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生殖医学讲义》九

第九篇  妇科基本方剂

第1节  调经方

(一)清热滋阴类:

1.  先期汤(血热之月经先期量多,治宜清热凉血固经)——清热调经重剂

黄芩  黄连  黄柏  生地  知母,当归  芍药  甘草,香附, 川芎,艾叶

2.  奇效四物汤(肝经虚热之崩中,治宜清热养阴止血)——一般清热,养血止血偏重

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阿胶,艾叶

3.  清经散(水火俱旺之经行先期量多,治宜滋水清火)——侧重清虚热

青蒿  黄柏  丹皮  地骨皮  熟地  白芍  茯苓

4.  清热固经汤(血热妄行之崩症,治宜清热凉血、固经止血)——滋阴固经止血

生地  生藕节  生甘草  黄芩  焦山栀  地骨皮,炙龟板  牡蛎  阿胶,陈棕炭  地榆

5.两地汤(阴虚火旺之经行先期量少,治宜滋阴降火)——补阴而有清火养液作用

生地  地骨皮  麦冬  元参  阿胶  白芍

(二)滋水清肝解郁类:

6.滋肾生肝饮(阴虚肝脾失调所致月经病,治宜滋肾疏肝、扶脾和胃)——兼扶脾和胃

生熟地  山药  山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柴胡  白术  甘草

7.滋水清肝饮(阴虚肝郁化火所致月经先期、量多、崩漏,治宜滋肾清肝解郁)——偏清肝经之火

生地  山药  山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柴胡  山栀,枣仁  当归  白芍

8.定经汤(经来断续或经行前后无定期,治宜疏肝解郁调经)——偏疏肝解郁

柴胡  当归  白芍  茯苓  荆芥,菟丝子  山药  大熟地

(三)温通理气化瘀类:

9.良方温经汤(血寒血瘀性月经后期、痛经,治宜温经散寒、祛瘀调经)——偏于实寒

牛膝  当归  川芎  丹皮,肉桂, 芍药,人参  甘草

10.温经摄血汤(肝脾肾不足之月经后期量多,治宜补肾健脾、温经摄血)——补中温散

大熟地  白芍  川芎  白术  五味子, 肉桂,柴胡

11.过期饮(气滞血瘀之月经后期、痛经、量少,治宜理气活血、调经祛瘀)——温通重剂

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  桃仁  红花,香附  木通,肉桂  甘草

12.八物汤(血虚气滞之痛经,治宜养血调气止痛)——偏于气滞

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元胡  木香  川楝

13.加味乌药汤(气滞性痛经,治宜行气止痛调经)——气滞作痛

乌药  木香  香附  元胡  甘草

14.泽兰汤(虚实闭经,治宜养血通经)——通经轻剂,常与柏子仁丸合用

当归  白芍  甘草,泽兰

柏子仁丸(肝肾不足兼虚热之闭经,补肝肾、清虚热、通经脉)——主要在于益肾通经

柏子仁  熟地  续断,川牛膝  泽兰

15.血府逐瘀汤(气滞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治宜调气逐瘀)——升降调气

桃仁  红花  生地  当归  川芎  赤芍,桔梗  柴胡,牛膝  枳壳,甘草

16.逐瘀止崩汤(血瘀崩漏,治宜化瘀止崩)——逐瘀止崩

当归  川芎  三七  丹参  丹皮  没药  蒲黄  炒阿胶  乌贼骨艾叶

17.加味失笑散(瘀血性月经过多、崩漏,治宜化瘀止血)——瘀血性出血常用方

五灵脂  蒲黄, 当归  赤芍  益母草,制香附

18.琥珀散(瘀血性痛经,治宜活血化瘀兼理气)——攻逐瘀血重剂

琥珀  延胡, 熟地  当归  白芍,丹皮  三棱  莪术官桂  乌药

19.折冲饮(活血祛瘀、止痛调经)——有温经止痛功能

当归  芍药  川芎  红花  丹皮  延胡, 桂枝

20.脱花煎(血瘀性过期流产、死胎不下、痛经,治宜活血化瘀温经)——利窍下胎见长

当归  川芎  红花  牛膝,车前子

21.红藤败酱散(慢性盆腔炎,治宜清热利湿、祛瘀止痛)

