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老化原理初探

原文作者:

古陶瓷
老化痕迹形成原理
探讨
邓振峰
2 0 1 6 . 6 . 28
古 陶瓷老化痕迹
形 成原理探讨
邓振峰
古陶瓷经过高温烧制型后,如同世上任何一种物体一样,就开始了它的老化过程。这是由于在烧制前,它所用的胎料,釉料都是用几种或多种矿料配合而成的,这些矿物料,本身都是一种晶体状分子结构,而经烧制后,这些矿物原有的晶体状分子结构被熔融打乱,从有序的稳定状态变成了无序的亚稳定状态,其釉面也从原来的不透明状态变成了透明的玻璃状态。
随着岁月的流失,胎及釉子的内部结构会逐渐由亚稳 定状态向有序的稳定状态还原转变,这一过程称之为陶瓷的降解,也称之陶瓷的自然老化,而实际上应该是矿物的还原过程。
据有关资料表明,陶瓷经烧制后,其完全的降解(粉碎)大概要200-300万年才可完全还原到原来的矿物分子结构,这当然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由于我们现有的观测能力和观测工具局限,要观察其胎质的矿化还原痕迹是非常难以办到的,这要用到一些科技手段寻找它的老化数据,但对于其釉面的老化痕迹观测,则要相对容易一些,一般在百年以上的陶瓷器物,或多或少的都会显现出一些老化的痕迹来,而用较为简易的观测工具则可捕捉它的踪影。
*古陶瓷成因机理分析
古陶瓷的胎、釉主要是高岭土、粘土、瓷石,瓷土、着色剂、青花料、石灰釉、石灰碱釉等组成,其中主要是是氧化铝、氧化硅和结晶水,以及少量的金属类氧化矿等,在高温作用下,原本结构不同的矿物体被熔融成相互融合的均质体,其胎变成了半透明的物质体,其釉由于配料不同,形成了更为透明的均质体,原来那些非均质体各种矿物分子的晶体结构被破坏。新形成的这种均质体的分子结构由于是在高温、高压下的结果,也可以说是逆大自然而行的结果,它必然要受大自然规律的约束,即这种二次成矿的均质体分子结构还要向大自然回归。因这种分子结构是一种不稳定的结构,其基本构成分子的电子,粒子在不断运动中去回归到原来的矿物单晶体状态。
这种矿化还原的过程是十分漫长的,但在最初的几百年时间内其还原的进度是比较快的,特别是在物质比较好的透明釉中,其老化的过程能留下许多供我们观测到的一些痕迹,虽然在胎中的老化进展和釉面是同步的,但从目前观测条件讲,观测表面釉层的痕迹要相对容易的多。
陶瓷烧制出炉后,它的釉面并呈透明、半透明的状态,釉中既有未被完全融合的原矿微粒,也有正在相互融合过程中被突然中断融合后而呈半融合的衍射状矿体,有原来属于化合状态的金属聚合体,如铁、铜等化合物,还有因其自身的特点在烧制中形成的气泡、爆釉露胎处,胎釉结合部,支钉断口等,都会在其老化过程中以它特有的语言给我们留下可以观测的痕迹。
另外,陶瓷的老化过程并不是自身独立进行的,它必然会伴随着周围环境的诸多因素一同参与其老化的步伐,从中也会寻找出陶瓷老化的一些佐证。
*陶瓷老化痕迹的分类及原理分析
陶瓷老化痕迹的观测,从实用上来讲,是观测它的可见性痕迹,而另一些老化痕迹是不可见性的,如分子结构变化、热释光系数等,这些只能用高科技仪器测量。所以我们这里只局限于用简易工具(100-300倍显微镜)为主的可见性老化痕迹的观测与论述。
第一大类、蚀变痕迹
古陶瓷的存放环境,不外有三种:土中,水中,气中,此三种环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腐蚀物,对陶瓷进行腐蚀侵害。
在土中无论是墓葬、窖藏、土埋,都会受到当时地下泥土、水分、盐碱、微量矿物质、有害气体以及诸化合物的侵害,在水中无论是河水、海水都有盐碱及水中微量元素、菌类等侵害。在地表上传世器物也会受到大气中烟雾等所产生的硫化物、卤化物、微尘等化学或其他物质的侵害。所以,无论在什么环境中存放,都会与环境中的酸碱等发生化学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对陶瓷的胎釉产生腐蚀、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自然老化痕迹。
