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庄,正走入“死胡同”
农庄“风口”很大,但飞起来的猪很少。
大部分人一边奋不顾身地投入,一边祥林嫂般逢人就啰嗦“这行业太难了”。
尖椒农旅 徐志毅 | 文
1、农庄有太多现实的难题。
比如淡旺季、比如人才、比如土地制度等等。很多专家提出各种破解思路,但至少目前,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甚至,解决付出的代价,比不解决还高。比如冬季做各种活动,实际上算算账,还不如关门歇业,留下二大爷和一条看门狗更划算。
2、一个问题久拖不决的时候,很大可能是我们的方向错了。
就像把风寒感冒当做风热感冒治疗一样。
农庄也是如此。我们在抱怨淡季无法解决,抱怨招不到人才,土地政策太扯淡的时候,其实也就走进了“头痛医头”的误区。
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我们为何要解决淡旺季、为何要去招人才、为何非要建这么多设施呢?
3、为什么们会在淡旺季、人才、土地性质等问题里打转?
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潜意识认知:农庄是做旅游的,是要做“景区化”的。
沿着这个思路,必然滴:营业额=游客数量*客单价。那么淡季越少越好,能吸引越多游客越好,越多收费设施越好……
于是,我们兴高采烈地走进了死胡同。
4、不可否认,现在生意好的农庄,多数还是休闲娱乐主题的项目。
可我们必须意识到,这只是过度时代的产物。一方面消费升级带来的户外休闲潮流,给了近郊农庄极大红利。另一方面,新兴的大文旅业态忙着收割高端市场,给中低端市场留下了大量空白。
未来,随着大文旅项目不断下沉,推出品牌化的主题乐园产品来抢占中低端市场;随着传统景区向休闲度假属性转型;随着政府公益免费的公园类产品高频推出,娱乐型农庄的生存空间将被极度挤压。
兵临城下,资金、人才、政策等都处劣势的农庄,何去何从。
5、农庄是消费升级的产物。所以,经济发达地方的农庄路径,或许是一种参考。
跟国内农庄害怕淡季相比,国外很多项目会主动制造淡季。比如泰国的金汤普森农场,以蚕丝生产为主。他们为了不影响生产,每年只对外开放两个月,设计一个主题来吸引游客。这两个月,成为当地最盛大的节日。
还有很多小农庄,每周也只是在周六周日开门营业,周一到周五关门忙生产。
举个例子,很多人认为普罗旺世的薰衣草是个极好的观光型项目。实际上,观光收入只占他们的不到5%。他们是标标准准的生产农场。
夸张点说,休闲功能,是在农场生产空闲时间的延伸。是“意外之喜”,而不是刻意而为之。
民宿也是如此。台湾日本的民宿为何吸引人?因为很多民宿就是主人生活的家。有游客的时候就接待,没游客的时候就过自己的生活。
民宿不只是生意,更是家,有烟火味,反而最暖凡人心。
6、休闲型的项目,在外面也不少见。但玩法和我们截然不同。
台湾最为典型。他们农庄的核心理念是“美好生活体验可以当做一门生意”。他们更多的是以体验及深度参与“在地化”生产生活的模式,使游客与好物原生地、好物创造者产生紧密连系,透过令人感动的理念与坚持,让游客与目的地成为朋友。
翻译成人话:让游客到农庄后,去体验农庄的生产过程,认识到农庄产品的价值,进而产生特定场景下的冲动消费。
归根到底,台湾农庄的核心,其实是以体验为手段,达到农庄产品销售的目的。产品,才是他们的核心。比如台湾薰衣草森林,卖的不是那十几亩薰衣草,而是以观光体验为手段,达到产品售卖的目的。香草小铺,才是他们营收的半壁江山。
进一步说,一产是假,三产融合是假,把农业当做品牌背书和场景衬托,才是他们的根本目的。
7、总结起来看,未来的农庄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以精品农业生产为核心,附以少量休闲内容的农庄。德国卡尔斯草莓农场,是经典的标杆。
还有一类是把一产当做场景,来做情感社交的主题型休闲庄园。这也是台湾农场最为称道之处。
8、哪类农庄更适合你?这个没有答案。要根据你个人的爱好、资源禀赋等条件决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完全散客化的,以娱乐设施为核心的农庄将会走进“死胡同”。
9、从经营角度上看,散客团队化、体验研学化将是农庄的必然趋势。
只有“散客团队化”,才能真正做到“一片草坪营收500万”,做到农庄的轻资产打造和运营。
只有“体验研学化”,才能提升农庄的情感黏性以及转化率,最终让农庄在产品和产业端胜出。
10、最后说句得罪人的话:
台湾农场的模式很好,但我们多数农场主学不会。不是人家模式的问题,是我们的能力模型、心境沉淀、审美素养等都远远不及格。
欧美以及日本的精品农业式农场,其实非常适合当下的我们。遗憾的是,其中需要的情怀、坚持、寂寞,也不是追求短平快的农庄投资人所能承受。
所以……,算了,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