做经验。

但是,这些经验都是正确的吗?还真不一定。只需要看上面的第六条,我们就不难发现,也许小明家的多肉漂亮的主要原因仅仅是他家住在昆明而已。如果气候合适,那么其他的方法很可能只能造成次要的影响而已。

所以,小明的一系列经验,如果我们仔细总结一下,就会发现,把家搬到昆明去,可能才是小明这些经验的核心和精髓,其他的信息,仍然只是信息而已,无法评价这些信息的对错。

大部分时候,在花友之间互相交流经验时,交流的都是这些未经总结的信息。想要把这些经验利用好,就必须比较信息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提出更深入的问题。

简单的询问小明“你为什么能把多肉养的那么美”已经无助于获得更多有意义的信息了。

比如说,如果我向小明提问,我可能会问小明:“你试过用除了紫砂的其他花盆养肉吗?”

小明如果回答说:“我有很多塑料盆养的肉,一样也能长得很好看,只不过我拍照时只拍紫砂盆的,这样比较整齐好看。”

你看,这样一句追问,就相当于对小明的经验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用紫砂盆与养肉漂亮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对于经验,我们的态度必须是审慎的。经验与结果之间只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已。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不是说完全按照小明的经验去做,就一定能够得到相同的结果。

对于别人的经验,不能偏听偏信,要兼听多听,然后再从中梳理出更接近因果关系的做法。更重要的是,经验必须要我们亲自尝试,对比和观察,才能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经验不是用来信的, 而是用来验证的。一条经验,只要不是明显的违背科学原理,而且尝试成本不高,那就可以亲自试一试。事实上,亲自去尝试和验证来自于他人的听起来靠谱的经验,这也是园艺的乐趣之一。

我再举个例子,很多花友在介绍自己的经验的时候,都会说:

1、这颗多肉刚刚来我家的时候是这样的(秀出一颗非常丑的多肉)

2、经过我用某种特殊方法照料了5个月后(比如说浇淘米水),现在是这样的(秀出一颗很美的肉肉)

看起来,这个经验似乎很靠谱儿,于是很多花友就跃跃欲试了。不过,仔细了解一下拍照片的时间,我们就会发现,第一张很丑的照片拍摄时间是9月份,肉肉刚刚艰难的度过夏天。而第二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第二年的2月份,肉肉刚刚度过了黄金季节并且正在经历着冬季大温差的洗礼。

可以说,任何一棵肉肉,只要正常的从8月活到2月,就都会有这个从丑到美的变化,与淘米水的浇灌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如果这里把淘米水换成酵素水,或者换成鱼缸里的水,这个迷惑人的错误经验也依然成立。

为什么在我写的文章里极少引用对比照片来说明问题,就是因为一两株植物的对比照片背后,影响它们的状态的因素实在太多,在不能排除掉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引用对比照片很容易就会误导大家,认为多肉植物状态的变化,是某种原因决定的。

单说养肉这个小圈子,我们能够接触到的真正的知识是非常少的,因为本身基于多肉植物的科学研究就不太多,其中中文的资料就更少了。

一堆信息,如果想要称之为知识,是必须要有可靠的信源来支持的。信源,就是信息的来源,我们都不是科学家,所以当我们分辨不了信息真伪的时候,信息的来源可靠,信息就可靠。

在我看来,最靠谱的信源莫过于各种国际组织,比如说世卫组织WHO这类。他们自己不搞研究,但是它们会大量审阅其他靠谱的研究成果,写成综述。所以当社会上开始流传某个谣言时,我就会去看看这些国际组织对这个事儿是什么观点。不过很遗憾,这些组织一般只管大事儿,多肉这类小屁事儿,人家是从来不会发表意见的。

其次靠谱的信源,就是行业期刊上的各种论文。正规行业期刊上的论文都是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方法也比较靠谱,比较客观严谨。植物学方面,芦荟、龙舌兰、仙人掌、景天等多肉植物常常作为CAM循环的代表植物被研究,所以这方面的资料还是不少见的。虽然这些论文不能够直接指导我们养肉,但是提供了多肉植物生长的理论基础,是很有价值的。

再差一些的信源,就是民间比较专业的实验。比如对于生根粉、爆芽素等植物激素进行的对照组实验。这类实验虽然没有发表论文,但是如果整个实验过程及实验条件记录详细,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齐全,参与实验的样本数也比较多的话,还是有很高的借鉴价值的。这类信源,虽然算不上是知识,但在经验里面,也是比较靠谱的那一种了。

最后我想说说谣言。谣言肯定是不靠谱的,谣言与错误的经验不同,是那些发布信息的人已经知道是假的,但还是故意要传播出去的那些假信息。

谣言的发起者既然明知消息为假还故意传播,那么肯定是希望自己发布的信息和文章能够形成爆炸式传播的。所以,谣言一般都有这样几个特点:

1、惊悚、离奇或者反直觉

比如说:这件事儿,99%的花友都做错了

比如说:自从学会这一招,多肉度夏就再也没死过

2、制造恐慌

比如说:这种土千万别用,种一盆死一盆

再比如说:这种植物家里千万不要养,有剧毒!

3、利用人们急功近利的心理

比如说:她把多肉养到极致状态,只因为水里加了这种家家都有的东西

比如说:用了这种东西,多肉永远不生虫

4、拿权威来忽悠你

比如说:这个方法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科学家近日证实其科学原理

这样的例子真的是想举多少就能举出多少来,打开各种头条新闻,满眼都是这一类的消息。但是不管怎样,这类消息的目标就是追求爆炸式的传播,抓住谣言的这个特点,就不难从众多信息中把它们分辨出来。当然,现在有些这类消息也未必就是谣言,但至少是标题党,擦亮眼睛来阅读总是没错的。对于我来说,看到这类标题一律绕行,读都不会去读。

那说了这么多,肯定会有人要问,那么你每天在公众号里写的这些东西,算是知识吗?能有多靠谱呢?

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必然是尴尬的。我不是植物学家,甚至在养肉的人中,我也不是什么老资格。我只能说,我会选择从植物学著作、论文和权威机构的网站上获取信息,然后结合自己的养肉经验,消化之后再转述给大家。

知识这东西,总是需要不断订正的。我努力做到保持操守,三省吾身,知错必改吧。

特别佩服你,这么枯燥的文章,你竟然看完了,看完了就点个“再看”留个言吧,还等啥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