*化学蚀变痕迹
凡是由某些化学物质对陶瓷胎釉进行
腐蚀所产生痕迹者,概称为化学蚀变。
*析盐
在出土出水或经水泡后的古陶瓷露胎
部位、凹陷处、开片处、或釉下薄弱部位、会出现一些白色粉状或霜雪状的物质,经擦洗较易去掉、但经过一段时间,仍会出现,其色一般是白色酥松状。
成因分析:
一件瓷器长期在含有盐碱等卤化物的土、水、气中存放、随着其环境中湿度的增加,易溶于水的盐碱等也会随着进入瓷器内,虽然陶瓷是较耐腐蚀的,但也阻挡不住这种腐蚀的缓慢进
行。当其环境湿度下降的情况下,其渗入胎釉内的盐碱又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渗出,并在露胎处凝结。等下一次湿度加大时,又会与水溶解连同水中的新的盐碱分子再次进入胎釉中,这样反反复复进进出出,逐渐提高了整个瓷器胎体中盐碱的浓度。
我们知道,在瓷器长期处于封闭存放的环境中,其湿度温度的变化大致是随着每年的四季冷暖变化而同步进行的,每年的温湿度大小的更替并不频繁,少则几次,多则几十次,这就大大延长了这些盐碱物进入瓷器的积累时间,这也是我们把析盐当作老化痕迹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
那么,一旦当这件瓷器出土,出水或脱离了原来那个封闭环境时,它本身就会处于一个更为稳定的干燥环境。这时,它体内的水分就会带着盐碱等溶液大量外溢,同时水在不断的蒸发掉,而在器物表面露胎处的缝隙,凹坑、开片处留下固体盐碱物,有些釉表浅薄处还会被干燥膨胀的盐碱结晶撑破,形成釉下斑点或釉面斑点状脱落。
如果一件器物上有过多的析盐痕迹,而无一点釉面脱落,那就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另外,这些析盐由于是由内向外,依次结成的,很难轻易把它彻底清除,及时清除干净了,过一段时间还会有析出物产生。但在被清洗干净的胎面上,绝不是新胎的碴口,它会呈现一层淡淡的氧化层。
*腐蚀斑点
在古陶瓷釉面的表层,由于各种化学元素的侵蚀,会对釉层表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破坏了釉面的玻璃质,呈现出白色或者淡黄色斑点,其有浅有深,有线形连片状,有坑点连片状,有釉下侵蚀导致釉表开裂结晶状,以及公安部老化痕迹中指出的六种腐蚀斑块。
成因分析
土、水中的腐蚀性硫化物、卤化物,随着周而复始的冷热干湿度变化,不断的进入到瓷器的胎釉内,长期积累几乎达到饱和状态。在每一次遇到气温干燥时,在胎釉结合薄弱部不断的形成结晶,进而对胎釉产生挤压力,使胎釉的组织
遭到破坏。由此产生的斑块结晶往往会连带胎质一块同瓷体离间,轻轻一击,或可脱落。
另一种情况是,在瓷器釉层的表面,这些腐蚀性的化学物质,长期在釉面上积累,会对釉面形成腐蚀,致使釉面失去玻璃质感,一般情况下,这些腐蚀剂先是在釉面上已粘有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地方聚积。随着数量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其腐蚀的程度不断加大,加深。有些会和釉面结合为一体很难去掉。能较易去除干净的釉层底面上,在显微镜观察下,其碴口呈现一种瓜熟蒂落状断面,不存在生硬的新崩裂碴口。
*釉面脱落
在釉的开片处,相互交叉处,釉层较薄
弱的地方,其腐蚀斑块较大的地方釉面脱落,有的露出胎质,有的脱落后充填上了新的固化物质(无机物和有机物沉淀)。另一种是胎中没完全溶化的石灰石微粒因膨胀致使釉面脱落。
成因分析:
