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不识货,再看成古董;你以为只是破铜烂铁,它却价值连城
起初,我真差点把它当做破铜烂铁扔了,只是觉得反正不占用空间,就蛮留着吧。
今年一直忙着做画院,没什么时间画画了,篆刻基本上就不去碰了,实在有需要的时候,就花钱请篆刻老师刻,便宜又好看。画院开始后,我就开始学着使用头条分享;每天整理书画作品,文字,图片,拍视频等;我的硬盘渐渐不够用了,到了非得删除一些不用的资料了;5个T啊,够我忙的;
在一个不起眼的文件夹里,我又发现了这150多张的古玺图片,我对书画艺术的资料向来保存的很认真,不愿意随便删除,于是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真的害怕被我误删了。
152方战国古玺
严格的讲,古玺应该就是指春秋战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那段时期的印章,因为春秋战国的时候,所有的印章都统称为“玺”,还没有“印”的叫法,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只有皇帝一个人使用的印章才能叫“玺”,其他的所有人,都只能叫“印”。
在这之前,六国和更早的时候,用的玺,材料以铜为主,也有金、银、玉、石、骨、木等,刚开始,只是一种信用的凭证,比如,在封发物件和书信的时候,哦,那个时候还没有纸张,是简牍,在封泥上打上印文,这样就可以防止或者提醒别人,这个要保密,不能乱动哦,不能随便打开的哦,你看,古人是很重诚信的,看到这个印章后,就真的不会随便打开的。
当时的古玺有分官玺和私玺的,官玺就是官方使用的官印喽,官玺比私玺的尺寸要稍微大一点。如果是一些重要的官职,就会有“司马”、“司徒”、“司寇”等等;春秋战国留下来的大部分是铜制的,今天看到的这些也是,全部都是铜制的,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半圆形,还有不规则形状。
这样的一方古玺,现在会不会价值连城呢?我不是一个做学术研究的学者,我没办法从更多更专业的角度去分析或者解读古玺的重要意义,或者更重要的什么信息,我只是从我一个书画爱好者、从业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这些古玺的篆刻做工真的很精细,质量很好,文字结构很漂亮,布局不拘一格,刀法娴熟,很泼辣啊,有的又很纤细,线条很优美,而且,不知道是自然腐蚀呢还是故意破边的,那个时候的艺术审美怎么那么高呢?
哦,也许,咱们现在的篆刻家,原本也是规规矩矩的刻,只是看到古玺上的破边,才大胆学习故意人为破边的吧?
废话不多说,图片有点多,大家慢慢欣赏哈:
备注:图片为多年前网络收集,如有涉及图片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