红藤  败酱草  苡仁,延胡  当归  赤芍  制乳没  山楂

(四)补养类:

22.二仙汤(肾阳不足,相火上炎,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者,治宜温肾补精、泻相火调冲任)

仙茅  仙灵脾  巴戟天, 当归,黄柏  知母

23.调肝汤(月经前后腹痛,治宜调补肝肾)

山药  阿胶, 当归  白芍,甘草,巴戟天

(五)倒经:

24.倒经汤(经行吐衄,治宜清肝降火、调气化瘀)——侧重阴血下行

丹参  归尾, 茅针花  黑山栀  竹茹,牛膝  赤芍  茺蔚子  制香附

(六)经行泄泻:

25.健固汤(经行泄泻,治宜补脾温肾、渗湿调经)——健脾兼有温肾作用

黄芪  白术  茯苓  苡仁,巴戟天

第2节  带下方

1.侧柏樗皮丸(湿热带下,治宜清热燥湿)——赤白带下属湿热者

黄连  黄柏  樗皮,白术  白芷,白芍,侧柏

2.易黄汤(脾肾虚热甚之带下,治宜健脾利湿、清热止带)——有补益脾肾的一面

山药  芡实, 黄柏  车前子,白果

3.清白散(湿热带下兼挟血虚,治宜清热利湿、止带养血)——偏于养血

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川柏  大贝母, 生草,炮姜

4.完带汤(脾虚夹湿之带下,治宜健脾燥湿、升清止带)——脾虚湿陷之带下症

苍术  白术  人参  山药  甘草  白芍  陈皮  柴胡车前子

第3节  不孕方

1.毓麟珠(肾虚不孕症,治宜温补肾阳、养血添精)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鹿角  杜仲  川椒目

2.开郁种玉汤(胸怀狭隘、郁怒不孕,治宜养血理气、清肝解郁)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丹皮,香附

3.苍附导痰丸(痰湿内阻之月经不调、闭经、不孕,治宜燥湿化瘀、理气调经)——化痰理气,导痰调理月经

苍术  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香附  枳壳

4.启宫丸(痰湿不孕,治宜燥湿化痰、调理气血)——缓和并有理血之功,启宫以治不孕

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苍术,香附  川芎

第4节  胎产方

(一)妊娠恶阻:

1.抑肝和胃饮(肝胃不和之恶阻,治宜抑肝和胃)——主清肝

苏叶  黄连, 半夏  陈皮

2.  橘皮竹茹汤(胃虚夹痰夹热之呕吐,治宜和胃止吐、清热化痰)——主胃虚

竹茹  枇杷叶  麦冬,半夏  陈皮,赤苓, 生姜,人参  甘草

(二)安胎:

3.泰山磐石散(气虚血热之胎动不安、胎漏,治宜补气养血、清热安胎)

人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黄芩  糯米  砂仁

4.胶艾汤(补血调经、安胎止漏)

阿胶  艾叶  甘草,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

5.  保阴煎(阴虚血热之血崩胎漏,治宜清热凉血、补肾安胎)——滋阴保胎特点突出

生地  黄芩  黄柏,熟地  白芍  山药甘草

(三)产后恶露不绝:

6.生化汤(产后寒瘀腹痛、恶露不绝,治宜祛瘀生新、温经止痛)——产后祛瘀生新良方

川芎  当归  桃仁  炮姜  甘草(可加山楂、益母草)

(四)通乳:

7.通乳丹(气血两虚之缺乳,治宜补气生血下乳)

人参  黄芪, 当归  麦冬,杏仁  通草,猪蹄

8.下乳涌泉散(肝郁气滞之缺乳,治宜疏肝解郁、通络行乳)

当归白芍川芎  生地 天花粉, 青皮 柴胡 通草, 漏芦山甲 王不留行, 甘草

(五)乳汁过多:

