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峰口防御体系的深层剖析
在明代时,明廷为笼络边境各民族,减少其对边疆的骚扰,通贡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所谓通贡,就是少数民族以向朝廷进贡地方特产,以换取朝廷的赏赐。朝廷的赏赐,往往远远多于进贡的价值,因此,带有援助的性质。自老哈河流域成为兀良哈三卫的驻牧地后,明廷希望三卫成为其北部屏障,因而企图以通贡来维持此藩属关系,由此便形成了三卫进贡的贡道。由于滦河河谷是燕山山脉中最为宽广便捷的通道,由大宁卫南下,经平泉,宽城而到喜峰口就成了三位进贡明廷的贡道。由于形势的变迁,三卫或迫于鞑靼瓦剌等部的压迫,或贪图明朝的赏赐,时降时叛,因此,经喜峰口的贡道也是三卫入侵的孔道。关于此贡道,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时,就有所谓的卢龙塞。卢龙塞因曹操北伐乌桓而名噪一时,但关于卢龙塞的具体位置,历来具有很大的争议,有的认为在潘家口附近,而有的则认为卢龙塞是指一个范围,指潘家口到青山口甚至冷口之间的一段,莫衷一是。以现代技术,从卫星地图来看,在潘家口到青山关这个区域,山河破碎,谷道纵横,地形非常复杂,再加上古人对地点的记载也很模糊,故随着时代久远,也难以确定其位置。
开平卫,大宁卫和燕山四关
就国防而言,明代是一个奇怪的时代,一方面,其将都城迁移到边疆地区北京,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另一方面,又实施消极的防御政策,尽撤京师外围的屏蔽,使得京师和北方游牧民族只有一山之隔。其实这和北京北部的地理环境有关,其西北和东北除了燕山可以作为抵御北方铁骑外,出了燕山,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了。如闪电河流域的开平卫(今正蓝旗附近)和老哈河流域的大宁卫(今宁城附近),其固然对北京有巨大的屏蔽作用,历代先贤已有众多的论述,但其有无法克服的致命缺陷。开平卫、大宁卫所处区域地势非常的平坦,没有任何的险阻可以依托,面对凶悍的蒙古骑兵军团,只有建筑坚城,屯驻大量兵力。驻兵太少,又无法起作用,很容易被骑兵部队攻破。驻兵太多,又无法承担补给这个沉重的负担。因而,明王朝就只有沿燕山修筑长城,这也许是明王朝的一种无奈,抑或也是北京作为都城的一个致命弱点。
喜峰口左右形势
有明一代,可以说将长城防御体系的建设,达到了极致,并且也将长城的军事艺术,建筑美学发挥到了极致。明王朝将长城防御体系分为九边,而北京北部的山海关到居庸关东部的灰岭段是为蓟州长城。蓟州长城又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以三屯营为总部,其下辖有四处重要的关隘,分别为太平寨、喜峰口、松棚谷和马兰谷。由此可见,中路长城防御体系是以三屯营、喜峰口、宽城这条北出的主干道为轴心,分为东西两翼。古人对地理的记载,往往非常的笼统,要理解古人的记载,往往要结合丰富的知识,包含古代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才能真正明白记载的内涵。此文的目的就是分析蓟州中路长城以喜峰口为核心,以洒河河谷为西翼,以铁门关、董家口等为东翼的防御体系。
一,三屯营-喜峰口-宽城一线中轴
喜峰口通往兀良哈三卫的贡道的路线大致为北经孟子岭乡,宽城,平泉而到宁城(明大宁卫)。明初,冯胜北伐时,便沿此路筑有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在此线上,有多个重要的关隘,如《道里记》记载:“由喜峰口东北六十里,曰椴木峪关(今宽城镇椴树沟附近)。又六十里,曰松亭关(今平泉小寺沟镇附近)。自松亭关至大宁废卫(今宁城附近),凡三百六十里,为控御之要。”此线一向是重要的用兵孔道,如宣德二年(1427年),兀良哈侵边,明宣宗朱瞻基刚好巡视各边塞,于是亲自率兵出喜峰口讨伐,大战于宽城。
三卫贡道
