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黄连泻心汤讲解


一五四.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方十七。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味苦寒) 黄连一两(味苦寒)

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1.
心下痞,部位肯定了。证状明确了,痞是病人自己感觉一个堵塞不通的感觉,按之濡,——是医生诊查的结果,这个按之濡和那个按之硬满,前面小陷胸汤提到的不一样,和硬满疼也不一样,和柴胡汤的胁下硬满,也不一样,十枣汤的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疼,也不一样,这就是辨证,心下痞,按之濡,后面特征性的是:其脉关上浮者,——关在中间,一般的照《金匮要略》上诸积**辨脉的时候,关是指肚脐这个位置,关上,指上腹,浮主虚。那不应该说是主表,关上应该是看的部位,前面提到这个痞是怎么形成的,因为内虚以后,邪气入,你从外面还没有解,还有的时候,你又从里面虚了他。他邪气就入了,入得不是很深,在关上,在上腹部位,他不是五苓散的水证,也不是结胸证的阳气结实,也不是脏结的阴结,所以叫关上浮。

2.
煎法特别,先把水烧开,把两味药一冲,泡一泡,象泡茶一样泡透了,这个须臾多长时间,没讲,你象泡茶那个时间就短了。泡铁观音第一泡一般半分钟到一分钟,第二和一般一分半左右,每次加半分钟左右。我听说过的,看过的,好象是这么个过程。你泡花茶呢,80度水还要短一些,对大黄,黄连来说的话,质地比较硬,比铁观音的老茶叶要老,所以这个须臾应该超过一分半或两分钟的,否则泡不透。大黄,你要切成片,好泡,要是根,就不好泡,打碎了。那个块,相对泡的时间要长一些。泡透了,使劲挤压,分两次服。

3.
这还有一个按: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他这看法是很对的,从这考虑上来看,有可能是大黄、黄连、黄芩加上了附子,原先一个本是加附子也。

4.
而实际运用之中呢,三味有效,二味也效,一味大黄也有效,照现在的说法,黄芩清上焦热,黄连清中焦热,黄柏清下焦热。栀子清三焦热,大黄偏于通腹。

5.
大黄这个质地比黄连要松,两个都是根,黄连它是一个木本的东西,大黄是多年生的草本,黄芩也不一样,有枯芩,有条芩,枯芩是多年生的,野生的东西,质地比较轻,后来说枯芩比较偏于清肺热,轻清上扬中空,心是黑了,干了,空了,叫枯芩,又叫烂肠草,又叫腐肠。而这条芩是当年生的、实心的、人工种植的实心的黄芩,那个味道比较苦一点,中间实心的,实际产量也不低,甚至更高。还有豚尾芩,象猪尾巴那样,还有鼠尾芩,象老鼠尾巴那样。实际上在运用中,我用着没什么区别,以前药材便宜的时候,还是有枯芩的,多年生的。

6.
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泡的方法,你象现在的金银花了,胖大海了,麦冬之类的,类似这方法。在中药的煎服法中,火轻的是取的气,火重的,是取的味。重火炖熬一般是治下焦的病,在里的病,在骨髓的病,临时的感冒的药,你象银翘散了,川芎茶调散了,防风通圣散了,都是轻轻取气,取在表的。都用汤重熬的话,就不合适了。重煎是取的深部的味,下沉的。最简单的,你象泡茉莉花茶,100度水泡就没那香味了,轻的一泡,闻那味来也好喝,重泡就不行了。煮了以后,色香味就都没有了,只有苦涩。反过来说,你要是喝铁观音,用80-90度水一泡,根本出不来味。只有苦涩的浅表味,色也出不来,味也出不来。你用滚开的水才能泡出那个味道来。那象有些老茶煮都没事。茶叶一个简单的叶子都这样,中药同样也是这样。你泡菊花,薄荷能泡茶,你重熬了它就没味了,勾藤轻轻的上浮的,治高血压的,一般的是后下,假如你用龙骨牡蛎之类的,你不重煎的话,一烫一洗,大概什么东西也没有.所以掌握好这个火候,从这个方子的煎服法中也看到用药的火候和病相应的,不同的煎服法。那么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有人说我看了这个病,用五苓散,十天没效,他哪是用的五芩散?他是煎的汤。有人说这个散和汤相同,那就不行了,不是一个方。有人说我用补中益气汤,用了多长时间,那汤还是汤,那补中益气丸就不一样了。也有人说我用天王补心丸,用了好长时间不管用,你做的是汤,那不是丸,原先是丹,丹是做丸的,朱砂是不煎的。也有人说可以变化,有人习惯用天王补心丸做成汤来用,特别推崇这个方子,来用的很好。理中丸,张促景本身提到的做汤尤佳,做汤更好,那就可以用。就说汤是否可以改成丸?丸是否可以改成汤?这个改变是否是可以,有些是可以的。历代有经验,用的能有效,甚至创方者明确表示可以的,你放心用。有些是不可以的,严格的不能用的,你用的就是大错误,根本不管用,浪费药材出毛病。你比如说安宫牛黄丸,很好吧,你一煮试试,那就麻烦了,麝香就没味了。用的就那香味,走窜的。所以你变也好,必须有变的根据,一个有经典的经验,有师传的经验。有临床的验证,或者有实验室的根据加上临床的效应。光有实验室的根据还不行,必须有临床效应。你要是不变,还可靠一些。你说绝对不能变,那也要有根据。尽量有根据的来用。