9.免怀散(产妇乳汁过多,治宜回乳通经)——回乳通经轻剂

红花  丹参  川芎,牛膝

(六)产后血晕:

10.清魂散(产后虚实错杂之昏晕症,治宜扶正和瘀、祛风定魂)——有升散的一面

泽兰  川芎, 荆芥, 人参  甘草

第十篇  月经病验方

第1节  痛经

1.痛经汤:一般功能性痛经专方,亦用于膜样痛经、内异症痛经较轻者,慢性盆腔炎腹痛较为明显者,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

青风藤15g     丹皮10g       丹参10g  赤芍10g  蒲黄10g  肉桂5g(后下)

广木香6~9g    地龙12~15g    川断10g  寄生10g  益母草15g  茯苓10g

2.内异止痛汤:内异症或子宫腺肌病痛经剧烈者。

青风藤15g    紫石英10g(先煎)丹参10g          川芎10g  五灵脂10g  莪术10g

广木香6~9g   延胡12g          肉桂3~5g(后下)川断12g  茯苓12g   全蝎粉1.5g(吞)

3.逐瘀脱膜汤:膜样性痛经、膜样性血瘀出血(月经过多)、内异症痛经、原发性痛经。

丹参12g  赤白芍各12g   五灵脂12g  肉桂5g(后下)  乌药12g  三棱10g

莪术10g  马鞭草15~30g  广郁金9g   川断10g         杜仲10g

(或加蒲黄6  三七粉6  炒枳壳6~9)

4.疏肝理气汤:气滞型痛经,慢性盆腔炎之少腹胀痛及其所致不孕不育,经行胸胁痛。

台乌药6~9g  制香附10g  广木香6~9g  延胡索10~15g   醋柴胡6g

金铃子10g   炒当归10g  赤白芍各10g  黄柏10g       炙甘草5g

5.加味止痉散:剧烈性痛经(子宫痉挛性收缩性痛经),经行头痛。

当归12g       赤白芍各12g  甘草5g     全蝎6g   蜈蚣6g

制南星10~12g  络石藤10g    木瓜9~12g  青风藤12g

6.  安神定痛汤:痛经、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经行胸胁痛、经行失眠、产后腹痛等。

葛根15g        青龙齿10g(先煎)  玫瑰花12g    丹参10g

赤芍10g        五灵脂10g          景天三七10g  广郁金9g

肉桂5g(后下)川芎10g            酸枣仁15g    琥珀粉1.5g(吞服)

第2节  出血性月经病

1.加味四草汤:血瘀夹热之经期出血、崩漏病症,产后恶露不绝,盆腔炎之出血病症。

马鞭草15~30g  蛇舌草30g    茜草15g    益母草15g

大小蓟各12g   炒五灵脂10g  炒蒲黄10g  炒黄芩10g

2.加味失笑散:血瘀性出血性月经病,产后恶露不绝。

炒当归10g   赤白芍各10g  制香附10g  五灵脂10g    炒蒲黄6~10g(包煎)

茜草15~30g  大小蓟各12g  炒黄芩10g  蛇舌草30g

3.逐瘀排浊汤:瘀浊性出血性月经病,瘀浊性带下病,产后恶露不绝。

炒当归10g 赤芍10g      制苍术10g    制香附10g        五灵脂10g  蒲黄9g (包煎)

