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舟:如何学习“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又遥远的词汇,却又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小人物该怎么认识大背景,单个个体该怎么理解充满斗争又相互依赖的外部世界,变幻莫测又不断进步的宏观环境?王逸舟教授以对国际政治的多年教学和研究经验,为读者们打开了线性的时政考点和混乱的媒介信息之外的观察世界的窗口。

王逸舟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国际政治研究》杂志主编。

辩证、积极地看待国际关系

这本面向本科新生和普通读者的教材,讲的是与我们所有人息息相关、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时代,是充满斗争又相互依赖的外部世界,是变幻莫测又不断进步的宏观环境,是各种人(族)群之间、各个国家(组织)之间、各种国际体系之间的复杂关系。本书虽然会偶尔回溯从前的故事,但“厚今薄古”始终是本书不变的主线。

然而,每位读者并不是旁观者、“外星人”,相反,每个人都是当代国际政治进程中的一分子,也是各种国际关系、时代变动、全球格局的参与者和承受人,我们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建构、影响着包括国际政治在内的各种政治场景。恰如诗人卞之琳的妙语:“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国际关系也是人的关系,世界政治的行动者包含了形形色色的领导人和小人物。

大的背景和小的个体结合到一块,构成所谓国际政治的实时热点、话题、问卷及线索。我们不仅要看到大势,也应该注意关键细节和小人物。何谓国际政治的传统?什么是全球化带来的改变?政治家的行为如何既影响大众又受制于大众?主权、安全、民族国家为什么重要,又为什么越来越受到制衡和约束?当代恐怖主义与技术改进有关系吗?非政府组织起作用吗?都说多边主义有必要,但为何人们更多感受到的是单边强权霸凌?

初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对中学教材的时事考点记忆犹新,普通人每天都在受大众传媒的“信息轰炸”。这些信息各有局限,与专业化或理性的解说有这样那样的差距。本书尝试建立更高的标准:为读者打开观察世界的更多窗口,避免单向度、线性认知;帮助读者不迷信权威,学会进行有质量的独立思考;拓展学习者的眼界,增强其洞察复杂事物的本领。

作为一本在中国使用的国际政治教材,本书第三版特别增加了对这个快速崛起、影响力日增的新兴大国的讨论:中国的国际角色在20世纪发生了什么样翻天覆地的改变?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何在?它对外部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国际政治的“中国时刻”是否真的已经到来?我们需要怎样的审视与反思?尤其对于年轻读者而言,如何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看待复杂变化的中外关系?

破除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二元结构

从大的方向判断,对国际政治的学习理解,存在两种态度、思路及方法:一种是比较传统、在很多地方占主导地位的方法,它强调国家间的竞争甚至冲突难以避免,倡导学会更多博弈的手段,对可能出现的坏结局做出构思预案;另一种是渊源同样古老但近几十年有所增强的思维方式,它鼓励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学会在困难条件下寻求合作,在各个国家、各个族群、各种文化、各个地域之间建立更多消除误解的渠道。

上述“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两大学派——国际政治学把它们界定为“国家中心至上的权力政治思想”和“重视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协同的全球政治思想”——各有所长所短,难分胜负高下,有争论摩擦,也有妥协融汇,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截然区分;然而,在学习专业理论时,学生需懂得它们的差异与前因后果。从各方面考量,笔者期待,国际政治专业的大学新生和普通读者,在知晓现实主义命题及其手段的同时,多一些理想主义的阅读与思考。

简言之,学习了国际政治的专业知识,你可以发现更大的空间,修正以往浅表的看法,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提高个人的欣赏水平和洞察力。自然,这种学习绝非一日之功和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熟悉和提高的过程。所谓“专业”,恰似瞄准目标、拾级向上的一种攀登。

事半功倍:学习的技巧和路径

学习国际政治,需注意学习的技巧与门径,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学有所获。一个优秀的学生或聪明的读者,在阅读本书时,首先会认真体会笔者的关键提示和全书的导论部分,做到心中有数、恰当分配精力和时间,使学习或阅读的进度与老师的要求一致。顺便说一下,在听课和阅读时做好笔记是重要的,它会使你不仅笔头更快而且反应更敏捷;在笔者的师长、同行和已进入教研岗位的学生里,有不少人有这种好习惯。其次,应当尽快熟悉和掌握这个学科的基本工具与主要概念,避免在缺乏基本知识与手段时就开始无序阅读、囫囵吞枣。