此现象一般肉眼即可看到。成因是在开片处或破口泡集中区域,胎釉结合不牢固处,细微的腐蚀斑点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向四周,向深处扩展,逐渐连成一片并结晶壮大,对釉面的挤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导致胎釉分离,有些是釉面层受力过大,先是裂纹变酥,随后部分釉层脱落。
*腐蚀纹线
公安部审定的陶瓷老化痕迹中例举了几种腐蚀纹线,在显微镜观察下,有些器物上还有圆形纹线,有的器物白釉上的纹线几乎是透明状需要耐心的调整焦距才能观察到,一般情况下,半圆到圆形,弧形较多,直线,曲线型较少。颜色除白色、黄色与黑色外,还有浅淡的黄褐色。
成因分析:
此类纹线的形成是瓷器在烧制时,由于大量的胎釉中水分的溢出,形成气泡在釉面破灭后,留下密密麻麻无以数计的环状半环状微纹,传统的说法叫橘皮纹。在纹线的环形凹槽处,由于日积月累,很容易积存一些化学腐蚀物和有机微
尘,这些化学腐蚀物会对釉面造成轻微的腐蚀,由于其凹槽太过浅微,所积物不会太多,但因时间长久,也会把釉面腐蚀出轻微的痕迹。而一些有机物正好是一些菌类最喜欢的食物,其排泄的粪便更有极强的粘附力。在器物出土后,人们一般都会进行简单的擦洗,附着在表层杂物可以轻易的洗掉,而沉附在被腐蚀过的凹槽中的附着物很难清洗干净,因此类痕迹大多都存有菌类排泄物,反而有时越洗越清晰。在一些铁多的彩料古瓷上,会有蛛网状纹,如宋黑釉瓷和元青花上,都有较为有序的蛛网状纹。此类情况另当专题论述,在此不多做分析。
*氧化膜和七彩光
在低温釉中,一般在瓷器上很容易观测到七彩光,俗称为返铅。其实,返铅只是一个不太精确的说法,至于为什么返铅就会发现七彩光,还有在一些胎体上也会出现七彩光,在一些不返铅的高温釉上也可以出现七彩光,这是什么原因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找到古瓷器出现七彩光的深层次原理。
据笔者观察,在古陶瓷上,不光是低温釉能出现七彩光,在高温釉上,和一些胎体上仍可出
现七彩光,而这些七彩光的形成,应该是一些化学元素长期氧化的结果。
在显微镜观察下,所有的古瓷器表面都不是平整的,都是由无数个细微的点环状凹凸面组成的。无论是低温釉还是高温釉,都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所处环境中酸碱硫等腐蚀性化学元素的侵蚀,致使瓷器的釉面或多或少的遭到污染和破坏,同时还进行着不可避免的氧化。
被腐蚀的釉面对光的反射能力已经降低,再加上腐蚀面上微量的污染,和污染物的氧化,釉面上原本凹凸不平的无数个小凹坑中,就会有无数个小多棱镜,把光线分解成不同角度的光束。加上长期的氧化,像是镀上了一层透明的氧化膜,氧化膜中的不同的氧化点也对光线予以折射散射,从而形成人们能见的七彩光。
值得提出的是,在老的器物上,能观测到的七彩光除大面积较容易看到以外,大部分器物尤其是高温釉上的七彩光并不容易被人们看到,只是在偶尔的一闪之间令你有些感觉。其原因是,这些高温釉上的七彩光并不以大面积形式出现,而是像许多星光一样在点点闪烁,由于整体的光线太亮,掩盖了各个凹坑中微小的七彩色光芒。
(6)土,水沁
出土瓷器的釉层上和釉层里,必然会生长出各种化学元素化合而形成的水土沁斑和呈品莹半透状的银白色,灰白色或白中泛黄的土锈花,其形状各异,这类痕迹在后面的结晶一节中也会提到,这里只讲几种土粘附现象,供大家参考,并望能共同探讨以弥补之缺失。
第一种,出土的瓷器,在表面上会有层浮土,初次洗时很容易冲洗掉。如果有个别地方没完全洗净时,等干燥后再洗时就很难洗掉,就好像上面的浮土是一种胶质一样,遇水后变成了胶水,粘附牢固,其原因有待深究。
