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川藏线骑行。八,雅安

邛崃到雅安,为川藏驿道第3、4站,第3站到大塘镇打尖,宿百丈镇,第4站到名山区打尖,宿雅安。

2017年,由新津出发到雅安;2019年,由邛崃出发,在雅安打尖吃午饭。

出邛崃,过南河,以前是邛州的西河,发源于西岭雪山,就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那个西岭。杜甫的年代,在成都市区可以看到这座雪山,如今在邛崃市区也看不到了。如果说气候会影响到历史,那么安史之乱的一个起因可能是寒冷天气,或者说小冰期。

南河

从小路会合到318国道时,发现我们赫然来到了“世界名酒文化走廊”,是否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我不知道,但酿酒的味道确实弥漫在国道的两旁,我还能接受,估计很多人接受不了。

中国名酒有几家,文化则没看出来

到大塘镇时,发现路边有一辆改装的三轮车,上书“吴晓亮环球骑行100国”。这位吴博士正在一个小店里吃早餐,简单交谈几句,得知这位老兄原来在中央台工作,当过编剧、导演,有一天突发奇想,玩起了近海漂流,之后大概再不想回到单调重复的工作中,开始了这次环球骑行100国的壮举,祝他成功!

前面来到百丈关战役胡大林战场遗址纪念碑处,此处可能不是1935年时的主战场,主战场要往里一公里左右。

百丈关战役是红军长征时,四方面军和川军的一场恶仗,从伤亡人数看,双方基本打成平手,但四方面军本想打到成都吃大米,此仗后被迫退往康区,后来无法在川西立足,又回过去过草地,损失惨重,应该算是失败的。张国焘张主席的威望从此一落千丈,好不容易到达延安,基本就被边缘化了。

关于这场战役,只有很少的资料提及,我比较困惑的是,四方面军不去进攻雅安、名山,而是直接往邛崃、成都突进,他们真的这么有信心吗?

清朝末年,年轻的军校毕业生陈渠珍,秘密加入同盟会,先在家乡加入湖南新军,期望在军中培养一批有志之士,被湖南清军高层排斥,退出军队。不久,赵尔巽担任四川总督,此公在清末封疆大吏中是比较开明的一位,于是陈渠珍前往投奔。正好赵尔巽的弟弟赵尔丰被任命为川边大臣,主持改土归流,急需一批有能力的将士前去保驾护航,陈渠珍被任命为六十五标的队官,相当于连长,归属协统钟颖部(相当于旅长),驻扎于百丈驿。可见,百丈驿这个地方确是一个军事要塞。

再往前遇到一个徒步推车川藏线的,还在帐篷里呼呼,感觉很是佩服,没想到后面几天遇到大把类似的大神,很快就习惯了,再不大惊小怪。这些人基本都提供全程直播,看起来后面有平台在支撑,不过确实很辛苦。后来在巴塘遇到一哥们,到了巴塘还不能停下来,要先去一个地点碰什么人,然后去预定的客栈,正好和我住的是同一家,一起吃饭时,还得直播。

雅安称雨城,终年晴天甚少,时常阴雨连绵,而荥经却很少有雨,苦于干旱,所谓“清风雅雨旱荥经”。科学解释是:印度洋风向北吹时,遇大相岭而上升,故岭东的雅安常雨,岭西的荥经苦旱,岭上的清溪(今改名汉源)多风。周公山是雅安的晴雨表,巅雾必雨。多雨之地盛产稻茶,江水清冽酿佳酒,山麓雾浓产好茶。西藏海拔高,不产茶,雅安是藏茶最近的产地之一。

蒙顶山据说是世界上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吴理真是严道人,出生于名山区,他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有明确文字记载最早的种茶人,被称为蒙顶山茶祖。所谓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蒙山茶从唐代开始列为贡品。沿路还是能看到很多茶园,和别处的茶园差不多。

青衣江、雅安

青衣江流过雅安城区,青衣江古称青衣水、大渡水,是大渡河的支流,大渡河古称沫水,后来才改成现名。因古代蜀人穿青衣著名,故得名青衣水,古时候的蜀锦很有名,莫非蜀锦都是青色的?从金沙遗址的出土文物,看不到古蜀人尚青色的遗存,不过几千年前的纺织品不可能保存到今天。

青衣水见诸史册要比沫水早,《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瑕阳人自秦导岷青衣水来归。”是说公元前360年魏国的水利工程专家到青衣江治理水患,功成归国。而沫水之名始见于《史记》:“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西至沫、若水。”