泽泻12g   马鞭草15~30g 马齿苋15~30g 车前子12g(包煎)泽兰叶12g  木瓜12g

4.新加固经汤:血热性出血性月经病,顽固性经间期出血,产后恶露不绝。

乌贼骨9~15g(先煎)炒黄柏6~10g  椿根皮12g  炒川断10g  炒五灵脂10g

炒蒲黄6~9g(包煎)  炒黄芩6g     女贞子12g  棕榈炭12g

5.加减二至地黄汤:阴虚血热夹瘀之出血性月经病,经间排卵期出血。

女贞子10~15g  墨旱莲10~15g  大生地12g    怀山药9g  山萸肉9g

丹皮炭10g     泽泻10g        炒五灵脂10g  炒蒲黄6g  炒黄芩10g

6.加减补气固经汤:脾气虚的出血性月经病。

党参15~30g  黄芪10~15g  炒白术12g  茯苓10g    砂仁5g(后下)  炒黄芩10g

黄柏10g     炒五灵脂9g  蒲黄9g     血余炭10g  炙甘草5g

第3节  闭止性月经病

1.五味调经汤:活血调经轻剂,调经常用方。

炒当归10~15g  赤芍10~15g  川芎10~15g  艾叶6~10g  益母草15~30g

新加五味调经汤:丹参10~15g  赤芍10~15g  川芎10~15g  艾叶6~10g  益母草15~30g  茯苓10~12g  泽兰叶10g   川断10g      延胡索10g   广郁金10g

2.加减通瘀煎:血瘀性闭止性月经病。

炒当归12g  赤芍10g  桃仁6~10g  丹皮6~9g  泽兰叶10g  川牛膝10g

赤芍10g    香附9g   乌药6g     广陈皮9g   黄柏5g

3.新加促经汤:血瘀较甚之闭止性月经病。

香附10g  生地10g  赤白芍各10g  乌药9g        防风6~9g  当归12g

丹参15g   红花10g  桃仁10g      肉桂5g(后下)甘草3g    川牛膝12g

4.益肾通经汤:肝肾不足之闭止性月经病伴烦躁寐差,经间期促排卵,青春期月经失调。

酸枣仁10g  丹参10g      生地10g    川断10g    泽兰叶10g        路路通10g

炒当归10g  赤白芍各10g  马鞭草15g  延胡索10g  炙龟板9g(先煎) 蒲黄10g

5.进退温经汤:寒瘀交阻之闭止性月经病、不孕症、恶露不绝症。

当归10g  赤白芍各10g  丹参15g   桂心9g     苍术9g  路路通10g

党参12g  甘草3g       山萸肉10g  益母草15g  杜仲10g

6.新加血府逐瘀汤:妇人瘀血诸证,血瘀性闭经、痛经、不孕等。

桃仁10g   红花9g  炒当归10g  赤芍9g  川芎6g     生地10g

炒枳壳9g  桔梗6g  柴胡5g     甘草3g  延胡索10g  马鞭草15g

7.增损少腹逐瘀汤:寒瘀性闭止性月经病、痛经、崩漏、慢性盆腔炎、术后盆腔及肠粘连。

小茴香5g     炒干姜5g  延胡索10g  官桂5g   乌药10g   生蒲黄9g

炒五灵脂10g  三七5g    当归9g     黄芩10g  益母草15g

第4节  其他常用调经验方

1.加减越鞠汤: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

制苍术10g  制香附10g   山楂9g   炒丹皮10g

广木香9g   玫瑰花6g    丹参10g  赤白芍各10g

2.逍遥散新方:肝郁血虚之月经不调。

炒当归10~12g  赤白芍各10~12g  炒柴胡5g  炒白术10g  丹皮10g  甘草5g

广郁金9g      玫瑰花5g        广陈皮6g  川芎10g    黄芩10g

3.七制香附汤:肝郁气滞血瘀之月经病、乳癖、不孕不育、症瘕。

香附12g  乌药9g  当归10g  川芎5g  桃仁6~9g  三棱6~9g  红花6g  益母草12g

4.加减归脾汤:心脾气血两虚之月经不调。

党参15~30g  黄芪10~20g  炒白术10g  茯苓神各12g  炒枣仁6~9g  广木香6~9g

炒当归10g   龙眼肉9g    炙甘草5g    仙鹤草30g    炒丹皮10g   炒黄芩10g

5.健脾温肾汤:脾肾阳虚之不孕症、月经不调或膜样痛经。

党参10~20g  炒白术12g         茯苓10g  怀山药10g   川断10g

菟丝子10g   赤石脂10g(先煎)杜仲9g   炒黄芩6~9g  巴戟天10g

  第十一篇  不孕不育症验方

(包括其相关疾病)