第二种,在瓷器的表面,尤其是内部,有大面积的井田状和树枝状浮土层,大多以其开片为界限。分析可能是当瓷器所在土中空气潮湿时,水分沿开片空隙渗入,其浮土被冲掉,无开片处仍保留着,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井田状或树花状浮土纹。
能把此浮土纹确定为老化痕迹的理由是
瓷器在地下存放中,地下能产生浮土飞扬的几率非常小,除非地震或巨雷、人为因素外,不会把地下微尘给飞扬起来,在瓷表面或内部能够粘上一层较为有厚度的飞尘,非长年累月日积月累才可。
第三种,一些无机物和有机物混合在一起,同釉面上的破口泡、腐蚀坑共同凝结成土锈斑,一般是黄色透明状,很难清洗掉。如果认为做旧,可用火烧,热铁针炀,或有臭胶味。
第四种,有些出土不久的瓷器,在见胎部哈一口热气,便会闻到一种清清的土香味,存放时间长会渐渐减弱。
第五种,从开片处或胎内微孔隙处渗入的的有色物质,如朱砂,血浆化合物,菌类氨基酸等,此种情况仍有待深入探讨。
第六种,盐碱堆积物(缺资料,只提出待探讨
2物理蚀变痕迹
古陶瓷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会受到大自然温度、湿度、冷热变化、地球引力、压力、以及磁场、电波、光辐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是化学因素导致的表面痕迹,而有些却是由于物理性质的作用导致产生的老化痕迹。
*破口泡
无论在水中、土中还是在地表传世中存放的古陶瓷都会受到大自然一年四季气温冷暖变化的影响,热胀冷缩在瓷器身上同样会得以体现。在瓷器釉面中,许许多多的气泡,是釉层结构的薄弱处,长期的无数次热胀冷缩,使气泡顶部最薄弱处由开始的微裂纹,逐渐加大加多,以致慢慢的疏散并慢慢酥松,一块块掉落。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还有湿度的加大和缩小,水分子从釉面的裂缝开片处和胎中的各个小通道中进进出出,气泡内的压力也随着大大小小的反复变化,诸种原因加在一起,原本完好的气泡就会由顶部诸多裂纹,相互交叉使气泡顶部变酥,脱落以致形成破口泡。
显微观察时,在同一器物上除观察到诸多破口泡外,还能观察到一些已经顶部变酥但还没有塌落破口的气泡,有些极小的破口泡需仔细调整焦距才可发现顶部较为细小的破口,还有大破口以致顶部完全塌落的破口等各种破口泡。无论什么样的破口泡,其老化的特征是它的破口边缘必须是酥松状的,有称其为“火山口状”,无论怎样称呼,一定要理解到它的形成过程是非常缓慢的,甚至一年只有几次的热胀冷缩,漫长的岁月使它变酥,然后又一点一点塌落,悟到了这一点,再结合实物观察就会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些破口泡的边缘酥松的特征也类似面点的油酥薄皮断口,显微观察略带透明似有油性一样。
*釉内微裂纹及开片
釉内微裂纹有釉质矿化还原原因,也有冷热变化导致热胀冷缩形成的原因,这里只是单论热胀冷缩。矿化还原的原因是由分子运动造成的,这一点在其后一节中专门论述。
古陶瓷的釉面是一种均质玻璃体,它的弱点是脆性大,易裂易碎。大自然的冷暖变化,对瓷器釉面也会产生轻微的伸缩波动、久而久之,便会在釉层中产生微裂纹,这种现象最明显的就是开片。通常我们能看到的开片都是大的裂缝和不同程度的小裂缝,微裂缝,隐形裂缝交织在一起,可以推断这些裂缝的时间是非常缓慢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段。
*自然磨损
能够产生自然磨损痕迹的大多是传世品,或是经使用后又随之陪葬或因乱世、搬迁而埋葬起来,事后诸多原因未再取出者。这类藏品因有人为使用因素,会产生一些使用中的擦拭痕迹,或磕碰痕迹。人为擦拭痕迹又称为软划伤,是在使用擦拭时,器物上有沉附的微粒灰尘,或擦洗工具上带有泥沙颗粒,会把釉面划伤。这类痕迹大多零乱,深浅不一,方向不一,或同一道伤痕则不同段痕迹轻重不同,这是在人为擦洗中用力不匀,多次划伤所致,基本没有什么规律,