青衣水流域位于四川盆地西隅,接近成都平原,开发较早。青衣羌国建于公元前816年,国都在宝兴县的灵关镇,领地在今四川省雅安至乐山之青衣江流域地带。青衣羌国西邻大渡河流域的青羌部族,南邻越嶲牦牛羌部,东北靠冉駹羌部。牦牛羌应该很擅长畜养良种牦牛,今天的汉源县是汉代的旄牛县,后来扩展到今天西昌为中心的越嶲郡。冉駹羌应该比较擅长蓄养马匹,以今天的茂县为中心,后来扩展到整个川西北的汶山郡。

青衣羌国的安阳王统领青衣羌民沿青衣江向东南方开拓发展,建立了青衣江畔富庶的农业区,高坡山区仍以畜牧为业,同时从事狩猎活动。青衣江盛产著名的细甲雅鱼,亦有族民从事鱼业。青衣羌国四邻均是羌邦族民,相互友好共处,互不侵扰。但是,公元前316年,秦国出兵巴蜀,建立巴郡、蜀郡,几年后又把魔爪向青衣羌国伸了过来。

蜀亡以后,安阳王无法偏安一方,据徐中舒《“交州外域记”蜀子安阳王史亦笺证》文载:“安阳王称蜀王子……有兵三万,他由榆水进入红河……”三角洲,在越南(古为扶南国)境内定居。青羌开拓红河三角洲,人口不断增长,族民不断壮大,一部份向西发展到了缅甸,今缅甸有“仁安羌”地名。向南发展的到了柬埔寨,今柬埔寨有20万青羌遗裔。越南史籍记载,他们的祖先来自四川的青羌。青羌王安阳入越南红河后,使羌民族成为东南亚世界性民族。

秦国在设立临邛县的同时期,还设立了严道县,相当于今天的荥经县,秦汉时地名里凡带有“道”字的,表明这个县里有蛮夷杂处。严道县管辖或者威慑的范围极大,至少拥有今天雅安市全境,可能还越过大渡河流域的泸定、康定,达到雅砻江流域的雅江、九龙一带,不过那时候这些地域没什么人居住,也就是一个意思而已。

汉武帝时期曾经短暂设立沈黎郡,严道县归其管辖。14年后沈黎郡撤销,设置西部都尉府,一治旄牛,主管外羌;一治青衣,主管汉民。都尉府是一个军事机构,应该是当时对羌民的压迫激起反抗,于是设立都尉府用于镇压。东汉安帝年间改蜀郡西部都尉为蜀郡属国,辖县未变,灵帝时改置汉嘉郡,领4县,包括今甘孜州大部及凉山州一部分。进入西晋,八王之乱后,汉人已经无法再有效控制这个地区,公元348-552年间,汉人在这个地区的政权荒废200多年。

到南北朝时期,宇文泰帮助拓拔家族建立了西魏帝国,其实完全是宇文泰说了算。西魏废帝2年(公元553年),宇文泰发兵平定蜀地,开始移民垦殖,设蒙山郡,辖始阳、蒙山二县,县治分别在今天雅安雨城区的多营镇和名山区的蒙阳镇,都在国道边上。多营镇也是郡治,从此雅安取代荥经成为本地的中心城镇。

宇文泰的侄儿宇文护,终于把傀儡皇帝踢开,建立北周。南方此时进入陈朝,在岭南发生很多战事,居住在广西、贵州、云南一带的十多万僚人进入四川。北周在青衣江流域设置平羌郡,郡治在今天的乐山,位于青衣江汇入岷江处,青衣江从此有了平羌江的别名,乐山的峨眉山市以前叫平羌县。《水经注》记载,青衣江在流到乐山之前,流经平乡,所以这一段也叫平乡江,之后讹转为平羌江,这个名字不是平定羌人的意思,那时候此地已经没什么青羌了。

混浊的青衣江水

从元朝开始,吐蕃、南诏成为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至少不是敌手了,雅安成为川滇、川藏驿道上重要的节点。清末,赵尔丰在平定川边后,改土归流,建议在康区建省。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一直到1928年才正式成立西康建省委员会,由刘文辉任委员长,当时刘文辉的官署和24军军部都设在雅安。当时筹备建省的还有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和青海,如今只有青海还是行省,宁夏改成自治区,其他的都取消了。

1936年9月23日,西康建省委员会迁至康定,11月12日,刘文辉从雅安赴康定。西康正式建省是在1939年1月1日,刘文辉任省主席,省会设在康定。1950年,成都战役后,刘文辉起义,共产党掌握西康省,省政府驻康定,当年底,下辖的康定专区改为西康藏族自治区,于是把西康省会迁到雅安。1955年,西康省被撤销,划归四川省。

