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量已经连续多年世界第一了,但为什么我们还不算是知识产权强国?

文|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廖奕驰  张义忠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统计,我国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申请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发明专利、PCT专利申请等数量优势显著,但发明专利有效量占比、多局同族专利数、重点领域专利布局等主要知识产权质量指标存在明显短板,与世界主要制造强国差距显著。知识产权质量补短板、强弱项是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

我国知识产权数量全球领先

发明专利申请量蝉联世界第一,制造业发明专利申请占比持续攀升。2019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约140.1万件,连续九年居世界第一位,是排名第二位的美国(约62.1万件)的2倍多。日本以30.8万件发明专利申请排名第三位,韩国和欧洲以21.9万件和18.1万件分列第四和第五位。从时间维度看,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较2018年(154.3万件)相比下降14.2万件,降幅9.2%,其中居民专利申请量由140万件降至120万件。受此影响,全球发明专利申请总量下降3.0%,为十年来最大降幅,除中国外,全球发明专利申请量则增长2.3%。从申请领域看,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39.9万件,较2018年增长2.7万件,增幅7.3%;占全国申请量之比从24.2%增长至28.5%,增幅17.8%。制造业发明专利申请稳步增长。

PCT专利申请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首位,领军企业海外布局加速推进。2019年,我国PCT专利申请量达到58990件,首次超过美国(57840件)居全球第一位,日本(52660件)、德国(19353件)和韩国(19085件)分列第三、四和五位,2020年以68720件蝉联第一位。从申请领域看,我国PCT申请人集中在数字通信、音视听技术、半导体等领域。全球前50家PCT申请人中,我国上榜12家企业,其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连续四年成为全球PCT申请量最大的企业。除华为、中兴、京东方等连续多年入围的企业外,惠科(显示器)、国星光电(LED面板)、平安科技(云计算)等多家企业PCT申请量及排名均大幅提升,领军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加速推进。

多类知识产权申请量全球占比过半,高价值品牌增长迅速。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实用新型申请量达226.8万件,同比增长9.5%,占全球申请总量96.9%;商标申请总量783.3万件,同比增长6.4%,占全球申请总量51.7%;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71.2万件,同比增长0.4%,全球占比52.3%。其中,商标不仅存在数量优势,价值实现能力也在迅速提升。我国目前全球商标价值排名第17位,2020年中国在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单中再创新高,拿下17席,是上榜高价值品牌增速最快的国家。

我国制造业知识产权质量与世界主要制造强国存在一定差距

有效发明专利占比低、平均维持期限短。截至2020年,我国产业创新相关规划、重大项目、重点平台建设、科创版企业上市等均采用专利数量指标评价企业或联合体知识产权能力,缺乏质量导向,企业对高质量知识产权开发运用动力不足,提升产业知识产权质量步履艰难。WIP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两大知识产权质量关键指标与主要制造强国差距明显。

一是有效发明专利占比低。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已达267万件,仅次于美国(310万件),居世界第二位,但从发明专利有效量与申请量(累计)之比看,我国仅为0.26,韩国0.52、美国0.55、日本0.63。

二是发明专利平均维持期限短。2018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为6.3年,美、欧、日等主要制造强国来华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约9.7年,较国内发明专利高53%。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与申请量之比低,专利寿命短,大量发明专利未到保护期就失效或被无效,专利质量不高。

发明专利文本质量低、保护力度弱,难以取得专利“以公开换保护”的实际效果。

一是发明专利保护权利要求少。2018年我国发明专利平均权利要求为8.3项,仅为美国(16.5项)的一半。我国众多创新成果及其应用过程中的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应用的关键环节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二是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窄。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过细,涉及数据过于直观具体,难以形成对创新成果的全方位保护。以某化工材料制备方法专利为例,其权利要求包含“腐蚀剂颗粒直径3mm、熔点60℃”等极为具体的数据,竞争对手极易规避,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几乎得不到保护。

制造业重点领域专利布局质量不高,多局同族专利布局占比低、国家少。统计显示,2015-2017年全球约85%的同族专利来自单一专利局,但排名靠前的同族专利来源地差异较大。我国同族专利总量占全球3/5以上,但多局同族专利仅4.6万件,布局占比2.1%。美、日等制造强国分别达到16.7万件和15.0万件,布局占比分别约39%和32%,是我国的15倍以上。我国4.6万件多局同族专利平均布局国家数2.8个,美、日、法、英等国分别为3.4、3.2、3.4和3.6个。从多局同族专利指标看,我国与主要制造强国仍有相当差距。

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制造业专利布局的投入,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有效量从2015年的44.9万件,迅速攀升至2019年的121.8万件,但制造业重点领域全球专利布局占比仍然不足。计算机领域,我国专利布局比例为7.3%,美国为12.5%,韩国为8.2%;电机装置及能源领域,我国为6.6%,日本为10.1%、德国为8.8%、韩国为8.7%;数字通信领域,我国为4.6%,美国为7.8%,韩国为6.3%;交通运输领域,我国为2.9%,法国为11%,德国为10.3%。可见,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专利布局与主要制造强国相比差距仍然明显。

▲航拍安徽创新馆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补齐知识产权质量短板

以创造高价值专利为目标提升知识产权质量。高质量发展专项、产业链协同攻关、产业技术基础再造是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亟需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创造和储备的质量导向,强化专利创造和储备的质量考核,以“高价值专利指标”考核代替现有的“专利量化考核指标”。

加快建设企业高价值专利的专家评议机制,以企业为参与主体,建设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依托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专家委员会,分类、分主题、分领域组织专家为企业专利技术质量、法律质量、管理质量提升提供全过程、全链条的指导与服务。

精准开展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服务,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企业,必要时采取“一对一”、“多对一”专家指导,助力优质中小企业创造更多高价值专利。

以推动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化知识产权布局质量。结合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培育工作,引导行业组织、产业联盟等推荐单位联合专业机构加强PCT专利进入国家阶段的知识产权法律及政策研究、解读和援助,提升工信领域PCT专利的布局效率。

组织专业力量针全球知识产权布局动向、重大知识产权事件、专利国际竞争态势等情况开展分析,研究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和规划方案,锚定布局目标市场和领域,推动行业骨干企业前瞻开展海外专利布局,拓展企业高质量发展空间。

引导行业组织、产业联盟、行业骨干企业利用好“一带一路”、RCEP等国际合作平台与机制,抢抓国际产业变革的机遇,积极拓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空间和领域;用好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部委协同机制,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护航工程”,组织专业力量为企业布局“走出去”提供高质量确权、快速维权、高效救助等服务,筑牢企业知识产权的海外布局质量根基。

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保护为切入点提升知识产权文本质量。建立专利申请和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机制,支持企业同专业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合作,从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生态建设的角度撰写专利文本。

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协同推进作用,增强制造业重点领域“专利审查绿色通道”灵活性和针对性,“绿色通道”机制不再局限于加快审查速度,更应注重建立差异化、策略化审查机制,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专利申请可适当放慢审查速度,采用更严格的审查条件,过滤低质量专利文本,建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的专利“护城河”,有力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略部署的推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