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唐朝第二次“玄武门之变”,他的明智功不可没
避免唐朝第二次“玄武门之变”,他的明智功不可没
第一, "唐隆政变"李隆基建功,羽翼渐丰。
武则天去世后,朝政大权慢慢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韦皇后效仿原来武则天的做法,让自己的兄长韦温掌握大权,对于女儿安乐公主的违法卖官鬻爵也不加制止,大加纵容。
在景龙四年(710年),中宗终于死于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被她们合谋毒杀。然后,韦皇后便想学习婆婆武则天,做第二个女皇。没有等韦皇后动手,一直静观时变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密谋策划,欲先发制人。
唐隆元年李隆基等人定于七月二十一日夜发动政变。当夜,诛杀韦后党羽,策反了羽林军,并攻入玄德门,李隆基引兵进入内宫,守卫内宫的武士纷纷倒戈响应,韦后逃入飞骑营反被斩首,宗楚客、安乐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儿等人也陆续被杀,并于全城搜捕韦氏集团人员,史称"唐隆政变"。
第二,“玄武门之变”之前的情形再现,兄弟相残似乎很难避免
李宪,本名李成器,为唐睿宗李旦的长子。成器少年时才气过人,成年后精通音乐,尤其对西域龟兹乐章有独到的见解。
景云元年,晋封李成器为宋王。同月,李成器授左卫大将军之职。当时将要立皇位继承人,因李成器是嫡长子,而平王李隆基(唐玄宗)又有讨平韦氏的大功,故久久不能定。当时,太平公主暗地里另有图谋,为了把持朝政,与李隆基分庭抗礼,故意拉拢李成器,极力拥戴李成器争夺皇位。
这样一个似曾相识的形势出现了,一方面是有着嫡长子合法身份地位,并且得到太平公主支持的李成器,一方面是心中早有雄心壮志,得到大部分臣僚支持的李隆基。
第三,李成器辞位让贤,一场血雨腥风就此打住。
李成器非常清楚的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十分明智的决定辞位让贤,李成器辞让说:“储君,是国家的职位,太平时节就以嫡长子为先,国难之时就应归于有功的。若处理不当,就海内失望,这不是国家吉祥事。臣斗胆以死请求不要立我为储君。”李成器成天涕泣坚决辞让,言语很恳切。当时,诸王和公卿也说李隆基有社稷大功,适合做储君。李旦很赞赏李成器的心意,就同意了。
第四,李成器急流勇退,兄弟和睦,安享晚年
李隆基对兄弟的友情特深,即使有谗言挑拨离间,但仍友爱如初。李宪尤其恭谦小心,从不干议时政,也不与人交结,李隆基也特别信任看重。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李宪卧病在床,李隆基令中使送医药和珍膳,接连不断。僧人崇一治疗李宪的病,渐渐好转,李隆基非常高兴,特赐僧崇一绯袍鱼袋,奖赏。当时,申王等人都已逝世,只有李宪独在,李隆基特别加以关怀。每年到李宪的生日,一定亲自去庆贺,在一起宴乐。过不了几天都要赐酒酪及奇珍佳肴。四方所进献的,只要自己吃了觉得味美的,马上就赐给李宪。
李宪去世,李隆基知死讯,号啕痛哭,左右都掩涕。次日,李隆基下诏,追怀其高尚品德,追谥其为让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