邢肃芝是苏北宝应人,1916年出生于南京,其叔父曾在扬州平山堂大明寺担任方丈,一家与佛教颇为有缘。邢肃芝8岁时被送到兴化县的安乐寺出家,成为这家私庙的接班人。

邢肃芝长大后,显示出对佛学的理解高人一筹。当时藏传佛教在江南一带传播很快,尤其是在国民政府的高官阶层,很受欢迎,非常类似于前十多年,在京城到处晃悠的仁波切们,如果有个喇嘛声称是活佛,那就更不得了。

邢肃芝要探究的是真正的佛理,在向一些真正的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学习后,他决定前往西藏,像他的前辈高僧法显、玄奘那样,前往西藏求法。上世纪末,张健飞、杨念群根据邢肃芝的口诉,整理出版了《雪域求法记》:

邢肃芝于1938年7月初到达雅安,住在夏永昌茶行,老板夏先生曾在24军担任要职,弃军从商已经多年。和28军一样,24军是纯粹的川军,可以想象袍哥会在其中的影响力,而要在雅安从商,所需要的黑白二道背景该是怎样的。

(当时)雅安城区并不大,横躺在两条河中间,周围群山环抱。从南到北只有一条街道,街道的南端比较繁华,也就是雅安县的商业中心。各种商店、旅馆、饭店以及两家银行都在这条街上,另外还有电报局、邮局及一所警察局。平时街道上来往的人也不少,还有很多骡马驮着茶叶及土产,很多康藏的商人来到雅安采购货物,使这里的市面非常活跃。

从东面进入雅安新城区

在万达广场对面打尖吃午饭

小小的雅安能如此繁荣有特殊的原因:

第一,雅安是进出西康省的咽喉,凡是往来康定和宁属八县的人,都必须经过这里,所以这儿的旅馆业、饭店业和运输业都很兴旺;

第二,雅安是水陆交通枢纽,除了有一条直达成都的公路外,还有一条公路和水路可以直达乐山,此外雅安到康定的公路此时也正在修建中;

第三,雅安是西康省货物进出的吞吐口,它对于西康经济格外重要,西康除了宁属八县农产品外,全省没有任何工业,所有的日常用品都要由四川输入,其中川茶及布匹尤其是大宗。川茶是康藏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而康藏地方政府、四川省政府每年征收茶税也是一笔很大的数字,这些税收都靠荥经、雅安及小川西所产的茶叶。至于康藏输出的土产,如麝香、鹿茸、兽皮、虫草等各种药材及黄金等,也经过雅安运销各省,所以雅安虽小,实际上控制这西康省的经济命脉。

雅安是茶叶加工的大本营,康藏所需要的茶叶,都由这里输出到康藏各地。绝大多数康藏的老百姓虽没有到过汉地,不知道汉地的情形,但都知道打箭炉和雅安这两个地方,正是因为茶叶的关系。川茶的色香味普遍受到康藏人民喜爱,英国东印度公司很多年前就在印度和锡兰种植茶叶,希望打入康藏的茶叶市场,可直到印度宣布独立,都始终不能与川茶竞争,川茶在康藏人民的生活中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用品。

雅安的几家大茶行每天都有成千篓的生茶和上万块的熟茶砖输入输出,尤其在春夏两季的产茶期最红火。住在永昌茶行,(邢肃芝)每天看他们不断地收购生茶,茶叶堆得像小山一样。再将生茶摊开,先在阳光下暴晒,晒干后用筛子将泥土和杂质筛出,然后由女工拣出粗枝杂叶,接着就开始煎炒烘蒸的程序,最后制成茶砖。每块茶砖打上字号及商标,用土黄纸包装,每包约十斤,用人力或牲口运到康定的分行中去销售,也有将生茶运到康定加工的。

大多数康藏茶商因为气候和语言的关系,只到康定不来雅安,大茶商每年到康定买一次茶,采购上千上万驮的茶叶,每驮约五十斤,用生牛皮打包,接缝的地方用猪血涂抹,防止被雨水浸湿。外包牛皮晒干后,就用牦牛和骡马运往各地。每一个大茶商每次来康定时都带有大批牲畜和夫役,每个夫役身上背着步枪或毛瑟枪,腰间挎一把腰刀,用来防盗。

2017年,住东升竹庄,现在好像不和飞登合作了。下面那个川藏0起点的牌子就在客栈门口,瞎说的

(0)

相关推荐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三十九

    一纸民约揭示长河地方一段鲜为人知的茶马贸易史 --解读泸定沈村明<万历合约>(二) 3 茶叶入边,早于唐时,还可找到一些历史踪迹. 如今,藏语仍称茶为(佳),其发音与成书于公元前200年左 ...