但在器表略高部位,容易受力被经常擦到,或略显痕迹更重一些。
如果发现有磕碰伤,且在断口上必定有氧化物积存,这也是岁月积累所成。新作旧者难以从多方面去模仿。
*生物蚀变
生物蚀变主要是指菌类如嗜铁菌,嗜铜菌等因细菌吞嗜所排泄氨基酸等有机物为特征的老化痕迹。
国内微生物蚀痕迹鉴定古陶瓷创始人广西收藏大家张国兴先生对此有较为深刻的研究,他开创了一个从新的角度鉴定古陶瓷老化痕迹的渠道,其科技含量不可小觑。张老师的科研城中提谈到:在缺氧高温高压的极端条件下,微生物还能依靠吞食岩石中的甲烷,铁元素生存繁衍。而在古陶瓷胎中,其主要组成是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锰,彩料中富含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铜,氧化砷等多种自然矿物元素。研究发现每一种矿物元素都会被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吞食。作为其生存与繁衍的能量------粮食和营养。经微生物吞食后的排泄物在古瓷上的堆积,形成的次生物痕迹。而主要一点是所有古陶瓷的胎土中,都有或多或少的含有铁元素,嗜铁菌的排泄物会在古陶瓷上留下大量痕迹。在显微镜观察下,这些菌类排泄物呈胶质状,呈现出一定的纹路是菌类行走的路线。菌类在吞食矿物元素时,会分泌出一种腐蚀性很强的唾液,可咬穿釉面钻入釉下及胎中。
3.分子运动痕迹
组成陶瓷胎釉的各种矿物配料,都是由多种化学元素化合而成的化学分子组成的,而各种化学元素的核外电子时刻处于运动之中,当瓷器的分子结构受到外界各种化学元素,各种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瓷器内部的化学元素就会与外来元素发生各种组合,有的分子被分解,有的会组成新的分子,以致使瓷器的胎釉内在分子发生结构性改变,这种结构的改变不断进行,也就加速了瓷器的不断老化,同时也会留下各种老化痕迹。
*变色泡
想必变色泡的各种论述,在各种媒体上已是很多了,收藏界也基本认可了变色泡属于瓷器老化痕迹之一。公安部审定的十种老化痕迹中属于变色跑的描述是:因受腐蚀,釉中最接近表层的气泡有的先改变了颜色,其色泽可分为白色,黄色,黑色。
白色气泡又可细分为:1.白色雾气泡:泡内似有雾气或烟气,气泡颜色深浅不一;2.白色磨砂气泡,气泡泡面似白玻璃磨砂色,色泽深浅不一;3.白色冰气泡,气泡似冰雹嵌在釉中,气泡分大、中、小,有微量色差。
黄色气泡又分为:1.淡黄色气泡:淡黄色物质附在气泡表面,气泡仍有一定的透明度;2.土黄色气泡:气泡呈土黄色,没有透明度;3.棕黄色气泡:气泡呈棕黄色,没有透明度。
黑色气泡:有黑色的物质全部或部分附在气泡面上,气泡仍有一定的透明度。
上述气泡色泽只是大致划分,实际气泡的色泽仍有较多色差。
以上公安部审定的变色泡描述有一定的概括度,但现实器物中仍有许多未曾深入探讨并予以描述的变色泡。无论是多少种色别,其产生的原理大致可以做如下分析:
首先,必须重申公安部对古陶瓷老化痕迹形成原理。
“一般情况下,地下古旧陶瓷受着当地地下泥土,水分,各种微量矿物质,微量有害气体的影响。我们知道春夏秋冬四季地表的温度、湿度都是不一样的,地下水位的高低随着四季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这就造成地下古旧陶瓷四周湿度温度也会不断的变化。古旧陶瓷的釉面微观仍是有孔隙、裂缝的,只是我们的视力不借助高倍显微镜观察不到他们。古陶瓷的胎体又较为粗糙,显气孔较多。釉面,胎体对周围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周围湿度大,釉面的空隙裂缝及胎体的显气孔就吸收水分,周围湿度小,釉面的空隙,裂缝及胎体显气孔又释放水分,釉面的孔隙、裂缝及胎体的显气孔自动保持着内部水分与外部水分的动态平衡,常年做着平衡水分的运动。“