由喜峰口往南到洒河桥,便分为东西两路,由喜峰口往西,在潘家口渡滦河到西城峪,往南即到汉儿庄,汉儿庄为车前营,设有重兵。在辽代时,辽人称南人为汉儿,并将掳掠来的汉人安置在此,并设官员管理。金代时叫为孩儿庄,元灭金后,又叫汉儿城。由喜峰口往东南便到滦阳镇,为车后营,也屯有重兵。两路在洒河桥镇汇合,往南便到三屯营。
喜峰口南下路线
三屯营是此路的核心,景泰年间(1450-1457年),敕征东大将军驻扎在此处,为防备三卫的大本营。三屯营南为景山,是此路的中枢,由此路往西,便为遵化盆地,由此经蓟州,便进入平坦的河北平原。往东便进入迁安--卢龙盆地,断了山海关的退路。在己巳之变中,皇太极以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亲率八旗大军,避开袁崇焕防守的关宁锦防线,绕道老哈河流域,由喜峰口入犯。由于明庭将重心放在山海关一线,喜峰口一线疏于防犯,兵力薄弱,后金很快攻破喜峰口,往三屯营进入遵化盆地,京师危急。袁崇焕便不惜一切代价,日夜兼程往京师援救,并命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兵4000经卢龙、迁安一线往三屯营方向援救,企图堵住后金后退的路线,后金在三屯营设伏全歼赵率教部,即此。
三屯营左右形势
二,喜峰口西翼--洒河河谷
滦河河谷西部,便是著名的洒河河谷,此路非常重要,是战略级别的通道,明庭为扼守此通道,设有龙井关。由龙井关沿着洒河河谷往西,可以直通兴隆,《边防考》云:“洪山口东,又有龙井儿关,贼冲也。”指的就是龙井关扼守的洒河河谷。在洒河河谷以南,有众多的谷道,皆为防御要口。自东而西,依次有洪山口,罗文峪,沙坡峪,大安口,鲶鱼口,马兰峪等重要谷道。明代时,兀良哈部入侵,多由此路而来。正德四年,兀良哈朵颜部首领花当数次请明庭增加进贡,明庭不允许,于是花当便和鞑靼部勾结,自遵化鲇鱼关入犯,嘉靖十年(1515年),花当又遣次子把儿孙率兵毁鲇鱼关,入马兰峪,杀明将陈乾。到了明末时期,蒙古喀喇沁部投靠后金,导致明帝国北部屏障顿失,喀喇沁又常为后金向导,带领后金入关。在己巳之变中,皇太极以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分兵两路,一路从攻陷龙井关,由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另外一路由三屯营入关。
喜峰口西翼洒河河谷及其南部的关口
三,喜峰口东翼铁门关、董家口一带
在喜峰口东部,其可谓山河破碎,谷道纵横,地形非常的复杂。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青山口关县西北九十里,此县境之青山口也。西接遵化州境之大喜峰口。凡七关口,相距六十里。”以现代技术来测量,短短的不到20公里的距离,就有7个关口,由此可见其地形之复杂。在这些关口中,比较重要的有铁门关,董家口,青山口等要口,通过这些要口,都有多条道路通往宽城,因而也是蒙古入侵的重要通道。如隆庆三年,二卫由董家口入犯,戚继光率军将其击退。此线也是迂回喜峰口北部的重要通道,如万历初,朵颜犯喜峰,戚继光勒兵出青山口,将其击溃。
喜峰口东翼形势
从现代的卫星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自马兰谷到青山关,其山川盘旋,道路崎岖,延绵近百公里,就算增加兵力,也不能全部防守。就算处处设防,则兵力分散,容易被突破而成为摆设。因而,应择其要害,重点设防,剩下的作为策应,那里紧急就调往那里。考察燕山山脉中的各谷道,大体上分为二种,一种连续性极强,有的连接长度达数百公里,可以容纳大规模军团机动,这种往往是战略性的通道,是军事要冲,以往大规模的极具威胁的入侵,大都发生在这些地方。一种连续性强,连接长度也较长,可以容纳较大规模的人员机动,但谷道末端为崎岖的山路,这种往往是战术性的通道。对于战略性的通道,其往往是防御的核心,常常有著名的关隘扼守,喜峰口道就是这样的通道。对于战术性的通道,往往是主干道的侧翼,在战时,常为出奇制胜的突破口,如董家口、大安口、鲶鱼口等。故明代建设长城体系,也往往是以扼守战略性关隘为主,同时兼顾战术性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