  • 藏茶之旅:荣耀的雅安茶厂

    说藏茶,不能离开四川雅安.因为雅安既是藏茶的主要供给地,也是藏茶文化的核心区域之一,但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与"藏茶"名称的来历有关.虽然早在20世纪初,"藏茶&q ...

  • 解密历史深处的青衣羌

    青衣江波光粼粼,两岸风景迤逦迷人,笔者每次来到青衣江畔,都会想起一个消失达两千余年的古老族群--青衣羌人. 青衣羌余韵 青衣羌在青衣江流域留下了不少文化印痕.雅安古称"古青衣县.故青衣羌国&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四十一

    一纸民约揭示长河地方一段鲜为人知的茶马贸易史 --解读泸定沈村明<万历合约>(四) 8 "大路茶"与"小路茶"* 何谓"大路茶" ...

  • 藏茶与三雅文化

    对于没有到过雅安的人来说,知道藏茶的也许比知道三雅文化的多,因为藏茶已经在各地市场悄然兴起:而去了雅安的人,却不一定知道藏茶而一定会记住三雅文化,因为吃雅鱼.听雅雨和看雅女的确比品藏茶要感性与直接得多 ...

  • 我的川藏线骑行。三十八,米拉山

    从松多村出发,有二种选择:激动的.体力好的会选择一天到拉萨,行程180多公里:体力弱.情绪淡定的,想慢慢体味这一路以来的酸甜苦辣,可分为二天,先到墨竹工卡,再半天到拉萨.我和老何约定,如果下午4点钟前 ...

  • 我的川藏线骑行。二十八,安久拉山

    4468米的安久拉山垭口有些让人意外,与众多名山大川的垭口一般都陡峭起伏.壁立千仞不同,安久拉山垭口平缓得出奇.安久拉山属于伯舒拉岭山脉,是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分水岭.翻越了垭口,也就由怒江流域进入了生 ...

  • 我的川藏线骑行。十八,毛垭大草原

    川藏驿道,理塘到巴塘有6站(第20-25站),从山中穿行,行程550里.318国道则穿过毛垭大草原,翻越海子山,行程360里. 出理塘西门不远,318国道沿着无量河谷一起上行,一片辽阔的草原显现在眼前 ...

  • 我的川藏线骑行。十六,天路十八弯

    藏驿道第17站,由雅江到剪子弯山打尖.到西俄洛宿:第18站由西俄洛到今霍曲:第19站到理塘.这条道路偏南,今天的318国道走剪子弯山(有隧道).卡子拉山.红龙乡,到理塘,路程略短于南路. 昨天住宿的相 ...

  • 我的川藏线骑行。四十,拉萨城

    三年前我第一次计划骑行西藏时,目的地是318国道的终点,位于中尼边界的樟木镇,中间规划了去珠峰大本营.后来在巴塘折返后,心想下次能到拉萨就行了.终于到了拉萨,心里又痒痒地要去更西边,可惜假期已经用完, ...

  • 我的川藏线骑行。三十九,拉萨

    从松多(也可能是日多)到拉萨,相当于川藏驿道第59.60.61站 从米拉山俯冲下来,时速基本在40公里以上,11点钟,冲到K4444的里程碑处,好多人提到这块碑,有些骑友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在这组数字处 ...

  • 我的川藏线骑行。三十七,松多

    从工布江达开始,318国道和旧时的川藏驿道再次重合.工布江达到松多村,相当于川藏驿道的第57.58站. 黄慕松1934年出使西藏时,记载了每日的行程,一日的行程就是一站,从江达至拉萨9站,150英里, ...

  • 我的川藏线骑行。三十六,工布江达

    从八一镇出发,60多公里到达百巴镇,正好午饭时间.这一批骑友的速度和节奏差不多,几天来在一起吃午饭的基本上就是这几位,大家路上没机会聊,晚上住的客栈不尽相同,只有午饭这段时间可以聚在一起聊聊. 出发前 ...

  • 我的川藏线骑行。三十五,八一镇

    从八一镇到工布江达的海拔高度逐渐抬升,应该是起伏缓上坡,但骑下来的感觉却是是平路和缓下为主,应该是大腿肌肉适应了长时间骑车,渐入佳境. 1910年,陈渠珍营从太昭前往工布江达,再前往牙披驻扎,牙披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