“经观察,水下各种古旧陶瓷生成的自然老化痕迹特征与同类地下古旧陶瓷生成的自然老化痕迹特征大体是相同的。只是海床上的陶瓷器因受潮汐、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常与砂砾相磨,造成釉面毛道很多,严重的呈现磨砂状”
传世的器物在地面上多年与空气接触,空气中含诸多硫化物……转化成硝酸和硝酸盐……氢氟酸气溶液……气溶液微粒……也会产生类似出土器的某些自然老化痕迹特征。”
从以上公安部审定的瓷器老化痕迹原理可以说,无论古旧瓷器在土中、水中、还是传世品在空气中存放,都会出现基本相同的自然老化痕迹特征。这就为我们找到其共同特征加以探讨提供了便利。
变色泡,作为共有的特征其形成原理至关重要,因现在有人将此下大功夫予以作伪,以新混旧,欺骗初入藏的人。所以必须弄清其生成原理、抓住其根本、才可避免上当。
成因分析:
从陶瓷的组成结构上,已知有氧化铅、硅、石英、云母、长石、氧化铁、铜、钴、镁等硅酸矿物和金属元素。其二,在古旧陶瓷存放的所有地点都会有水分的参与。其三,同时在空气中时常有较浓较淡的二氧化碳和其它一些硫化物、卤化物。具备了这几条,使古旧陶瓷釉面中产生变色泡的所有先决条件已经具备。
首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分子结合,会形成碳酸溶液。碳酸是一种粉末状固体,其水溶液为无色液体,是一种二元弱酸,其热稳定性很差,遇温度高时极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在古旧陶瓷存放的环境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结合形成碳酸,随着其湿度的加大,碳酸溶液会一同随其他硫化、卤化等微量元素进入胎体和釉中。
前边已经提到,胎釉中的矿物分子其核电子是一直不停的运动的,当有外界因素介入时,其一些电子就会出现逃逸,进而和其它分子元素结合。
而碳酸最容易与胎釉中的硅酸盐等元素结合,形成液体状的碳酸化合物,因碳酸溶液属弱酸,有一定的腐蚀性,还会把胎釉中的一些微量金属元素予以分解,因此在胎釉中所含液体中,既有非金属元素,也有微量非金属元素。
当古旧陶瓷所处环境湿度加大时,古旧陶瓷胎体中的水化合溶液会呈饱和状态。在釉面中的气泡中水含量也会随个别细微通道进入气泡。气泡中的水饱和溶液中也会有各种矿物化合物滞留其中。
当古旧陶瓷所处周围环境的湿度减少,以致气温上升,较为干燥时,胎体中的水分就会向瓷体外排出。接着气泡内的水溶液也会向胎中或体外散发,而此时胎体中的水分已经减少,平衡压不足以把原来溶解在硫酸溶液中的各种矿物元素完全带出,有一部分就被滞留在气泡内,并逐渐随着水分的减少而形成结晶。与此同时,这些水溶液的进进出出,使气泡中的压力也不断的增增减减,加速了气泡的脆性,再者气泡口顶端疏松,散落以致破口。而留下的各种矿物结晶由于种类不同,便形成各种色差的变色泡,有些变色泡中由于其结晶的成分复杂,并会有菌类氨基酸存在,观察起来呈多彩状。许多论文中称为“碳渣状”,有五颜六色,无论称呼如何,有一点是必须的,那就是其变色泡一定要呈现一定的颗粒状或结晶状。有一部分变色泡颜色比较单一,这里有一种可能就是里边的颗粒纯是气泡顶部变酥塌落积累物,但一般也会有土沁入。凡是能发现变色泡呈颗粒状结晶的,就一定是老瓷器,因为在气泡中的结晶颗粒并不是在短期内形成的,它形成的先决条件是冷热干湿的周期变化。而影响最大的就是一年四季的气温,一年少则几次多则几十次,需慢慢积累。也不会在1300℃的高温下继续保持其颗粒状。而人工做旧也绝没有那么高的技术把极微小的颗粒植入到微小的气泡中去。有的用强酸会把气泡短时间内腐蚀使气泡破口,但会大面积破坏釉面,用侧光即可分辨。

