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观岭7处古迹地图及说明,你村在这里吗?

▲这是百度地图,梅语在搜索栏内输入“宁远县”放大之后,找到大观保的具体位置,那蓝色界线,是百度地图中输入后自动出现的。结果发现,大观堡正好在宁远新田界线的宁远一侧。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却成了新田县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点搞不懂了。

再查民国《宁远县志》,其中载明:“又东北有大观堡,新田界也。”这话的意思是,过了大观堡就是新田界线。这县志与百度地图,都表明,大观堡在宁远一侧。

▲大观岭古迹图(梅语依百度地图标识)

01   大观堡

又有族谱称大观堡为为天子古迹的,民国《宁远县志》载其为“慈觉寺”,且载录它为葬入白掌塔的智眉禅师所创建。面积在9000平方米许,石堡建筑,始建于明初永乐初年(约为1403年)。创建人智眉禅师。创建初期为祭天祀地的封禅之地,复辟帝位失败后,改为慈善机构乐善堂。智眉亲为拟定《乐善堂章程》(今碑搬至宁远文庙保存),去世后,葬白掌塔(即图中皇上岭),亲书《白掌塔铭),并建为自己祈福的庙宇金台山。

02   梅木塘

梅木塘。清道光年以前,称梅母堂。“梅”是“眉”的避讳用字。智眉禅师去世之前,请出生于大山背村的李德胜前往继承其住所,并让其接管大观堡乐善堂,成为大观堡第二届乐善堂掌门。梅木堂族谱称智眉为“龙门高隐”,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退隐皇帝。

03   皇上岭

▲皇上岭

桑梓头村长辈至今仍称厂屋里白掌塔后的陵墓为“皇上岭”,而古谱记录其为“皇恩岭”。无论那种称法都与皇帝有关。而陵墓前的《白掌塔铭》为创建大观堡的智眉禅师所亲书,其碑今存。碑上意思明确表示,智眉实为明建文皇帝。墓葬分为两次垒成,第一次为其退位归隐时,将皇家宝藏埋藏于通天岩的最宽敞处。50余年后,1464智眉近89岁去世,又把尸骨埋进去。遂有此墓。

04   金台山

全称紫金台寺,简称金台山。系智眉禅师去世前,为自己建造的祈福用的寺庙。紫金台之名可以体现,皇上岭即为帝王墓。明嘉靖间,七祖佛爷秀峰禅师,先在金台山做小行童18个月,后到阳和山为行童,(大观岭有阳和凼)撮智眉像于石,藏于山洞之中,百姓称汉王祠,今称汉皇殿。秀峰坐化后,寺迁其坐化之地,为万寿寺。万寿寺者,为万岁祈福之寺也。从智眉一祖开始算起,至秀峰时代,历140余年,是好七代。七祖之名由此而来。

05  太子山

太子山即智眉之太子住持庙,故又称太子庙,又称龙形堡。堡毁后,山崖岩洞成为太子庙,而太子庙前的坪子,至今仍称皇家坪。太子后到下灌大屋地子庵(即太子庵),又称善庆庵住持,人称默宗太子。“默”实为“眉”的避讳用字,与“梅”替“眉”是一个道理。默宗太子的真实含义为:智眉宗室之太子。

06   朝古大王

朝古大王,实指平头寨。因山顶平,顶上有朝古大王庙,俗称朝古大王。“朝古大王”实为方言之称。“朝”,平话指“朝廷”,“古”平话指“过,亡”;大王指皇帝。“朝古大王翻译成官话即为”流亡皇帝。清朝咸丰间,宁远礼仁湾籍五品官员李永学在平头寨书有四块碑,其中《朝古大王解》一碑,明确指出,朝古大王实为明朝朱允文。

07  仙姑岩

仙姑庙创于明初,由礼仕湾李元吉首创,见无吉公墓志。内供仙姑萼绿华、国母娘娘(即皇后娘,智眉之母)和雨神。雨神实指智眉禅师。而此前,仙姑岩有明初第一任湖广平章杨璟驻兵平宁远之迹。仙姑岩上有道光年间刻的六十四道签碑,至今保存。

结语:在不到3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就有七处古迹与皇帝有关,这个问题说明什么?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梅语也就不多嘴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