第1节  不孕症

1.扶阳菟丝汤:肾虚性(阴阳俱虚偏阳虚)不孕不育症,先兆流产,经后中末期及经前期。

巴戟天10~20g  山药10g  仙灵脾10g  仙茅10g  怀牛膝10g  肉苁蓉10g

丹参10g       茯苓10g  川断12g    杜仲12g  菟丝子6g   白术9g

2.补肾助孕汤:黄体功能不全肾阳虚的不孕不育病症,肾阳不足之膜样性痛经、内异症。

当归10g  赤白芍各10g  怀山药10g   炒丹皮10g  茯苓10g   煅牡蛎12~15g(先煎)

川断12g  菟丝子12g    巴戟天6~9g  炒柴胡5g   玫瑰花5g

3.补肾促排卵汤:肾虚性月经后期、量少,不孕症,膜样性痛经,原发性痛经。

炒当归10g  赤白芍各10g  怀山药10g          黄芪10g    丹皮10g   茯苓10g

川断10g    菟丝子10g    煅牡蛎15g(先煎)  山萸肉6g   桃仁12g  红花5g

4.健脾补肾促排卵汤:脾肾不足、湿浊内阻之不孕不育,脾肾不足之膜样痛经。

党参15g    制苍白术各10g      怀山药10g   黄芪10g   茯苓10g    川断10g

菟丝子10g  赤石脂10g(先煎)  煨木香9g    藿香8g    益智仁12g

5.温阳促排卵汤:寒瘀内阻性排卵功能障碍,以致痛经量少、不孕不育症,子宫腺肌病。

炒当归10g   赤白芍各10g  熟地黄10g  丹皮10g           茯苓10g   巴戟天9~12g

川断10~15g  红花6~10g   五灵脂10g   煅牡蛎15g(先煎)制附片9g  山楂10g

6.化痰促排卵汤:痰湿瘀阻型排卵功能障碍,痰湿型月经稀发、闭经(PCOS)。

制苍术10g  制香附10g  丹皮10g  蒲黄10g      陈皮6g     川芎6g

法半夏9g   炒枳壳9g   丹参10g  赤白芍各10g  广陈皮10g  赤石脂10g(先煎)

7.滋阴活血生精汤:阴虚血瘀性排卵功能障碍,阴虚血瘀之慢性盆腔炎,阴虚性子宫肌瘤。

炒当归10g  赤白芍各10g  山药10g  山萸肉10g  熟地黄12g  炙龟板12g(先煎)