7.
单纯的一个大黄泡水喝,也能解决这问题。大黄这个药,轻的泡水喝有泻的作用,重用了以后,他不但不能泻,还能收敛。它随着火候改变,它起相反的作用。就是取气和取味的作用。这个药甚至当作一个长寿药,上海有一个大黄研究所,他们证实这个药能抗氧化,能做长寿药。我的一个中药老师翁维健说,他在一个国际博览会上看到意大利人弄的大黄酒,本来是千金方中的一个方子,饭后能消食,搞衰老。就这一味药大黄泡酒,他们申请了专利。他受到**,回来后他弄了个中医营养系,营养系就他创立的。在这方面,你从食品到药品,从治病和食疗,经典上都有很明确的根据。比现代人自己臆想着什么绿豆治肝,红豆治心之类的要可靠得多。

————这是学员根据我讲课的录音,整理得最完整的一份,因是口语随谈,难免有些罗索,达意可也。

黑糊糊大黄黄连泻心汤,我用的时候基本都是大黄、黄连、黄芩三味同用。粉碎机打碎后,开水冲泡,有些患者怕浪费,我说那就泡两遍,一次冲泡一分钟,倒出后再放水冲一次,然后合在一起分两次温服。

在路上的外地人个人临床的一得之见,伤寒论讲稿现联系出版中,本无意出版,顺口讲的。不揣浅陋,请大家指正。

舞度会所学习了,轻熬取其气治表症,重熬取其味治里症.真的是非常经典.让我这个门汉又长知识了.
黄芩清上焦热,黄连清中焦热,黄柏清下焦热。栀子清三焦热,大黄偏于通腹

(0)

相关推荐

  • 郭生白方论之九 外源排异性胃肠病方论——泻心汤证及其外延疾病

    目录 一.泻心汤证的病势 ①泻心汤证是胃家有热, 功能亢进或低落 ②胃家(胃和小肠大肠)一病俱病 ③泻心汤证是外源排异性胃肠病 二.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 三.附子泻心汤方:三黄汤+附子 四.生姜. ...

  • 每日一方——“葛根芩连汤”

    每期一方--老陈给你讲方证 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作为一张治疗热性下利的名方,广为人知,但仅仅知道他这个作用可远远不够,治疗热利的方子还有白头翁汤.芍药汤,他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今天还是老规矩,不讲理 ...

  • 《伤寒论》113方——四十七方,大黄黄连泻心汤

       第四十七方--大黄黄连泻心汤 三图皆为黄连 太阳百二十四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表,当先解表,表解方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且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二两(30克 ...

  • 大黄黄连泻心汤——惊狂,口鼻生疮,牙痛,脱发,青春痘

    图为刘渡舟老师 14惊狂案--刘渡舟医案 某司机患精神分裂症,十多天昼夜不眠,惊惕烦躁,怒目视人.病从气恼而起,气火充斥三焦,大便已六日未解,口中臭秽,舌苔黄厚,脉洪大.服大黄黄连泻心汤一剂,平平无奇 ...

  • 经方心裁(33)大黄黄连泻心汤:妊娠恶阻

     大黄黄连泻心汤 [原文] 1.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伤寒论>(154) 2.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

  • 失眠,头痛,口糜,口疮,鹅口——大黄黄连泻心汤

    29失眠--大㙇敬节 标题:伴高血压的失眠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五日,三十八岁的妇人以顽固性失眠为主诉来诊.该患者于前年九月出现眩晕,持续注射维生素B治疗而有好转,但现在于月经期仍有眩晕症状.从去年七月起 ...

  • 心动过速,脑充血,高血压,淋证——大黄黄连泻心汤

    34心悸(阵发性心动过速)--刘含堂医案 吕某,女,46岁,农民.1990年10月21日初诊.平素体健,饮食喜凉畏热,1年前每遇情绪波动时出现心慌.心跳,一般持续5~10分钟后症状消失,后到当地县医院 ...

  • 大黄黄连泻心汤 止衄消痞一良方!

    老中医 前天 14:23 医不自治非真理,经方运用实践知.现就自治齿衄而愈,谈谈学习经方大黄黄连泻心汤的体会. [验案一]1995年5月的一天,我因公出差到河南新乡市,经过半天多车马劳碌,晚上住到了宾 ...

  • 大黄黄连泻心汤——肾炎,胃胀,丹药中毒,带状泡疹,三叉神经痛

    38肾炎--张琪医案 赫某,男,65岁,退休干部,1997年4月10日初诊.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5年余,近半年来,出现食欲减退,有时恶心,口中氨味,胃脘胀满,大便秘结,检查:血肌酐475umol/L,尿 ...

  • 经方: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原文]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作者] 张仲景 [出自] <伤寒论> [伤寒] 1.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 ...

  • 再谈大黄黄连泻心汤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154)"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