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朱元璋的儿子们(九)
朱栴(zhān)是朱元璋第十六子,母亲是余氏妃。洪武十一年(1378年)出生于南直隶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洪武二十四年(1391),13岁封庆王,15岁就藩宁夏(今宁夏银川)。因为当时的银川靠近蒙古人,加之又是明朝刚刚设立的一个军事卫所,人烟稀少,配套不成熟,无法保证朱栴的安全,也难以承受王府庞大的开支,为此庆王府暂时驻在宁夏韦州城(今宁夏同心韦州镇)。韦州在银川的南面,距离蒙古人还有两三百里的距离,相对比较安全。当时,庆王府的经费开支、粮食主要来自陕西延安、绥德等地。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册指挥孙继达女为庆王栴妃”。朱栴是娶的是一位中下级军官的女儿,而他的哥哥们大多数娶的都是开国功臣的女儿。感觉朱元璋对这个儿子很不好,同样是藩王,庆王朱栴处处不如哥哥们,别人家的藩王就藩的地方是西安、太原、北京、开封、成都等大地方,而他却要来到这个荒郊野岭,关键是不远处的就是蒙古人,不说在宁夏享受王爷生活,连性命都存在危险。
因为明朝大力经营宁夏,后来宁夏人口多了起来,军事建制也不断完善,屯田越来越多,边防也更加稳固,朱栴就藩银川的时机就成熟了,朱栴在韦州小城住了9年后,于建文三年(1401年)正式到银川就藩,暂时以宁夏卫衙署作为临时王府。庆王迁王府于宁夏,负责庆阳、宁夏、延安、绥德等地军务,直接管理中护卫。庆王府建于宁夏镇城南薰门内(今银川市中山南街西,步行街以东,解放东街至新华街之间的区域),萧墙高4.33米,周长1.5公里,内有王宫、东宫、西宫、承运殿及逸乐园、宜秋楼等。设仪卫司、长史司、工正所、典膳所、典仪所、广济仓等机构。据《嘉靖宁夏新志》载“箫墙高一丈三尺,周二里”。南门一座曰“棂星门”,府内建有王宫、东宫、西宫、承运殿、后殿、庆王庙、书堂等宫殿庙堂和后花园等,是当时宁夏镇城内重要的政治中心。王府花园建有楼台亭榭,湖光山色,奇花异卉,姹紫嫣红,是庆王把江南园林移植于塞北的一次尝试,也是明朝塞上人工园林的代表之作。
朱栴就藩银川的第二年(1402年),四哥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打败了建文帝朱允炆,自己当了皇帝。因为朱棣是以藩王身份造反的,为了防止其他藩王效仿他的手段,威胁他的权力,一上台就把父亲原定的“以同姓治异姓”(封皇子皇孙为藩王)的基本国策,改变为“以异姓治同姓”(把贴身太监分别派到全国各地对宗室和镇守文武大员进行监督)。他保留亲王的待遇和护卫,但是改变了朱元璋时代亲王领兵作战的体制,明朝的藩王从此开始不再领兵打战。到后面,藩王的政治军事地位越低下,甚至到后来未经皇帝批准,藩王和家属连封地都不能出,护卫越来越少,也基本见不到皇帝,等于是关起来过日子的地主。
庆王此时的处境大不如以往,权力被削夺,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仅仅只是个摆设而已。无事可做,那就得找点事做。朱栴是个才情极高的人,爱好读书,也会写诗,有的诗写的还真不错。此外,朱栴编写了第一本《宁夏志》,这本只的质量相当高,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堂堂亲王,居然当起了宁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庆王朱栴著作有《宁夏志》2卷、《凝真稿》18卷、《集句闺情》1卷,自编的《文章类选》《增广唐诗鼓吹续编》等共5种。另外,庆王的书法也是名闻遐迩,“其草书清放训雅,绝无俗碍,海内传重,视为珙壁”,可惜现今只有《宁夏志》和《文章类选》《增广唐诗鼓吹续编》等书传世,其余都已失传。
朱栴生长在南京,就藩银川后,再也没有回过南方,也再也没有离开过宁夏,一直希望朝廷同意将他内迁,但是没有哪个皇帝可怜他,都不同意。后来,他的侄孙朱瞻基继位,朱栴要求将庆王府迁回韦州小城,说银川太潮湿了,千里黄河湿银川,不习惯。但是这个侄孙不近人情,不同意他的要求,但是同意每年夏天潮湿的时候去韦州小城居住,夏天过后在搬家回银川。
身在宁夏,心在江南。晚年的庆王曾一再要求回归家乡,而每次都被朝廷以“不违祖训”加以拒绝。这时他的内心非常痛苦,加之思念亲人,怀望故土和病魔缠身,情绪非常郁闷,几乎绝望了。如他在《长相思·秋眺》一词中写道:“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古兴州,古灵州,白草黄云都是愁,劝君休倚楼。”《捣练子》又写道:“风阵阵,雨潺潺,五月犹如十月寒,塞上从来偏节令,倦游南客忆乡关。”
朱栴就这样在宁夏煎熬着,终于在正统三年(1438年)熬出了头,在银川家中去世,去和他的父亲朱元璋团聚了,享年60岁。他死后不葬在银川,因为他确实不喜欢银川,而是安葬回第二故乡韦州小城,能南边一点就南边一点吧。以后,皇帝亲封的9世亲王和庆藩分封的诸王及嫔妃等70多人先后安葬在此,形成了“明庆王陵”。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占了宁夏,下令处死末代庆王朱倬漼。庆王家族在宁夏就藩历时长达251年,共计传亲王10世、11人,繁衍了数千人。明末,庆王的远支宗室并没有被杀光,今天还有不少后裔。客观地说,庆王就藩宁夏,虽然后来在军事上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对宁夏的文化进步和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