红花6g     川芎5g       三棱5g   莪术5g     丹皮10g    茯苓12g

8.滋阴抑亢汤:阴虚性免疫不孕,抗精子抗体阳性(占绝大多数)。

炒当归10g    赤白芍各10g    怀山药10g      炒丹皮10g   茯苓10g

广木香9~12g  山萸肉10~12g   甘草5g        青风藤10~15g  炒柴胡5g

白茅根15g    蒲黄6g         仙鹤草12g

9.助阳抑亢汤:阳虚瘀阻性抗精子抗体阳性(少数)。

黄芪12~30g  党参12~30g   巴戟天6~10g  炙甘草6g  怀山药10g

丹参10g     赤白芍各10g  五灵脂10g    桃仁10g   红花5g

第2节  盆腔炎

1.加味红藤败酱散:急慢性盆腔炎。

红藤15~30g  败酱草15~30g  丹参12g       赤白芍各12g  桃仁10g       红花5g

广木香6~9g  延胡索12g     马齿苋10~30g  苡仁30g      茯苓12~15g    寄生12g

2.加减易黄汤:湿热性带下病症,湿热性经间期出血。

怀山药10~12g  炒芡实10~12g  炒黄柏6~10g  车前子9g(布包)  白果6~10g

制半夏10g     薏米仁15g     鸡冠花10g     寄生12 g

3.加味四妙汤:湿热下注之带下阴痒病症。

炒黄柏10g  制苍术10g  怀牛膝9g  薏苡仁15~30g  怀山药12g  制半夏10g  寄生10g

4.通管汤: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慢性盆腔炎包括附件积水、盆腔粘连等。

山甲片10g  络石藤15g  桃仁9g     炒当归12g  赤白芍各12g

三棱6g     莪术6g     鸡血藤15g  川断12g    制香附10g

5.妇科橘核汤:慢性盆腔炎、输卵管阻塞症。

炒橘核10g  荔枝核10g  制香附10g     海藻(洗)9g  昆布(洗)9g  制川朴5g

桃仁10g    延胡索12g  赤白芍各12g   络石藤12g     鸡血藤10g

6.盆腔消症汤:血瘀性症瘕,盆腔炎包块病症,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症。

石打穿10~12g  五灵脂10~12g  丹参10~12g   莪术6~9g

延胡索12g     炒当归12g     赤白芍各12g  生黄芪15g

第3节  胎产病

1.抑肝和胃饮:肝胃不和型恶阻。

苏叶3~5g  黄连3~5g  制半夏6g  广木香5g  姜竹茹6~9g

呕吐剧烈者,必须加入炙乌梅3~5g,钩藤12g,生姜片2~3片

2.加减胶艾汤:冲任虚损之先兆流产、崩漏。

炒当归10g   白芍10g   川芎3~5g   干地黄10g   阿胶10g(溶入)

艾叶6~9g    甘草5g    炒黄芩10g   苏梗5g

(0)

相关推荐

  • 妇女病中医治疗法河北2、经行腹痛   1959

    (1)病源: 妇人经行腹痛的原因,总离不开寒热虚实,宜分经前经后论治.大概经后腹疼多属于虚,经前腹痛多属于实.腹痛拒按属实属热,腹痛喜按属虚属寒.如经期失血过多,经后腹痛,是由于血虚之故.如经前腹部胀 ...

  • 重症痛经昏厥案

    刘某女24岁,2012年7月初诊 主诉:痛经5年 患者自述受寒引起痛经,疼痛重时能引发昏厥:曾经服用过西药,中药未曾治愈,且有加重之势.平时为防止痛经发作带来痛苦,轻则止痛片,重则肌注针剂镇痛.曾去同 ...

  • 《列子·汤问》九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治之.既同愈.谓公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者,固药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 ...

  • 列子 汤问

    殷汤问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无物,今恶得物?后之人将谓今之无物,可乎?"殷汤曰:"然则物无先后乎?"夏革曰:" ...

  • 愚公移山还有另一种内涵?《列子·汤问》:以道家视角看愚公

    要说河南省哪个行政区域最特殊,那应该属济源市了.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和1个直辖县级市,这个县级市就是济源.济源市本由焦作市代管,于2005年才划归省直辖,这与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密不可分.而更值得称 ...

  • 《列子·汤问》十六

    魏黑卵以暱嫌杀丘邴章.丘邴章之子来丹谋报父之仇.丹气甚猛,形甚露,计粒而食,顺风而趋.虽怒,不能称兵以报之.耻假力于人,誓手剑以屠黑卵.黑卵悍志绝众,力抗百夫,节骨皮肉,非人类也.延颈承刃,披胸受矢, ...

  • 《列子·汤问》十五

    造父之师曰泰豆氏.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泰豆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乃告之曰:"古诗言:'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汝先观吾趣.趣如吾,然后六辔可持,六马可御.&quo ...

  • 《列子·汤问》十四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甘蝇,是古代的神箭手,只要一张弓,弓声一响,野兽就吓得倒地,飞鸟吓得掉在地上.他的学生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而技艺超过了老师 ...

  • 《列子·汤问》十三

    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曰:"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穆王曰:&quo ...

  • 《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 ...

  • 《列子·汤问》十一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 ...

  • 《列子·汤问》十

    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郑师文闻之,弃家从师襄游.柱指均弦,三年不成章.师襄曰:"子可以归矣."师文舍其琴,叹曰:"文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 ...