国际政治这个学科里学派林立、方法杂多,一般读者和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懂得所有知识,必须有所取舍。鉴于国际政治领域情况复杂,可阅读的好书和值得思考的主题也很多,学生和一般读者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重点关注的目标和精读的书目。本书在每章后面都附上了思考题和推荐书目——思考题反映出各章的重点线索与深入追踪的方向,每个读者对此应当予以重视;至于推荐的那些书,则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疑惑选择性阅读,譬如每周精读一本,或挑选几本里的相关章节对照阅读。

需要指出的是,虽说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或一般读者一定对国际问题有兴趣,但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个性和环境不会相同,因而关注国际政治现象的重点会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同学从小喜爱大自然,可能对生态政治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国际政治现象更有兴趣;有的同学关注军事问题,因此阅读和思考的重点与国际热点问题上的大国战略博弈有关。在国际政治的术语里,这两个同学关注的对象分别属于“低阶政治”和“高阶政治”,各自领域有着不同的研讨内容、争论焦点和分析路径,值得分别下功夫、找书看。笔者从指导学生的经历中发现,在起点相同、素质近似的同学的学习中,漫无目标、问题意识较薄弱的学生容易事倍功半,而那些根据自己兴趣及特长认真听课、选择读物的同学经常事半功倍。

找到民族情怀和全球主义的平衡

理解国际政治的难点之一,是如何看待全球主义追求与推进本国利益的关系。很多年前笔者曾写道:“在考察国际政治时,应当有什么样的立足点?不知这对别人算不算是一个问题,至少对我来说,经常为此感到困惑。许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透过人生的‘万花筒’可以发现:在现今的时代,你对外部世界了解得越多,见到越多你原先有所不知而别人独具慧眼的见解,或者发现自以为知其实不知的某些地方,你就越不敢下独断、做结论;尤其是研究国际问题的人,通常你的专业就决定了你对人类具有的共同问题——如生态保护、人口增长、军备竞赛、种族歧视、文化差异等——有更多的了解和忧患,你可能因此而很少做出一副‘唯我族类’的俨然,相反,总希望自己成为或起码看上去像是一个能够避免狭隘地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人(通常这就有了某种‘国际主义者’的成分)。另一方面,不论你如何对外部的东西开放、明理和宽容,你毕竟是特定国家特殊民族的一员,你脱离不开生你养你的土壤和文化,你的父母妻儿在你的祖国用你在其他地方听不到的语言文字和习俗方式与你生活和交谈,你熟悉这种语言,喜欢这种交流方式;中国的传统强调‘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士林风骨,更使你在研究中时时受到‘不忘国家和民族利益至高无上’的提醒和(有时的)自责。这个问题是如此严重和不可回避,以至于我认为,究竟站在什么‘立场’看待你研究的对象和提出建议,是当一个古道热肠的‘体制中人’还是客观淡泊的‘第三者’,真真是一个‘首要问题’。”

对历史经验和理论分析的反复研判,让我们今天有理由得出结论:一个热爱祖国又想跟上国际进步的人,应在保持本民族情怀和确立全球视野及国际主义追求之间,建立恰当的、动态的平衡;这中间不存在先验的标准,没有任何权威尺度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一方面,不管自己的国家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实事求是地说,它在许多方面跟别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仍有学习和改进的巨大空间;另一方面,无论国际社会和国际法有哪些新的发展,没有人会否定,当代国际政治依然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各种不公正、不合理现象到处都有表现。看到本民族的进步与不足,也看到外部的复杂性与不确定,一个人就会有审慎乐观、稳步推进的均衡感。保持这种态度,对自己的国家会“胜不骄,败不馁”,对外部世界会“不卑不亢”。深一步讲,上述平常心还涉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的文化自觉,它是不断成长壮大的当代中国之所需。所谓“文化自觉”,最好的表述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悟出的“十六字箴言”,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它表达出中华文明传承里最优秀的部分,是引导中外关系乃至整个国际政治的一种大智之说。对于改革开放盛世下成长的一代,尤其对于志向高远的年轻学生,费先生的箴言弥足珍贵。保持本土情怀是必需的,最民族的东西才最有世界意义,失去对祖国的热爱也就失去了立足世界的根基;而放眼全球和借鉴外部经验,是反省自我、不断变革的另一种动力,唯此方能在自己挚爱的土地上深耕厚植。对于国际政治的学习者来说,只要用心建立民族情怀与国际主义间的动态均衡,无论学习的对象看上去多么复杂,都不会在学习中迷失方向、失去自我。

结束以上的讨论,相信读者会明白一个道理:对国际政治的深入学习,有利于我们做心胸开阔、视野宽广的人,做“有温度”、有理想的人。“国际政治概论”这门课程好似一望无际的森林,我们中的多数人被好奇心带入其中;探索之旅既要有勇气和恒心,又需有指南针和工具。沿着适合的路走下去,行者将收获满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