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爱吃,外地人一口不吃!

有句话叫“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的口味都有所不同。

比如有人喜欢吃香菜、生姜等一些特殊味道的食物,但是在另外一些人眼中,这些特殊的味道实在是难以接受,其中最受争议的一款就是折耳根。

折耳根又称“鱼腥草”,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贵州等西南部,是一种中草药材。

当年李时珍第一次发现它时,因为它太难吃了,就给它起了“鱼腥草”这个名字,后来医书中又称它为“猪拱鼻”、“狗蝇草”、“臭菜”等等,由此可见它的味道是多么浓郁。

折耳根,为何会那么“臭”?

折耳根之所以有这么刺激的气味,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一种叫做“癸酰乙醛”,又叫做“鱼腥草素”的化学物质。

所以,不少人难以接受折耳根的味道,食用它是,对其反感程度轻的人会认为是在干嚼药材,重者则会引起食欲不振、反胃、恶心、干呕等症状。

但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对于那些喜爱折耳根的人来说,没有折耳根,吃下的饭就没有了灵魂。

比如,贵州每年消费折耳根高达20万吨以上,凉拌折耳根,折耳根蘸水,可是贵州的美食灵魂;川渝地区,折耳根是火锅的标配;云南的腊肉炒折耳根也是一道经典美食……

折耳根能致癌?

折耳根不仅味道存在着争议,它还有一个更大的争议点,那就是“致癌性”

在古代,折耳根就被认为是有毒性的药材。《本草纲目》记载折耳根:辛,微温,有小毒,小儿食之,三岁不行。

90年代末期,一个关于马兜铃酸导致肾病的研究掀起了一次热潮,而鱼腥草中就含有“马兜铃酸”这种物质。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马兜铃酸及其进入人体后代谢出来的马兜铃内酰胺1型,从而引起马兜铃酸肾病。

不过,慕尼黑大学的研究者研究发现鱼腥草直接含有的是马兜铃酸的代谢物---马兜铃内酰胺2型,从而引发了争议。

鱼腥草支持者认为,治病的马兜铃内酰胺1型和鱼腥草中含有的马兜铃内酰胺成分并不完全一致。

即使马兜铃内酰胺2型有可能致病,但是任何不谈剂量的成分研究都是伪科学,所以很难确定鱼腥草与肾病或者癌症有很大关系。

鱼腥草反方则认为,即使如此,也不能认为鱼腥草就是安全的。

虽说目前还没有直接研究能够证明鱼腥草含有的马兜铃内酰胺成分不会导致肾病,但已有研究明确马兜铃内酰胺有肾毒性,它有致癌的可能,既然如此,不用谈剂量,在日常饮食中也无法严控剂量。

所以,即使风险再小,也是风险,应当尽量避免。

(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谢死亡)

对此,卫生部则表明:折耳根含有的马兜铃酸,并非是强肾毒性、强致癌性的马兜铃酸。也就是说,对于折耳根,官方并没有明确的态度了。

不过,2002年《柳叶刀》曾指出:我国西南地区(四川、广西)慢性肾病发病率最高,为18.3%,相当于每5人里就有1人患慢性肾病,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与此同时,我国现在已禁止使用鱼腥草注射剂

折耳根面前的取与舍

那折耳根到底能不能吃呢?卫生部表明了态度:不提倡,但也不反对。

所以,吃或不吃,决定权就在自己手上了。

对于那些折耳根的真爱粉,既然折耳根的毒性尚未明确,那很可能对身体没什么危害。

比起这不值一提的小危害,还是凉拌折耳根、折耳根蘸酱、折耳根炒腊肉等等折耳根系列给舌尖带来的惊喜更重要。

不过,还是要在这里奉劝那些真爱粉,折耳根虽美味,但是不要贪吃!

虽说毒性尚未明确,但是还是谨慎些为好!

而对于那些无法接受折耳根味道的人来说,那就恭喜了,你们又少了一道选择题!

参考文章:

【1】Across Asia, liver cancer is linked to herbal remedies: study

【2】雷荣辉,吴纯启等. 马兜铃酸致突变及致癌性研究进展. 中国新药杂志2007年第 16卷第2期:114-117

【3】陈少丹,鱼腥草中生物碱和酰胺类成分的研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3.11 (【全文】鱼腥草中生物碱和酰胺类成分的研究_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