(0)

相关推荐

  • [转载]死亡气泡与古瓷器的年代判定(老科协2015年年度论文)

    原文地址:死亡气泡与古瓷器的年代判定(老科协2015年年度论文)作者:唐壶斋--百壶斋 (老科协2015年年度论文[论文集]编辑稿)      死亡气泡与古瓷器的年代判定 -认识死亡气泡原理 提升古瓷 ...

  • 北宋官窑 天青色花口碗 老化痕迹显微观察

    北宋官窑也称旧官,南宋为新官.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 ...

  • 马未都都不教:古瓷老化痕迹鉴定最新十二要诀(建议收藏)

    自然界中的一切器物,从其产出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自然老化过程,这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古瓷器物上的自然老化痕迹,是苍桑岁月的历史见证,故而,以有无自然老化痕迹来鉴别一件瓷器是" ...

  • 双龙盘玉柱手法原理初探

    先上一个重磅,这是一位朋友求助,她的母亲昏迷住院俩天:出现了肠梗阻.不能自主排尿.腹部涨如鼓. 说实在的,这个问题其实很严重了. 她咨询我们该怎么办,在医院除了医生的必要的操作,家属也只能做双龙盘玉柱 ...

  • 大六壬之十二宫分野原理初探

    大六壬学术中的十二宫分野原理来自于古代天文学与地理的对应. 而古代与地理对应的这个天文学,实际上指的就是周天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又对应着十二星次,这个十二星次,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的黄道周天轨道,也 ...

  • 古陶瓷釉面老化原理及鉴定

    (一)古瓷釉面的变化 古瓷因地球引力和氧化腐蚀的长期作用,釉面物质会重结晶并玻化脱变为类云母状物质,其状如釉面蒙了层塑料薄膜,有种温润的玉质感,有的还会象宋代哥窑釉面那样发出酥油光.积釉处会因釉层肥厚 ...

  • 开汤研习社:六堡茶开汤原理初探

    保温性能好的保温壶能够最大限度的(4~6小时以上)在持续高温下(90℃以上)将茶之内溶物充分浸出,使茶汤中各物质比例达到一种终极的平衡,-- 这种"终极平衡"取决于茶质自身的物质比 ...

  • 《鋻古録》(四十四)古书画印章鉴定原理初探

    香港佳士得秋拍成交了一幅苏轼的<木石图>,据说创下了书画拍卖的新高,4.6个亿.被故宫博物馆买去了,起拍就4个亿,基本没有形成竞拍追赶.比拍卖前预期要拍8个亿低了许多.是众多私人收藏家没有 ...

  • K8S Service 实战与原理初探

    故事的开始,让我们先从一件生产故障说起.5月29日,内部某系统出现大规模访问Service故障,发现Pod容器内无法正常访问ServiceIP:Port,整个故障持续时间超过12h,相关运维支撑人员没 ...

  • 鉴宝秘笈——段氏古瓷自然老化痕迹鉴定十二条标准

    个人简介 段大宾,又名晓冰,祖藉河北安平县.斋号静思园,别号"静思园公"."博陵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硅酸盐学会会员.发明家.收藏家.独立学者. 195 ...

  • 李多应——圆台体等体积分割的原理和方法初探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预赛试题分类精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0 李多应专集 2021-05-14   初中数学竞赛训练题(084)解答 2020-11-14   用微积分法求连续自然数的正整数次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